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说明:
了解变量作用域、Java类的结构,能够创建带main方法可执行的java应用,从命令行运行java程序;能够使用Java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和控制结构、数组、循环结构书写和运行简单的Java程序。
能力说明:
具备数据库基础知识,了解数据库的分类,具备安装MySQL数据库的能力,掌握MySQL数据类型知识,基本了解常用SQL语句,对阿里云数据库产品有基本认知。
暂时未有相关云产品技术能力~
热爱技术
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二、什么是人工智能 三、什么是机器学习 四、举例
一、机器学习的领域 二、机器学习的目标 三、定义跟术语 四、Standard Scenarios 五、Fun Time
一、为何机器可以学习? 二、举例 三、机器学习跟数据挖掘的关系 四、总结
非线性回归 过度拟合 模型选择
本实验通过在ack集群上部署jenkins,来实现一键式自动拉取github仓库上的代码,编译、构建镜像、部署deployment,来完成流水线部署的目的。
ACK集群故障处理与疑难处置
弹性伸缩是根据业务需求和策略,经济地自动调整弹性计算资源的管理服务。
ACK集群节点管理
随着社区K8s版本的不断演进,新的版本有着更为先进的新特性、更加全面的安全加固和漏洞修复。阿里云ACK也会对社区版本做适配,并且提供一键升级集群的功能。
1. ACK集群权限管理 2. ACK集群升级 3. ACK集群节点管理 4. ACK集群弹性伸缩 5. ACK集群故障处理与疑难处置 6. 实验四:流水线部署
通过ingress实现灰度发布,实现权重灰度和根据header灰度。
一、 Flannel网络 二、 Terway网络 三、 CoreDNS 四、 最佳实践
控制器列表 kube-controller-manager cloud-controller-manager kube-proxy 最佳实践
控制器模型 集群架构 Pod创建过程
理解容器和pod的基本原理以及差异 理解pod创建的过程 理解各个控制器的作用 理解ack集群的网络原理以及coredns的原理
理解容器和pod的基本原理以及差异 理解pod创建的过程 理解各个控制器的作用 理解ack集群的网络原理以及coredns的原理
该实验是“云原生与Kubernates基础课程”的配套实验。 涉及ACK集群上ingress、pod,以及日志服务、hpa的应用部署。 进行该实验的前提:需熟悉上述理论概念,建议完成配套理论课程学习。
本小节主要内容为K8s日志服务与监控,包括日志服务简介、日志服务采集、集群监控。
本讲主要内容为阿里云容器服务集群存储,包括CSI概述、存储卷特点、存储卷应用场景、集群存储常见问题。
本小节主要内容为负载均衡和路由,包括service、ingress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本小节主要内容为Pod调度和资源管理,包括Pod调度过程、资源源调度和关系调度、调度相关的配置和使用、K8s组件控制器、SVC创建及使用、Pod生命周期管理及Kubectl常用命令和使用技巧。
本小节主要内容为集群中应用管理,包括如何在控制台进行应用的创建及创建应用过程中详细配置的介绍。
容器镜像仓库介绍 阿里云容器镜像服务ACR优势 ACR基础操作 ACR使用实践 常见问题
本小节主要讲解从0开始创建云原生应用的实验部分,以及Pod的几种状态、Pod在宿主机上体现方式。
本小节主要内容为K8s容器网络介绍,包括:网络约束和目标、节点内的Pod通信、跨节点的Pod通信、Pod与Netns的关系、典型容器网络实现方案。
本小节主要内容为存储卷介绍,包括:Persistent Volumes(PV)、Persistent VolumesClaim(PVC)的特点及使用。
本小节主要内容为K8s核心概念,包括声明式API、K8s组件控制器、SVC创建及使用、Pod生命周期管理及Kubectl常用命令和使用技巧。
本节课主要介绍Pod概念、Pod解决的问题、Pod启动流程、Pod生命周期管理、Pod中服务探活和K8s常用的命令。
本小节主要内容为K8s核心概念、Kubernetes功能、Kubernetes的架构、Kubernetes核心组件(Master、Worker、Pod)等内容。
本课程是云原生方向学习领域的基础课程,是成为云原生运维和实践工程师的必修课程。课程将从最基础的云原生概念开始讲起,帮助学员正确认识和理解云原生和K8s的发展历程、原理、相关组件和基本操作,掌握如何定义应用的资源需求、创建和使用。
2022年开发者社区上半年最热电子书TOP10出炉! *提示:如果您在移动端打开出现问题,可以复制链接到浏览器打开或在PC打开
随着企业用户云原生化进入深水区,企业微服务上云部署之后,微服务治理逐步成为企业下一阶段的核心诉求。 此前举办的容器 WorkShop 北京站和深圳站,有 74.59% 的客户对微服务治理最感兴趣。从 github 上相关项目反馈以及新兴项目趋势来看,微服务治理是容器用户和微服务用户最感兴趣的话题。
CloudWeGo 是字节跳动基础架构团队的开源项目,是一套可快速构建企业级云原生架构的中间件集合。企业级意味着项目面向企业级用户,从企业内部孵化出来,其特点是微服务通信与治理同时具备高性能、可扩展、高可靠三个突出性能,同时也非常注重用户体验和软件易用性。
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硬件故障,包括磁盘损坏、内存短路、智能系统损坏等;比如软件故障,包括容量不足、健康检查失效等;比如人为故障,包括错误配置、错误发布、删库跑路等;再比如不可抗力,包括地震、火山雷电、断电断网等。 只要系统规模足够大或运营时间足够长,就一定会出现故常。因此,需要使用有效手段来应对和缓解故障。
Sentinel 诞生于 2012 年,诞生之初主要为支撑双 11 的限流降级等稳定性场景,后续逐渐在阿里集团内部迅速发展成为基础模块,覆盖了所有流量稳定性的核心场景。
分布式应用治理是微服务进行到一定程度之后的必经之路,也是在分布式基础架构之上构建的更高级特性。
信通院发布了《基于无服务器架构的工具链能力要求》,进一步明确和定义了 Serverless 工具链模型,对工具链的功能和形态也提出进一步要求。这不仅是工具链模型,更是 Serverless 领域规范、统一的曙光。在更多层面的一致性或许难以实现,但是相信本着对用户负责的态度,体验层面的一致性依然能够得到保障,也感谢信通院为Serverless 领域做出的贡献和努力。
Spring Cloud Alibaba 的诞生得益于过往数十年处理淘系电商高并发大流量业务所积累的技术经验,阿里巴巴内部沉淀了一套包括限流降级、分布式配置、注册中心、分布式消息、分布式事务等完整的微服务解决方案,比如 Sentinel、RocketMQ 等。 2015 年 6 月, Spring Cloud 第一个正式版本发布后,得益于 SpringBoot 奠定的用户群体基础,再加上 Spring Cloud 本身较为完善的解决方案能力和简单易上手的特点,迅速成为微服务技术圈热点。
饿了么从 2021年 11 月启动 Dubbo3 升级工作。在此之前,饿了么使用 HSF2 作为服务框架。升级过程历史半年,目前已基本完成,共有将近 2000 个应用和 10 万个节点运行在 Dubbo3 之上。
最近几年,钉钉迅速成为一款国民级应用。IM作为钉钉最核心的功能,每天需要支持海量企业用户的沟通,同时还通过 PaaS 形式为淘宝、高德等 App 提供基础的即时通讯能力,是日均千亿级消息量的 IM 平台。
微服务行业报告显示,2018-2023 之间微服务增速为 22.4% ,占据亚太地区 35% 的市场份额。阿里微服务 DNS 最佳组合的 star 数高速增长,基本突破 2 万,意味着每年有数万家企业进行微服务架构改造。2020年,27% 用户正在采用服务网格技术,与微服务整体增速相当,逐渐回归理性;37% Ingress 实现选择 Envoy,相较于 2019 年增加 116%。此外, Envoy 社区于 2022 年 5 月推出 Gateway 子产品,通过 Gateway API 推进Ingress 标准化与网关标准化,非常值得关注。
在微服务大行其道的今天,大家越来越认同业务的生产落地离不开微服务的维护。但是业内对微服务的认知却是五花八门各不相同,未曾统一标准和共识。
Seata 是一款开源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致力于在微服务架构下提供高性能和简单易用的分布式务服务,于 2019 年 1 月正式开源。 目前有四种事务模式,分别是 AT 事务模式(阿里独创)、 TCC事务模式、XA 事务模式以及 Saga 事务模式,基本囊括了市面上大部分事务模式,可以成为是一个一站式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
从早期的单机架构到微服务架构,再到现在的云原生架构,系统架构越来越复杂。在这样复杂的系统架构里如何快速定位问题,或将问题前置以提前暴露解决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韧性,变得尤为重要。
Nacos 全称为 Dynamic Naming and Configuration Service,其目标是更易于构建云原生应用的动态服务发现、配置管理和服务管理平台。Nacos 诞生于阿里巴巴 2008 年的五彩石项目,在阿里十年双 11 中成长,帮助业务解决微服务的扩展性和高可用问题。
中间件已经发展多年,其目的主要为通过标准接口和协议解决异构网络环境下分布式应用软件互联和互操作问题。近几年,随着云原生技术的高速发展,云时代对中间件的定义又进行了扩充。2020 年由信通院牵头组织的云原生中间件白皮书对于云原生中间件又提出了 10 项新要求,主要分为底层资源、设计原则、运行时和呈现状态四个维度。阿里巴巴中间件已经有 15 年的发展历史,它与阿里业务一起成长,也是阿里巴巴云原生实践 15 年全程见证者。
PolarDB-X旨在解决数据库用户的弹性伸缩、高可用等问题,并尽可能减少用户的迁移改造代价和使用成本。本篇主要介绍数据库的发展历程,PolarDB-X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的技术架构和核心性能。
第三届云原生编程挑战赛正式启动!本届大赛将深度探索服务网格、边缘容器、Serverless 三大热门技术领域,针对行业热门技术方向,掌握核心处理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运用最前沿的产品技术工具,全面提升个人能力。
本文整理自北京深鉴智源科技有限公司架构师郑荣凯,在深入浅出OceanBase第四期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