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衷
**笔者这两天暇时翻到了母校的教务系统小程序,看到那大学的成绩呀绩点呀相关的数据呀竟是清晰存留,看得笔者是感慨万分,当时背书刷题的日子真是历历在目,如在昨日,恰如振衣濯手、润指未干,一如晨阳破晓、夜雾依稀,若即若离,令人那是百感交集,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峥嵘呀~
好啦那话不多说,笔者经此一着,决定把当时总结整理的知识点和题集再次整理上来,同各位互联网道友一道分享,无论是学生在读 还是已入职场 或是在准备面试的朋友老铁亲们,想来应是很有帮助的。
这波主要是【计算机网络】的一些知识点和题目,分上、下两篇博客发布,每篇应该是有好几千字叭,
收集整理不易,若亲们觉着有用,便请亲们自取啦~ 笔者在此感谢亲们支持~**
本文目录
- **概述部分
32个 填空题/ 简答题/ 知识点;**
- **物理层
6个 计算题/ 分析题;**
- **数据链路层
8个 计算题/ 分析题;**
- **网络层
9个 选择题/ 简答题/ 分析题;**
- **传输层
16个 选择题/ 简答题/ 计算题/ 分析题;**
- **应用层
13个 选择题/ 简答题;**
概述部分
1、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 ),它是一种专用的计算机(但不叫做主机)。
路由器
2、路由器是实现( )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
分组交换,转发收到的分组
3、三网融合中的三网指的是( )、( )和( )。
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4、计算机网络是由若干( )和连接这些( )的( )组成。
结点、结点、链路。
5、互连网是指?
在局部范围互连起来的计算机网络。
6、互联网是指?
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即Internet。
互联网是指由数量极大的各种计算机网络互连起来的网络。
7、互联网的两个重要特点?
连通性和共享。
8、“互联网+”是指?
指“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
9、计算机网络(简称为网络)的组成?
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10、ISP的中文含义?
互联网服务提供者。
11、从互联网的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划分为哪几部分?
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12、从互联网的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划分为哪几部分?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13、“主机 A 的某个()和主机 B 上的另一个()进行通信”。简称为?
进程、进程、“计算机之间通信”。
14、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
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
对等方式(P2P 方式)
15、关于客户和服务器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 )。
进程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 )和( )的关系。
服务、被服务
( )是服务的请求方,( )是服务的提供方。
16、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的方式是?
对等连接(peer-to-peer,简写为 P2P)
17、计算机交换数据的方式有哪三种?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18、分组交换中,首部包含什么重要信息?
地址等控制信息。
19、在互联网中,主机和路由器的作用分别是?
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向网络发送分组,从网络接收分组。
路由器对分组进行存储转发,最后把分组交付目的主机。
20、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主要是由一些通用的、可编程的硬件互连而成的,而这些硬件并非专门用来实现某一特定目的(例如,传送数据或视频信号)。这些可编程的硬件能够用来传送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并能支持广泛的和日益增长的应用。
21、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
按作用范围、按使用者、接入网
22、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速率
网络技术中的速率是指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
(2) 带宽
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因此网络带宽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3) 吞吐量
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4) 时延
是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a)发送时延
是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也叫传输时延。
(b) 传播时延
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
(c) 处理时延
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d) 排队时延
结点缓存队列中分组排队所经历的时延。
(5) 往返时间
表示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来自接收方的确认(接收方收到数据后便立即发送确认)所经历的时间。
(6) 信道利用率
指出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有数据通过)。完全空闲的信道的利用率是零。
(7) 网络利用率
是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23、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特征
(1) 费用:一般来说,网络的速率越高,价格也越高。(2) 质量:取决于构件的质量和组网的形式。
(3) 标准化:采用国际标准,可以提高互操作性,易于升级、维修和技术支持。
(4) 可靠性:速率越高,花费就越大,来保证可靠性。
(5) 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
(6) 易于管理和维护
24、网络协议(network protocol),简称为协议
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25、网络协议的组成要素
语法 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语义 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同步 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26、分层的好处
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
结构上可分割开。
易于实现和维护。
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27、各层要完成的功能
差错控制流量控制
分段和重装
复用和分用
连接建立和释放
28、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architecture)是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体系结构就是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
29、OSI的体系结构包括哪几层?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30、TCP/IP的体系结构包括哪几层?
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31、五层体系结构包括哪几层?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32、实体(entity)
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物理层习题
1、假设需要在相隔1000km的两地间传送3kb的数据。有两种方式:通过地面电缆以4.8kbps的数据传输速率传送或通过卫星通信以50kbps的数据传输速率传送,则从发送方开始发送数据直至接收方全部收到数据,哪种方式的传送时间较短?已知电磁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率为2.3×105kmps,卫星通信的端到端单向传播延迟的平均值为270ms。
- 解析:从发送方开始发送数据直至接收方收到全部数据的时间包括发送时延和信号的传播时延。
- 解答:
(1)对于通过电缆的传送方式,
发送时延:3/4.8=0.625s
传播时延:1000/230000=0.0043s
传送时间为:0.625+0.043=0.629s
(2)对于通过卫星的传送方式,
发送时延:3/50=0.06s
传播时延:270ms=0.27s
传送时间为:0.06+0.27=0.33s
因此,采用卫星的方式传送时间较短。
2、有A、B、C和D共四个设备连到一个按字复用的时分复用设备上,每台设备产生如下所示的字节输出,“∪”表示为空,右边的先发送。设备A:…… ∪ A3 ∪ A2 A1
设备B:…… B4 B3 ∪ B2 B1
设备C:…… ∪ C2 ∪ ∪ C1
设备D:…… D4 D3 D2 D1 ∪
(1)画出采用同步时分复用时发送的帧的结构;
(2)画出采用统计时分复用时发送的帧的结构;
- 解答:
(1)在同步TDM中,每个用户所占用的时隙是周期性地出现,即使一个用户没有数据发送,也要将时隙分配给它。因为采用按字复用,所以一个时隙传送一个字节。采用同步时分复用时发送的帧的结构为:
(2)统计TDM不是固定分配时隙,而是按需动态地分配时隙,在每个时隙中还必须有用户的地址信息。采用统计时分复用时发送的帧的结构为:
**3、有4个站点进行CDMA通信,其分配的地址码分别为:
A:(-1-1-1+1+1-1+1+1)
B:(-1-1+1-1+1+1+1-1)
C:(-1+1-1+1+1+1-1-1)
D:(-1+1-1-1-1-1+1-1)
现某个站点收到的线性叠加码片序列(-1-1-1-1-1-3+3+1)。
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
**根据题意,将线性叠加序列(-1-1-1-1-1-3+3+1)与发送方的地址码作内积,如下:
对于A:(-1-1-1-1-1-3+3+1)*(-1-1-1+1+1-1+1+1)/8=1
对于B:(-1-1-1-1-1+3+3+1)*(-1-1+1-1+1+1+1-1)/8=0
对于C:(-1-1-1-1-1+3+3+1)*(-1+1-1+1+1+1-1-1)/8=-1
对于D:(-1-1-1-1-1+3+3+1)*(-1+1-1-1-1-1+1-1)/8=1.**
根据内积的结果可知:
A发送1,B未发送,C发送0,D发送1
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是0还是1?
- 解析:在CDMA系统中,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站点同时开始发送,则双极型信号线性相加,接收方将收到的序列与发送方地址码作内积,求内积的结果有以下三种:
1:表示发送方传送的为数字信号“1”
0:表示发送方没有发送数据
-1:表示发送方发送的是数字信号“0”
4、如果要在50kHz的信道线路上传输数据传输速率为1.544Mbps的T1载波,则至少需要多少dB的信噪比?
- 解答:已知数据的传输速率为1.544Mbps,信道的带宽W=50kHz,根据香农定理,有
50000log2(1+S/N)=1.544106
S/N≈231-1
S/N(dB)=10lg(S/N)≈93(dB)
5、假设一种媒体的最大频率为6000Hz,根据奈奎斯特定理,每个信号单元对应3位、4位比特时,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多少?
- 解答:
首先根据奈奎斯特定理,求出最大码元传输速率。已知w=6000Hz,则最大码元传输速率
B=2W=12000Baud
根据波特率与数据传输速率之间的关系
Rb=Blog2M,求最大传输速率。
- 当每个信号单元对应3位比特时:M=8,所以最大传输速率=12000log28=36kbps
- 当每个信号单元对应4位比特时:M=16,所以最大传输速率=12000log216=48kbps
6、假设某个信道的信噪比为40dB,要支持30000bps的比特率需多大的带宽?
解答:已知S/N(dB)=40,且S/N(dB)=10log10(S/N)
可得40=10log10(S/N)
S/N=1040/10=104=10000
已知数据传输速率为30000bps,根据香农公式 30000=Wlog2(1+S/N)=Wlog2(1+10000)
W=30000/log210001
log210001=log1010001/log102≈4/0.301=13.29
W=30000/13.29 ≈ 2257Hz
数据链路层习题
1、面向比特同步的帧数据段中出现位串011111101,则比特填充后输出是什么?
- 解答:
因为是以0111 1110作为帧的开头和结束,
发送端在每连续出现五个“1”后就自动插入一个“0”,
把数据字段和标志区分开。
比特填充后输出是:0111 1101 01
2、已知循环冗余码生成多项式G(x)=x5+x4+x+1,若信息位10101100,则冗余码是?
- 解析:
(1)确定生成多项式G(x)=x5+x4+x+1,r=5,对应位串110011。
(2)在信息位串后补5个0,即1010110000000,对应的多项式为xrM(x)。
(3)用模2运算不借位除法,计算xrM(x)/ G(x)的余数R(x),R(x)就是冗余码。
具体用1010110000000除以110011得余数01100,冗余码为01100。
(4)要发送的码字多项式为T(x)= xrM(x)+ R(x),即1010110001100
3、若10Mbps的CSMA/CD局域网的节点最大距离为2.5km,信号在媒体中的传播速度为2*108m/s。求该网的最短帧长。
- **解析:
为了确保发送数据的站点在发送数据的同时能检测到可能存在的冲突,
需要数据帧在发送完之前能够收到自己发送出去的数据,
即数据帧的传输时延至少要两倍于信号在总线中的传播时延。
所以,
CSMA/CD总线网络中所有的数据帧都必须要大于一个最小帧长。
最小帧长的计算公式为:**
最小帧长=2*总线传播时延*数据传输率
- 解答:
最短帧长 = 2*(2.5*103/2*108)*10*106 = 250bit
**4、某令牌环媒体长度为10km,信号传播速度为200m/us,数据传输率为4Mbps,
环路上共有50个站点,每个站点的接口引入一位延迟,
试计算环的比特长度。**
- 解答:
环的比特长度
=10km ÷ 200m/us × 4Mbps + 1bit × 50
=10km × 5 × 10 - 6s/km × 4 × 106b/s + 1bit × 50
=10×5×4+1×50
=200+50
=250bit
**5、采用生成多项式x6+x4+x+1发送的报文到达接收方为1010 1100 0110,
所接收的报文是否正确?试说明理由。**
- 解答:
生成多项式x6+x4+x+1对应的位串是1010011,
用接收到的位串除以生成多项式,若能整除则所接收的报文正确。
本题能整除,所以接收到的报文是正确的。
6、假如以太网A上的通信量中的80%是在本局域网内进行的,其余20%是在本局域网与因特网之间进行的,而局域网B正好相反。这两个以太网一个使用集线器,另一个使用交换机,则交换机应该放置在哪个局域网中?
- 解析:
交换机是依据MAC地址转发的,集线器是广播式的。
当某一个区域的通信量大的时候,使用MAC地址转发可以减少广播信息量。
在使用交换机的网络中,当某个站点访问本网络某站点时,
通向外网的设备可以减少广播信息的处理量。
使用集线器的网络无论内外均有广播信息。
7.若信道带宽为3kHZ,信噪比为30dB,如要达到其最大传输速率,每次信号的采样应分成几级?【log21001≈10】
- 解答:
信噪比为30分贝,即10*log10(S/N)=30,S/N=1000。
根据香农定理:数据传输速率=W*log2(1+S/N)=3000*log21001≈30000bps
要达到最大数据速率,则根据耐氏定理:最大数据传输速率=2W*log2N
30000=2*3000*log2N,N=25=32
则每次信号的采样应分成32级。
8.电话信道的频率为0~4kHz,若信噪比为30dB,则信道容量为(j)kbps,要达到此容量,至少需要(k)个信号状态【log21001≈10】
j -- A.4 B.20 C.40 D.80
k -- A.4 B.8 C.16 D.32
- 解答:
信噪比为30分贝,即10*log10(S/N)=30,S/N=1000。
根据香农定理:数据传输速率C=Wlog2(1+S/N)=4kHzlog21001≈4*10 ≈ 40kbps
要达到最大数据速率,则根据耐氏定理:最大数据传输速率C=2Wlog2N,则40=24*log2N,N=25=32
则要达到40kbps至少需要32个信号状态。
网络层习题
**1.假设有两个主机 A 和 B 通过一个路由器 R 进行互联,
提供主机 A 和主机 B 的应用进程之间通信的层是(①),
提供主机之间通信的层是(②),
具有互联网络层和网络接口层的设备是(③);
在 A 与 R 和 R 与 B 使用不同物理网络的情况下,A 和 R 之间传送的数据帧头部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与R 和 B 之间传送的数据帧头部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④),
A 与 R 之间传送的IP数据报头部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和 R 与 B 之间传送的IP数据报头部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⑤)。**
①A.应用层 B.传输层 C.互联网络层 D.网络接口层
②A.应用层 B.传输层 C.互联网络层 D.主机-网络层
③A.包括主机A、B和路由器R B.仅有主机A、B
C.仅有路由器R D.也应具有应用层和传输层
④A.是不同的 B.是相同的
C.有相同的MAC地址 D.有相同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⑤A.是不同的 B.是相同的
C.有不同的IP地址 D.有不同的路由选择协议
【答案】BCAAB
2.下列( )情况需要启动ARP请求A.主机需要接收消息,但ARP表中没有源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B.主机需要接收消息,但ARP表中已有源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C.主机需要发送消息,但ARP表中没有目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D.主机需要发送消息,但ARP表中已有目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答案】C
3.一个主机有两个IP地址,一个地址是192.168.11.25,另外一个地址可能是( )A.192.168.11.0
B.192.168.11.26
C.192.168.13.25
D.192.168.11.24
【答案】C
4. 假如正在构建一个有22个子网的B类网络,但是几个月后该网络将增至80个子网,每个子网要求至少支持300个主机,应该选择( )子网掩码。A.255.255.0.0
B.255.255.254.0
C.255.255.255.0
D.255.255.248.0
【答案】B
5.
6.一个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24,可以得出( )个子网**A.8
B.32
C.1024
D.2048**
【分析】B类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255.255.0.0,
依据题目给出的子网掩码255.255.255.224,共有子网号11位,
可以划分2048个子网。
【答案】D
7.在某一个子网中,给4台主机分配IP地址(子网掩码均为255.255.255.224),其中一台因IP地址分配不当而存在通信故障,这一台主机IP地址为( )**A.200.10.1.60
B.200.10.1.65
C.200.10.1.70
D.200.10.1.75**
【分析】A与其他三台主机不在同一网段内
【答案】A
8.假设在一个局域网中,计算机A发送ARP请求分组,希望找出计算机B的硬件地址。这时局域网上的所有计算机都能收到这个广播发送的ARP请求分组。试问:这时由哪台设备使用ARP响应分组回复计算机A。
(1)如果计算机B和计算机A在一个局域网中,则计算机B发送ARP响应分组;
(2)如果计算机B和计算机A不是连接在一个局域网中,
那么就必须由一个连接在本局域网上的路由器来转发ARP请求分组。
这时,该路由器向计算机A发送ARP应答分组,给出自己的硬件地址。
**9.
**
传输层习题
**1.TCP报文段的长度必须适应于其下层IP数据报的长度,这样TCP报文段的数据部分最多为()字节?
网络层封装好该TCP报文段后,是否可以直接提交给以太网的数据链路层进行封装?****A.65535
B.65515
C.65495
D.不确定**
解答:C
不可以。因为以太网的数据链路层封装数据帧的时候,
数据部分最大长度是1500字节,因此不能直接交给以太网的数据链路层,
应先分片。
2.用户从键盘发出的中断命令(Ctrl-C)之类的紧急强迫性操作是运用TCP的()控制位进行标示。**A.ACK
B.PSH
C.RST
D.URG**解答:D
3.TCP协议规定HTTP()进程的端口号为80。**A.客户
B.分布
C.服务器
D.主机**解答:C
4.TCP为了实现可靠的服务,采用超时重传、确认捎带技术。其中,在确认信息中捎带()的序号以减少通信量。**A.上一个已接收的报文
B.下一个希望接收的报文
C.正在发送的报文
D.下一个将要发送的报文**解答:B
5.TCP使用三次握手协议来建立连接,设甲乙双方发送报文的初始序号分别为X和Y,甲方发送(①)的报文给乙方,乙方接收报文后发送(②)的报文给甲方,然后甲方发送一个确认报文给乙方便建立了连接。①A.SYN=1,序号=X B.SYN=1,序号=X+1,ACKx=1
C.SYN=1,序号=Y D.SYN=1,序号=y,ACKy+1=1
②A.SYN=1,序号=X+1 B.SYN=1,序号=X+1,ACKx=1
C.SYN=1,序号=Y,ACKx+1=1 D.SYN=1,序号=y,ACKy+1=1
(注:ACK的下标为捎带的序号)
解答: ①A; ②C
6.TCP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它提供连接的功能是( ①)的,采用( ②)技术来实现可靠数据流的传送。① A.全双工 B.半双工 C.单工 D.单方向
② A.超时重传 B.肯定确认(捎带一个分组的序号)
C.超时重传和肯定确认(捎带一个分组的序号)
D.丢失重传和重复确认
解答: ①A; ②C
7. TCP为了提高效率,引入滑动窗口协议来解决()。**A.端到端的流量控制
B.整个网络的拥塞控制
C.端到端的流量控制和网络的拥塞控制
D.整个网络的差错控制**解答: A
8.设TCP使用的最大窗口为64KB,即64*1024字节,而传输信道的带宽可认为是不受限制的。若报文段的平均往返时延为20ms,则能得到的最大吞吐量是()Mbps。**A.24.6
B.26.2
C.25.8
D.26.8**解答: B
- 解析:
传输信道的带宽可认为是不受限制的,则发送时延可忽略。
平均往返时延为20ms,则
发送方每秒可发送数据=1/(20*10-3)=50次
只有每次都按最大窗口数发送数据才能得到最大的吞吐量。所以:
最大吞吐量=每秒发送数据次数*最大窗口
=50*64KB=50*64*1024*8=26.2Mbps
9.TCP的拥塞控制采用慢启动和拥塞避免策略。慢启动是指()。**A.开始速度慢
B.窗口大小增加的慢
C.窗口线性增加
D.超时时,发送窗口重新设置为1**解答: D
10.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一个TCP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两个连续的TCP段,分别包含300字节和500字节的有效载荷,第一个段的序号为200,主机乙正确接收到两个段后,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号是()。**A.500
B.700
C.800
D.1000**解答: D
- 解析:
有效载荷----TCP报文段中的数据部分;
传送的最后一个字节序号是200+300+500-1=999;
主机乙发给甲的确认号是999+1=1000。
11.主机甲和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一个TCP连接,TCP最大段的长度为1000字节,若主机甲的当前拥塞窗口为4000字节,在主机甲向主机乙连续发送2个最大报文段后,成功收到主机乙发送的第一段的确认段,确认段中通告的接收窗口大小为2000字节,则此时主机甲还可以向主机乙发送的最大字节数是()。**A.1000
B.2000
C.3000
D.4000**解答: A
- 解析:
主机甲向主机乙连续发送2个最大报文段,而主机甲只成功收到第一段的确认,
此时,发送窗口大小变为2000字节,
所以,主机甲还可以向主机乙发送1000字节。
12.假定发送方已经发送了序号1~3000的数据,目前接收到确认号为2001,窗口字段值为3000的确认应答,在接收下一个确认应答前,求发送方能够发送的字节数。
- 解析:
接收到确认应答后,发送端允许发送的序号范围是2001 ~5000。
由于已经发送了序号1 ~3000的数据,
发送方在接收到新的确认应答前允许发送序号为3001 ~5000的数据,
即2000字节的数据。
答案:发送方能够发送的字节数为2000。
13.某个应用进程通过TCP连接发送长度为LB的数据,假定TCP首部长度为20B,IP首部长度为20B,IP分组封装成MAC帧,MAC帧首尾部长度为18B,不考虑其他开销,分别根据L=10和L=1000,求出物理层的传输效率。
- 解析:
物理层的传输效率 = 传输的数据字节数/实际传输的字节数。
则:物理层的传输效率=L/(L+20+20+18)=L/(L+58)
当:L=10时,物理层的传输效率=10/68=14.7%
当:L=1000时,物理层的传输效率=1000/1058=94.5%
14.发送端通过TCP连接向接收端发送数据,往返时延为20ms,MSS=1KB,如果在发送窗口为64KB时发生超时重传,并假定后续TCP报文段都能成功传输,求出发送端发送窗口重新回到64KB所需要的时间。
- 解析:
慢开始门限值=64KB/2=32KB,换算成TCP报文数=32个TCP报文段,
由于2^5=32,因此经过5轮TCP报文传输后达到慢开始门限值,
随后,每一个往返时延,发送窗口增加一个TCP报文段,
因此,需要经过5+32=37轮TCP报文传输才能使发送窗口重新回到64KB,需要时间=37*20=740ms。
15.假定发送端与接收端都连接在100Mbps的物理链路上,端到端往返时延为20ms,TCP报文段最大生存时间为60s,求出物理链路传输效率为100%时的窗口字段和序号字段位数(字段值)。
- 解析:
传输效率=100%,则发送窗口=100*106*20*10-3/8/103=250KB,
窗口字段必须能够表示该值,
则有公式为2^x=250000B,x=log250000/log2=17.9≈18位。
最大生存时间内可能发送的字节数=100*106*60/8=75*107字节,
由于最大生存时间内发送的字节序号不能重复,
因此,序号位数为x,2^x=75*107,
则序号位数x=log75*107/log2=8.875/0.301=29.4≈30位
**16.一个TCP连接总是以1KB的最大报文段发送TCP段,发送方有足够多的数据要发送。
当拥塞窗口为16KB时发生了超时,如果接下来的4个RTT时间内的TCP段的传输都成功,
那么当第4个RTT时间内发送的所有TCP段都得到肯定应答时,拥塞窗口大小是()。****A.7KB
B.8KB
C.9KB
D.16KB**解答: C
解析:
根据慢开始算法,当第4个RTT时间后,拥塞窗口为16KB,
此时发生拥塞,拥塞窗口变为1KB,慢开始门限值为8KB。
按照慢开始和拥塞避免算法,
接下来3个RTT后,拥塞窗口变为8KB,
此时进入拥塞避免算法,
第4个RTT后,拥塞窗口加1,拥塞窗口大小为9KB。
应用层习题
**1.一台主机要解析www.abc.edu.cn的IP地址,如果这台主机配置的域名服务器为202.120.66.68,
因特网顶级域名服务器为11.2.8.6,而存储上述域名与IP地址对应关系的域名服务器为202.113.16.10,
那么这台主机解析该域名通常首先查询()。****A. 202.120.66.68域名服务器
B. 11.2.8.6 域名服务器
C. 202.113.16.10 域名服务器
D.不能确定,可以从这3个域名服务器中任选一个**答案:A
2.使用WWW浏览器浏览网页时,用户可用鼠标单击某个超链接,从协议分析的角度看,此时,浏览器首先需要进行()。**A. IP地址到MAC地址的解析
B. 建立TCP连接
C. 域名到IP地址的解析
D.建立会话连接,发出获取某个文件的命令**答案:C
3.FTP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一般需要建立()个连接。**A. 1
B. 2
C. 3
D. 4**答案:B
4.因特网用户使用FTP的主要目的是()。**A. 发送和接收即时消息
B. 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C. 上传和下载文件
D. 获取大型主机的数字证书**答案:C
5.使用匿名FTP服务,用户登录时常常使用()作为用户名。**A. anonymous
B. 主机的IP地址
C. 自己的E-mail地址
D. 自己的IP地址**答案:A
6.FTP客户和服务器间传递FTP命令时,使用的连接是()。**A. 建立在TCP之上的控制连接
B. 建立在TCP之上的数据连接
C. 建立在UDP之上的控制连接
D. 建立在UDP之上的数据连接**答案:A
7.电子邮件地址wang@263.net中没有包含的信息是()。**A. 发送邮件服务器
B. 接收邮件服务器
C. 邮件客户机
D. 邮箱所有者**答案:C
9.客户端启动浏览器,向某WWW服务器发送请求,通过客户端捕获数据包,第一个TCP报文段的发送方向?第一个TCP报文的作用?通过什么字段表示该作用?通常情况下,该报文段中的TCP首部中TCP偏移量大于5,超过5的部分说明什么?答案:
(1)客户端发给服务器的。
(2)第一个TCP报文的作用是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连接建立请求,希望建立连接。
(3)在TCP报文段首部中的SYN位置位、确认号字段为0。
(4)表示TCP首部有选项,该选项是最大段长度
10.客户端启动浏览器,向某WWW服务器发送请求,在交互的过程中,通过客户端捕获数据包,某个数据包中TCP的源端口号是80,TCP中的窗口字段的内容为255,问,该数据包发送方向?窗口值说明什么?答案:
(1)该数据包是从服务器发向客户端的。
(2)该窗口值说明,服务器端的接收窗口为255个字节,目的是通知发送方,将发送窗口设置为255。
(3)另外可以说明服务器端的缓存能力不高,或者服务器端正在处理大量的请求。
11.客户端启动浏览器,向某WWW服务器发送请求,在交互的过程中,通过客户端捕获数据包,某个数据包中TCP首部的后面有6个字节的额外数据,问,这6个字节的额外数据说明什么?该数据帧的总长度是多少?答案:
(1)这6个字节是为了保证符合传输要求而填充的额外数据。
(2)该数据帧的总长度应为64字节。
**12.客户端启动浏览器,向某WWW服务器发送请求,
在交互的过程中,通过客户端捕获数据包,
某个数据包中TCP首部的SYN位置1,且确认号字段为0,
试说明该报文段的作用是什么?
通常是从客户端发给服务器的,还是从服务器发送给客户端的?
通常情况下,捕获到的数据包中,第几个报文段是客户端向服务器端请求内容的报文段?**答案:
(1)该报文段是发起连接请求的报文段。
(2)该报文段是从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的。
(3)第4个报文段是向服务器端请求内容的。
**13.客户端启动浏览器,向某WWW服务器发送请求,
在交互的过程中,通过客户端捕获数据包,
连续的几个数据包中IP首部TTL字段依次为64、128、64、128,
请问这四个数据包中,哪个数据包经过了路由器?
经过了几个路由器?为什么?**答案:
(1)这四个数据包都没有经过路由器。
(2)因为TTL字段的值是默认值,没有改变,说明这四个数据包是在局域网内,通过交换机转发的或者是两个直连计算机之间的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