Linux系统之Tar打包与压缩文件

简介: Linux系统之Tar打包与压缩文件

一、tar命令介绍

1.tar命令简介

tar 是用来建立,还原备份文件的工具程序,它可以加入,解开备份文件内的文件。

2.tar命令的语法

[root@docker showdoc]# tar --help
Usage: tar [OPTION...] [FILE]...
AI 代码解读

3.tar命令帮助

参数:

-A或--catenate 新增文件到已存在的备份文件。
-b<区块数目>或--blocking-factor=<区块数目> 设置每笔记录的区块数目,每个区块大小为12Bytes。
-B或--read-full-records 读取数据时重设区块大小。
-c或--create 建立新的备份文件。
-C<目的目录>或--directory=<目的目录> 切换到指定的目录。
-d或--diff或--compare 对比备份文件内和文件系统上的文件的差异。
-f<备份文件>或--file=<备份文件> 指定备份文件。
-F<Script文件>或--info-script=<Script文件> 每次更换磁带时,就执行指定的Script文件。
-g或--listed-incremental 处理GNU格式的大量备份。
-G或--incremental 处理旧的GNU格式的大量备份。
-h或--dereference 不建立符号连接,直接复制该连接所指向的原始文件。
-i或--ignore-zeros 忽略备份文件中的0 Byte区块,也就是EOF。
-k或--keep-old-files 解开备份文件时,不覆盖已有的文件。
-K<文件>或--starting-file=<文件> 从指定的文件开始还原。
-l或--one-file-system 复制的文件或目录存放的文件系统,必须与tar指令执行时所处的文件系统相同,否则不予复制。
-L<媒体容量>或-tape-length=<媒体容量> 设置存放每体的容量,单位以1024 Bytes计算。
-m或--modification-time 还原文件时,不变更文件的更改时间。
-M或--multi-volume 在建立,还原备份文件或列出其中的内容时,采用多卷册模式。
-N<日期格式>或--newer=<日期时间> 只将较指定日期更新的文件保存到备份文件里。
-o或--old-archive或--portability 将资料写入备份文件时使用V7格式。
-O或--stdout 把从备份文件里还原的文件输出到标准输出设备。
-p或--same-permissions 用原来的文件权限还原文件。
-P或--absolute-names 文件名使用绝对名称,不移除文件名称前的"/"号。
-r或--append 新增文件到已存在的备份文件的结尾部分。
-R或--block-number 列出每个信息在备份文件中的区块编号。
-s或--same-order 还原文件的顺序和备份文件内的存放顺序相同。
-S或--sparse 倘若一个文件内含大量的连续0字节,则将此文件存成稀疏文件。
-t或--list 列出备份文件的内容。
-T<范本文件>或--files-from=<范本文件> 指定范本文件,其内含有一个或多个范本样式,让tar解开或建立符合设置条件的文件。
-u或--update 仅置换较备份文件内的文件更新的文件。
-U或--unlink-first 解开压缩文件还原文件之前,先解除文件的连接。
-v或--verbose 显示指令执行过程。
-V<卷册名称>或--label=<卷册名称> 建立使用指定的卷册名称的备份文件。
-w或--interactive 遭遇问题时先询问用户。
-W或--verify 写入备份文件后,确认文件正确无误。
-x或--extract或--get 从备份文件中还原文件。
-X<范本文件>或--exclude-from=<范本文件> 指定范本文件,其内含有一个或多个范本样式,让ar排除符合设置条件的文件。
-z或--gzip或--ungzip 通过gzip指令处理备份文件。
-Z或--compress或--uncompress 通过compress指令处理备份文件。
-<设备编号><存储密度> 设置备份用的外围设备编号及存放数据的密度。
--after-date=<日期时间> 此参数的效果和指定"-N"参数相同。
--atime-preserve 不变更文件的存取时间。
--backup=<备份方式>或--backup 移除文件前先进行备份。
--checkpoint 读取备份文件时列出目录名称。
--concatenate 此参数的效果和指定"-A"参数相同。
--confirmation 此参数的效果和指定"-w"参数相同。
--delete 从备份文件中删除指定的文件。
--exclude=<范本样式> 排除符合范本样式的文件。
--group=<群组名称> 把加入设备文件中的文件的所属群组设成指定的群组。
--help 在线帮助。
--ignore-failed-read 忽略数据读取错误,不中断程序的执行。
--new-volume-script=<Script文件> 此参数的效果和指定"-F"参数相同。
--newer-mtime 只保存更改过的文件。
--no-recursion 不做递归处理,也就是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及子目录不予处理。
--null 从null设备读取文件名称。
--numeric-owner 以用户识别码及群组识别码取代用户名称和群组名称。
--owner=<用户名称> 把加入备份文件中的文件的拥有者设成指定的用户。
--posix 将数据写入备份文件时使用POSIX格式。
--preserve 此参数的效果和指定"-ps"参数相同。
--preserve-order 此参数的效果和指定"-A"参数相同。
--preserve-permissions 此参数的效果和指定"-p"参数相同。
--record-size=<区块数目> 此参数的效果和指定"-b"参数相同。
--recursive-unlink 解开压缩文件还原目录之前,先解除整个目录下所有文件的连接。
--remove-files 文件加入备份文件后,就将其删除。
--rsh-command=<执行指令> 设置要在远端主机上执行的指令,以取代rsh指令。
--same-owner 尝试以相同的文件拥有者还原文件。
--suffix=<备份字尾字符串> 移除文件前先行备份。
--totals 备份文件建立后,列出文件大小。
--use-compress-program=<执行指令> 通过指定的指令处理备份文件。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
--volno-file=<编号文件> 使用指定文件内的编号取代预设的卷册编号。
AI 代码解读

二、tar打包和解压缩分开使用

1.tar打包目录

tar  -cvf etc.tar /etc
AI 代码解读

2.gzip压缩etc.tar

[root@docker ~]# ll
total 10988
-rw-------. 1 root root     1380 Oct  1 21:45 anaconda-ks.cfg
drwxr-xrwx  7 root root       86 Oct 23 22:08 data
-rw-r--r--  1 root root 11218467 Oct 24 00:31 etc.tar.gz
AI 代码解读

3.解压etc.tar.gz

[root@docker ~]# gunzip etc.tar.gz 
[root@docker ~]# ll
total 32432
-rw-------. 1 root root     1380 Oct  1 21:45 anaconda-ks.cfg
drwxr-xrwx  7 root root       86 Oct 23 22:08 data
-rw-r--r--  1 root root 33177600 Oct 24 00:31 etc.tar
-rw-r--r--  1 root root    19873 Oct 20 18:57 get-docker.sh
AI 代码解读

4.将etc.tar文件解包

tar -xvf etc.tar
AI 代码解读

5.查看最后解压缩的文件夹

[root@docker ~]# ll
total 32444
-rw-------.  1 root root     1380 Oct  1 21:45 anaconda-ks.cfg
drwxr-xrwx   7 root root       86 Oct 23 22:08 data
drwxr-xr-x  79 root root     8192 Oct 21 13:54 etc
-rw-r--r--   1 root root 33177600 Oct 24 00:31 etc.tar
-rw-r--r--   1 root root    19873 Oct 20 18:57 get-docker.sh

AI 代码解读

三、直接使用tar解压缩操作

1.将/etc 打包并压缩为 etc.tar.gz

[root@docker ~]# tar -czf  etc.tar.gz  /etc
tar: Removing leading `/' from member names
tar: /etc/.vmtools/GuestAgent.domain: socket ignored
tar: /etc/.vmtools/ParaNoDisk.domain: socket ignored
[root@docker ~]# ll
total 10980
-rw-------. 1 root root     1380 Oct  1 21:45 anaconda-ks.cfg
drwxr-xrwx  7 root root       86 Oct 23 22:08 data
-rw-r--r--  1 root root 11218459 Oct 24 00:42 etc.tar.gz
-rw-r--r--  1 root root    19873 Oct 20 18:57 get-docker.sh
AI 代码解读

2.将 etc.tar.gz 文件解压缩

[root@docker ~]# tar -xzf etc.tar.gz  -C /tmp
[root@docker ~]# ll /tmp
total 12
drwxr-xr-x 79 root root 8192 Oct 21 13:54 etc
[root@docker ~]# 
AI 代码解读

四、日常工作的tar备份

1.使用gzip方式备份

tar -zcvf test.tar.gz ./test # 得到test.tar.gz备份文件
AI 代码解读

image.png

2.使用bzip2方式备份

tar -jcvf test.tar.bz2 ./test # 得到test.tar.bz2备份文件
AI 代码解读

image.png

3.查看备份文件中的文件

[root@docker ~]# tar -tf data.tar.gz  |head
data/
data/cms/
data/cms/docker-compose.yaml
data/filemanager/
data/filemanager/files/
data/filemanager/files/aa1/
data/filemanager/files/aa1/file11
data/filemanager/files/aa1/file12
data/filemanager/files/aa1/file13
data/filemanager/files/aa1/file14
AI 代码解读

4.查看备份文件中的文件详细信息


[root@docker ~]# tar -tvf data.tar.gz  |head
drwxr-xr-x root/root         0 2022-10-23 22:36 data/
drwxr-xr-x root/root         0 2022-10-20 20:12 data/cms/
-rw-r--r-- root/root       700 2022-10-20 20:12 data/cms/docker-compose.yaml
drwxr-xr-x root/root         0 2022-10-21 15:26 data/filemanager/
drwxrwxrwx root/root         0 2022-10-21 15:14 data/filemanager/files/
drwxrwxrwx root/root         0 2022-10-21 15:14 data/filemanager/files/aa1/
-rwxrwxrwx root/root         0 2022-10-21 15:14 data/filemanager/files/aa1/file11
-rwxrwxrwx root/root         0 2022-10-21 15:14 data/filemanager/files/aa1/file12
-rwxrwxrwx root/root         0 2022-10-21 15:14 data/filemanager/files/aa1/file13
-rwxrwxrwx root/root         0 2022-10-21 15:14 data/filemanager/files/aa1/file14
AI 代码解读
相关文章
|
13天前
|
Linux基础:文件和目录类命令分析。
总的来说,这些基础命令,像是Linux中藏匿的小矮人,每一次我们使用他们,他们就把我们的指令准确的传递给Linux,让我们的指令变为现实。所以,现在就开始你的Linux之旅,挥动你的命令之剑,探索这个充满神秘而又奇妙的世界吧!
59 19
|
27天前
|
Linux 常用文件查看命令
`cat` 命令用于连接文件并打印到标准输出,适用于快速查看和合并文本文件内容。常用示例包括:`cat file1.txt` 查看单个文件,`cat file1.txt file2.txt` 合并多个文件,`cat &gt; filename` 创建新文件,`cat &gt;&gt; filename` 追加内容。`more` 和 `less` 命令用于分页查看文件,`tail` 命令则用于查看文件末尾内容,支持实时追踪日志更新,如 `tail -f file.log`。
50 5
Linux 常用文件查看命令
|
6天前
|
如何创建Linux交换文件?Linux交换文件最新创建方法
Swap是Linux中的虚拟内存空间,用于在物理内存不足时将非活动进程移至磁盘,从而优化活动进程的性能。通过创建交换文件(如1GB),可灵活调整交换空间而无需重新分区。步骤包括:使用`fallocate`或`dd`创建文件、设置权限 (`chmod 600`)、格式化 (`mkswap`)、启用交换 (`swapon`)、修改`/etc/fstab`以持久化配置,以及调整`vm.swappiness`值(默认60,建议从10开始)来平衡内存与交换的使用。最后通过`swapon -s`检查状态并重启生效。此方法适用于VPS和专用服务器,需以root用户操作。
24 2
Linux|Transfer.sh 轻松实现文件共享
Linux|Transfer.sh 轻松实现文件共享
39 2
Linux|Transfer.sh 轻松实现文件共享
linux怎么把文件传到docker里面
在现代应用开发中,Docker作为流行的虚拟化工具,广泛应用于微服务架构。文件传输到Docker容器是常见需求。常用方法包括:1) `docker cp`命令直接复制文件;2) 使用`-v`选项挂载宿主机目录,实现数据持久化和实时同步;3) 通过SCP/FTP协议传输文件;4) 在Dockerfile中构建镜像时添加文件。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确保网络安全是关键。
146 1
|
2月前
|
Linux压缩与解压“助手”
gzip压缩解压 因为都是系统自带的我们不需要安装; ls 看一下目录当前的文件,创建一个 touch 123.txt 文件; 原文件消失,压缩解压 gzip 进行压缩,(“ gzip 123.txt ”),这样就压缩完毕了; gzip 进行解压,(“ gzip -d 123.txt.gz”),这样就解压完毕了; 原文件保留,gzip -k 123.txt、gzip -dk 123.txt.gz ;
45 9
|
2月前
|
Linux 将所有文件和目录名重命名为小写
Linux 将所有文件和目录名重命名为小写
47 3
[ linux ] 压缩文件和文件解压缩你都了解吗?
Linux压缩和打包的命令参数很多,但是我们常用的个也就那么几个 在这里我总结了一些在工作中常用压缩和解压缩的命令,包括归档和展开的命令 仔细看完相信你你收获会很大
167 0
Linux日记本_08:压缩文件的解压缩
unzip命令进行.zip文件的解压缩 1.排除不需要解压缩的文件 unzip file.zip -x file3:该命令将压缩文件file.zip中除了file3的其他文件都解压缩 2.查看压缩包的内容 zip -z file.zip:该命令用来查看file.zip压缩包的内容。
1033 0
|
10天前
|
linux命令详细说明以及案例
本文介绍了常用的 Linux 命令及其详细说明和示例,包括:`ls`(列出目录内容)、`cd`(更改目录)、`rm` 和 `mv`(删除与移动文件)、`grep`(搜索文本)、`cat`(显示文件内容)以及 `chmod`(更改文件权限)。每个命令均配有功能描述、选项说明及实际案例,帮助用户更好地掌握 Linux 命令的使用方法。
98 56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