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书摘来自异步社区《趣学CCNA——路由与交换》一书中的第2章,第2.4节总结,作者 田果 , 彭定学,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2.4 总结
趣学CCNA——路由与交换
本章以TCP/IP协议栈为蓝本,介绍了几个网络“定义级”协议,它们是TCP协议、UDP协议、IP协议、ICMP协议和ARP协议。
TCP协议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为数据提供可靠的传输。所谓“面向连接”的传输,就是先打电话联系好了再上门送快递,这样可以显著提高投递的成功率,是一种为了实现可靠传输才会采取的做法。UDP协议则是无连接的协议,所谓“无连接”的传输,就是无论你现在是死是活,我只求把信扔到你的邮筒里,这种做法显然不如上一种可靠,但是若从投递的效率来看,则会相应有所提升。
IP协议原本和TCP协议都是传输控制程序中的一部分,负责提供数据报文服务。后来两个协议虽然各有所长,导致分家单干,但还是精诚合作,各自都闯出了天大的名堂。I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为数据提供寻址功能,但也可以对数据执行一些其他的操作,比如根据服务类型提供一些策略,或者对太大的数据包进行一下分片,等等。
ICMP协议封装在IP协议之内,可以看成是工作在网络层和传输层之间的协议。这个协议的作用是探测网络中的一些信息。常用的ping和trace都是借助ICMP来了解网络动向的工具。
ARP协议是勾连二层物理地址和三层逻辑地址的桥梁,它采用广播请求的方式让设备获得目的设备的硬件地址,让对端使用硬件地址封装数据帧成为可能。
说到ARP,就必须提到局域网环境。因此,我们必须对局域网环境展开更加深入和细致的介绍,这些内容尽在本书的下一章——以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