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从事消息中间件的相关研发工作,著有《RabbitMQ实战指南》。
自动装箱与拆箱机制在实际使用中非常常见,不过也特别容易出错,博主在面对下面一道题的时候自信满满,可还是没有能够全对,所以写下这篇博文,给自己对自动装箱与拆箱机制做一下知识巩固,也给各位朋友做一下参考。
博主在上一篇《 Java语法糖之foreach》中采用反编译的形式进行探讨进而揭开foreach语法糖的真相。进来又遇到几个问题,通过反编译之后才了解了事实的真相,觉得有必要做一下总结,也可以给各位做一下参考。
虚拟机如何判断对象是否存活? 1.引用计数算法 给对象中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每当有一个地方引用它时,计数器就加1;当引用失效时,计数器值就减1;任何时刻计数器为0的对象就是不可能再被使用的。
Java 中的堆是 JVM 所管理的最大的一块内存空间,主要用于存放各种类的实例对象。 在 Java 中,堆被划分成两个不同的区域:新生代 ( Young )、老年代 ( Old )。
语法糖是一种几乎每种语言或多或少都提供过的一些方便程序员开发代码的语法,它只是编译器实现的一些小把戏罢了,编译期间以特定的字节码或者特定的方式对这些语法做一些处理,开发者就可以直接方便地使用了。
在java中socket传输数据时,数据类型往往比较难选择。可能要考虑带宽、跨语言、版本的兼容等问题。比较常见的做法有: 采用java对象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把对象包装成JSON字符串传输 Google工具protoBuf的开源 本文章所需要的序列化jar包都可以下载: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u013256816/9439971。
什么是LVS?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LVS (Linux Virtual Server)到底是什么东西,其实它是一种集群(Cluster)技术,采用IP负载均衡技术和基于内容请求分发技术。
网站的高可用架构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服务器硬件故障时服务依然可用、数据依然保存并能够被访问。 实现上述高可用架构的主要手段是数据和服务的冗余备份及失效转移。 典型的分层模型是三层,即应用层、服务层、数据层;各层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应用层主要负责具体页面逻辑处理;服务层负责提供可复用的服务;数据层负责数据的存储于访问。
什么是数据一致性? 在数据有多分副本的情况下,如果网络、服务器或者软件出现故障,会导致部分副本写入成功,部分副本写入失败。这就造成各个副本之间的数据不一致,数据内容冲突。 实践中,导致数据不一致的情况有很多种,表现样式也多种多样,比如数据更新返回操作失败,事实上数据在存储服务器已经更新成功。
概述 性能是网站的一个重要指标,除非是没得选择(比如12306),否则用户无法忍受一个响应缓慢的网站。一个打开缓慢的网站会导致严重的用户流失,很多时候网站性能问题是网站架构升级优化的触发器。
信息指纹的由来 信息有“指纹”吗?信息要“指纹”做什么呢? ”指纹”一般特指我们识别人所采用各种方式的一个总称。生活中我们需要辨认出周围的每一个人,即使是非常相似的双胞胎,因为辨别是我们进行相互交流的前提。
通常我们使用instanceOf关键字来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类的实例,最近博主看到isInstance关键字,不解与instanceOf的区别,故度娘了一下,顺便涨了一下姿势。
概述 Hash,一般翻译做“散列”,也有直接音译为“哈希”的,就是把任意长度的输入(又叫做预映射, pre-image),通过散列算法,变换成固定长度的输出,该输出就是散列值。
JAVA注解Annotation JAVA注解Annotation 什么是注解 为什么要引入注解 JDK内建Annotation JDK元Annotation Annotation示例 自定义注解 提取Annotation信息 Annotation处理器编写 Annotation处理器处理异常 什么是注解? 用一个词就可以描述注解,那就是元数据,即一种描述数据的数据。
Bloom Filter是由Bloom在1970年提出的一种多哈希函数映射的快速查找算法。通常应用在一些需要快速判断某个元素是否属于集合,但是并不严格要求100%正确的场合。一. 实例 为了说明Bloom Filter存在的重要意义,举一个实例: 假设要你写一个网络蜘蛛(web crawler)。
枚举的语法1.Enum的全称为enumeration,中文俗称枚举类,学过C/C++等语言的人,应该都对它略知一二。 但在Java语言规范中,是在JDK 5版本中才引入的,存放在 java.lang 包中。
单例模式相信大家都知道,用过的人不在少数。之前写过一篇博文《singleton模式四种线程安全的实现》(参见:http://blog.csdn.net/u013256816/article/details/50427061),讲诉了单例模式的四种写法,并指出占位符模式的写法比较ok,详见如下: package com.
由于本文的目标是对 Linux 内核进行介绍并探索其体系结构和主要组件,因此首先回顾一下 Linux 的简短历史,然后从较高的层次审视 Linux 内核的体系结构,最后介绍它的主要子系统。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fangaoxin/article/details/6952954 会话(Session)跟踪是Web程序中常用的技术,用来跟踪用户的整个会话。
什么是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Serialization(序列化)是一种将对象以一连串的字节描述的过程;反序列化deserialization是一种将这些字节重建成一个对象的过程。 什么情况下需要序列化 当你想把的内存中的对象保存到一个文件中或者数据库中时候(数据持久化); 利用序列...
编译java工程一般直接用IDE或者用Ant、Maven之类的工具,很少有人用纯shell来编译java工程。正好遇到这样一个应该,用这篇博文做一下记录。 案例:本人用eclipse写了一个java project,然后编译打成jar包。
Deleted.
内置条件队列存在一些缺陷。每个内置锁都只能有一个相关联的条件队列,因而在像BounderBuffer这种类中,多个线程可能在同一个条件队列上等待不同的条件谓词,并且在最常见的加锁模式下公开条件队列对象。
JAVA的进程同步是通过synchronized()来实现的,需要说明的是,JAVA的synchronized()方法类似于操作系统概念中的互斥内存块,在JAVA中的Object类型中,都是带有一个内存锁的,在有线程获取该内存锁后,其它线程无法访问该内存,从而实现JAVA中简单的同步、互斥操作。
1.描述: Singleton(单例)是设计模式的一种,为了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 2.主要特点: 1)单例类确保自己只有一个实例(构造函数私有:不被外部实例化,也不被继承)。
当单线程的程序发生一个未捕获的异常时我们可以采用try....catch进行异常的捕获,但是在多线程环境中,线程抛出的异常是不能用try....catch捕获的,这样就有可能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比如异常的时候无法回收一些系统资源,或者没有关闭当前的连接等等。
ThreadPoolExecutor是可扩展的,通过查看源码可以发现,它提供了几个可以在子类化中改写的方法:beforeExecute,afterExecute,terminated. 源码片段如下所示: protected void beforeExecute(Thread t, Runnable r) { } protected void afterExecute(Runnable r, Throwable t) { } protected void terminated() { } 可以注意到,这三个方法都是protected的空方法,摆明了是让子类扩展的嘛。
Java程序经常也会遇到进程挂掉的情况,一些状态没有正确的保存下来,这时候就需要在JVM关掉的时候执行一些清理现场的代码。JAVA中的ShutdownHook提供了比较好的方案。 JDK提供了Java.
Java的线程分为两种:User Thread(用户线程)、DaemonThread(守护线程)。 只要当前JVM实例中尚存任何一个非守护线程没有结束,守护线程就全部工作;只有当最后一个非守护线程结束是,守护线程随着JVM一同结束工作,Daemon作用是为其他线程提供便利服务,守护线程最典型的应用就是GC(垃圾回收器),他就是一个很称职的守护者。
博主在做web开发时遇到MySql数据库连接超时的问题。 控制台报错如下: Request processing failed; nested exception is org.springframework.
博主有时会忘记如何遍历Map对象,这次在这里做一下总结。博主采用的是JDK7,先看一下JDK7中Map接口的定义。 java.util Interface Map 类型参数: K - the type of keys maintained by this...
博主习惯性用SpringMVC的@ResponseBody注解返回JSON字符串,原先采用的方法是GSON将对象转换成json字符串。(需要引入gson-2.x.x.jar的jar包) @ResponseBody @RequestMapping(value = "/cpuUsage.
在《JAVA通讯编程(一)——串口通讯》中讲述了如何采用JAVA进行串口通讯,我们采用的是引入RXTXComm.jar的方式,关于这个我有两点需要说明补充。 首先,现在的笔记本一般都不带串口,需要usb转串口之类的工具才能进行通讯,这样对调试程序非常的不方便,所以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我们选择采用VSPD(Virtual Serial Port Driver)虚拟串口,VSPD对虚拟串口的序号没有限制,理论上可以创建无数个。
经过TCP和串口通讯编程的了解,相信大家应该掌握CommBuff的套路了,这里首先展示的是通过UDP编程的方式实现CommBuff接口,之后通过简单工厂模式的应用说明如何屏蔽底层通讯差异。 UdpImpl类如下: package com.
继上一篇小插曲之后继续回到正题,本篇讲述的是java的TCP通讯。TCP编程分为server端和client端,一般在网上都能搜到相关的例子,为了方便大家,我这里先整理下server端和client端的应用案例,然后再根据在本系列中第一篇串口通讯中的结构一样实现CommBuff接口。
如何读取java的properties配置文件本不属于java通讯编程这个系列的范畴,但是在做一些应用中编写通讯编程需要读取一些通讯参数,这样可以使程序更加的通用化。并且博主在读取properties文件中遇到了点小坑,在这里说明一下,防止各位读者遇到同样的麻烦。
博主结合实际经验,决定总结下JAVA通讯编程的一些小知识,希望能给给位读者有些帮助。这里的JAVA通讯编程主要是指如何应用JAVA编写串口、TCP以及UDP的通讯程序。本片主要讲述的是串口通讯。
有时候需要在程序中动态切换数据源,那么这个系列的之前的博文所阐述的方法就不再使用了,总不能通过程序更改config.properties文件的dataSource的值,然后再重启web服务器以便加载applicationContext.xml文件。
严格来说,本博文所阐述的内容和这个系列来说,没有什么必要的关系,本博文的主题是:如何使用spring获取properties文件的信息。本博文所采用的用例都和这个系列有关,所以就放在这里讲了。 通过spring的配置(applicationContext.
在上一篇同系列的博文中,讲到配置多数据源,然后根据config.properties配置不同的数据库,进行切换。而且需要根据不同的数据库,配置不同的mybatis sql映射配置文件,如下: classpath...
在小型项目中,一般配置一个数据库,也就是一个mybatis数据源,但是有时候需要同时支持两种数据库,比如mysql和oracle. 最笨的方法就是配置两个spring配置文件,然后根据不同的部署,采用不同的配置文件,其实这两个配置文件可以合成一个配置文件,通过java的properties文件进行配置。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显示出数据中心(Datacenter)、集群(ClusterComputeResource)、主机(HostSystem)、虚拟机(VirtualMachine)之间的目录关系。
获取告警信息相对而言比较简单点,这里先陈述告警信息的pojo类,作为存储告警信息的源头(省略getter和setter方法): public class AlarmItem { //对象 private String ObjectName; //状态 private Manag...
在整个获取监视信息的过程中,最难获取的就是根据虚拟机的名称获得对应主机的IP地址的功能。(个人觉得比较绕,绕了好久我才找到) 首先根据虚拟机的名称获得对应主机(HostSystem)的ManagedObjectReference对象。
获取集群的信息不再过多的赘述,详细读过前面两篇文章的读者已经很快上路子了~ 疯狂罗列代码: private static TraversalSpec getComputeResourceTraversalSpec() { SelectionSpec ss = new SelectionSpec(); ss.
通过前面两篇文章的了解,详细应该很快掌握的code路数,这里首先罗列如何获取主机(接下去也会成为HostSystem)的对象。 private static TraversalSpec getHostSystemTraversalSpec() { SelectionSpec ss = new SelectionSpec(); ss.
本文通过代码举例虚拟机cpu的使用情况来演示如何遍历搜寻VirtualMachine的对象,以及根据这个对象进行性能指标的见识。希望可以取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首先下面先罗列出如何更具虚拟机的名称获得VirtualMachine的ManagedObjectReference对象。
网上对于VSphere WebService SDK的介绍比较少(至少我能查到的资料比较少),官方提供的也是英文版的api,而且没有注明使用方法。最近接触到关于VSphere WebService SDK的开发,刚开始也是烦躁,比如要获取一个cpu使用情况的信息,按照惯例,API应该提供类似:long getCpuUsage() 之类的接口,但是绝逼没有那么easy,不过很快掌握了规律。
1. 说明 在《keepalived实现Tomcat服务双机热备》中主要讲述如何安装及配置Keepalived来实现双机热备,主要功能是:MASTER和BACKUP两台服务器处于热备状态,对用户虚拟一个IP,屏蔽底层的真实IP地址,用户通过虚拟IP访问当前的MASTER服务器;当MASTER服务器宕机或者发生其他故障时,BACKUP自动切换为MASTER,这个过程对用户时透明的。
上一篇博文主要讲述了如何使用Keepalived实现tomcat服务器的双机热备。这篇博文是对上一篇博文的扩展,主要讲述如何修改Keepalived的默认配置文件的路径以及重定向Keepalived日志的输出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