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说明:
掌握封装、继承和多态设计Java类的方法,能够设计较复杂的Java类结构;能够使用泛型与集合的概念与方法,创建泛型类,使用ArrayList,TreeSet,TreeMap等对象掌握Java I/O原理从控制台读取和写入数据,能够使用BufferedReader,BufferedWriter文件创建输出、输入对象。
暂时未有相关云产品技术能力~
从事安全监测设备研发、岩土力学计算、地质体变形与破坏模拟
不同的数据必须转换为相应的信号才能进行传输:模拟数据一般采用模拟信号(Analog Signal),例如用一系列连续变化的电磁波(如无线电与电视广播中的电磁波),或电压信号(如电话传输中的音频电压信号)来表示;数字数据则采用数字信号(Digital Signal),例如用一系列断续变化的电压脉冲(如我们可用恒定的正电压表示二进制数1,用恒定的负电压表示二进制数0),或光脉冲来表示。 当模拟信号采用连续变化的电磁波来表示时,电磁波本身既是信号载体,同时作为传输介质;
VMHolder 是为 VMxxx 系列贴片封装模块设计的测试工装(测试座)。 标准 USB Type-C 供电、通讯功能,提供旋钮可调电压的传感器供电 VSEN。 简捷可靠的弹针+翻盖式磁铁锁定结构,操作简单、触点可靠、体积小巧,非常适合 VM 模块的频繁拆装测试、质量检测。
DFP 是什么? 稳控科技编写的一套数据转发规则, 取自“自由转发协议 FFP(Free Forward Protocol)” ,或者 DFP(DoubleF Protocol), DF 也可以理解为 Datas Forward(数据转发)的缩写。DF 协议是与硬件接口无关的数据链路层协议,规定了数据流如何在不同设备之间、不同接口之间的传输方向。 DF 协议一般用于延长数字接口的传输距离(数据中继),它与硬件接口类型无关,可以基于 UART、 LoRA、TCP 等异步数据传输介质。
CB103ZE是专门为高校及科研单位研发、产品定型而生产的一款高集成度核心应用板,该板卡使用STM32F103XX为核心芯片,并针对核心芯片的不足,在FMSC总线上扩展了RAM及ROM,引出原芯片所有管脚,管脚布局合理,可方便的进行基于ARM操作系统的设备研发。
公式中使用大写的 V 表示监测设备发送到平台上的原始值,如果公式设置为V/10 则表示当管理平台收到设备发来的数据时将原始数值除以 10 再进行保存,这样我们在数据检索时就会看到计算完成后的数值。所以, 公式的内容到底应该怎么写,完全取决于设备发来的原始数据含义是什么,以及我们希望平台进行什么样的计算之后再存储,以便我们检索数据时看到的是计算完成的结果值。
DFP 是什么? 稳控科技编写的一套数据转发规则, 取自“自由转发协议 FFP(Free Forward Protocol)” ,或者 DFP(DoubleF Protocol), DF 也可以理解为 Datas Forward(数据转发)的缩写。DF 协议是与硬件接口无关的数据链路层协议,规定了数据流如何在不同设备之间、不同接口之间的传输方向。 DF 协议一般用于延长数字接口的传输距离(数据中继),它与硬件接口类型无关,可以基于 UART、 LoRA、TCP 等异步数据传输介质。
此功能可实现:设备数据停止发送故障预警、设备电压低降雨、温度异常、监测点数值预警。在使用此功能前必须先完成对应监测点的布设工作。 自动预警支持短信预警和邮件预警两种预警方式,由于短信和邮件均会受到第三方的监管,所以这两种预警方式均存在被拦截的可能性,请在使用时悉知。
WMWS 是 BS 架构开发,服务器上运行有数据接收与管理软件,前台为网站形式,可以使用任意的网页浏览器进行登录访问,包括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
模块开始一次测量时,从 UART 接口主动发送 XOFF 信号( 0x13), 表示模块开始忙于测量数据, 当测量完成时主动发送 XON 信号( 0x11), 表示模块本次测量完成,正处于空闲状态。在开启模块的软件握手功能后, 若需要向模块发送指令,建议 UART 的通讯流程为: 首先等待模块返回 XON 信号( 0x11),当收到 XON 信号或等待超时后立即向模块发送指令。
便携式手持设备面板的设计与其他工业设备的主要区别在于具有便携性和可操作性。通过人机进行操作能够对手握区域、外部接口区域、显示和操作区域进行接触,同时,手持检测设备的外观设计还要能够与人体结构相契合,达到手持的舒适度等。
本章主要内容为 VM 模块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工作参数、实时数据解释说明。 模块出厂时的默认参数值能够满足大部分振弦传感器的数据读取, 无特殊情况不需要修改参数。若需要修改某些参数时, 务必详细阅读本章内容以便参数含义。 错误的参数值可能导致模块无法正常工作,必要时请使用参数复位功能将参数恢复为出厂值。
无论是向模块发送指令还是接收模块返回的答应数据,均应严格进行数据校验。 极少情况下,模块返回的应答数据会存在错误,通过数据帧的校验码验证可避免读取到错误的数据。
SLU闸门监测预警系统以各类传感器为数据源,自动进行数据采集、业务逻辑运算,使用数据库为数据载体,完成海量、快速数据存储及快速检索,可完成闸前水位、尾水水位、入出库、发电机负荷、总流量、降雨量等关键信息监测以及闸门反向控制、远程报警等功能,适用于机组工作闸门、泄洪闸门、冲沙洞闸门,以及水利、航运、供排水系统的节制闸、船闸等各种闸门的自动化控制与远方调度。
OCMS ( Offline Cloud Monitoring System)是利用人们熟知的稳定可靠的第三方电子邮件、FTP 服务商提供的数据永久存储服务作为中间环节,监测设备向服务器发送数据,监测软件从服务器获取数据的以非实时在线的方式工作的无线监测预警系统。 具有数据可靠、部署快捷、操作简单、无需在线等主要优势和特点。
GEO久岩系列振弦式应变计是多年来的实践而设计出的振弦式弹性梁结构的产品(已获国家专利),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把波纹管作为弹性元件的测量方法,并具有抗高压,抗径向力,二次密封,零点稳定,全不锈钢外壳等特点。适用于长期埋设在混凝土结构的梁、柱、桩基、军便梁、支撑、挡土墙、水工建筑物、衬砌、墩与底脚及其岩中,监测其应力与应变,并可同步测量埋设点的温度,也可选择热敏电阻作为测温元件。加装配套附件可组成多向应变组,无应力计,钢板计,岩基变位计,表面应变计等。
GMOD(General Multiple monitoring program On Database server System)通用型多项目安全监测数据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GMOD管理系统)是基于计算机、数据库、安全监测等技术的全自动监测数据管理、数据服务、监测预警软件系统,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城市安全、水库大坝、水文地质、大气环境、工程建设、矿山开采等相关领域。
无线采集仪支持远程无线修改设备参数功能,可通过短信指令、 FTP 文件、 TCP 在线指令三种途径实现。 参数修改指令需要参数地址值,参数地址可由配置工具 SETP 获取,方法是点击工具界面中的任意一个参数的【读取】按钮,点击后,在界面左侧的指令发送文本框内会出现形如“ $GETP=AAA#”的指令码,其中的 AAA就是此参数的地址值。
默认情况下 VMXXX 模块总是以从机身份与主机完成数据交互, 在这种主从结构中, VMXXX 从不主动上传数据, 可通过修改自动上传寄存器( ATSD_SEL)来实现模块主动输出测量数据功能,ATSD_SEL 寄存器的每 1 位对应了一种数据类型
采集仪对振弦传感器激励:也称为“激振”,是振弦类传感器频率数据获取的必须过程,仅当传感器收 到合适的激励信号后才能产生自振,而仅当振弦传感器产生自振后才能输出频率信号,进一步的,读数电路会检测并读取振弦传感器的自振信号,才能通过计算得到 振动频率值。
IIC 通讯协议本身即是基于设备地址和寄存器的物理层通讯协议, VMXXX 使用 IIC 接口对传感器的访问,请遵循前述硬件接口时序及协议说明即可。
分体式测斜探头采用高端 MEMS 技术的双轴高精度倾角仪,主要用于坝体、边坡、路基、基坑、岩体滑坡及大型建筑倾斜、土体内部水平位移变形测量。该仪器可重复使用,并可方便地实现倾斜测量的自动化监测。产品安装方便、使用简单、抗外界电磁干扰、承受振动冲击能力强,是军工装备、工业自动化、测量测绘等行业倾角测量的最佳选择。
在所有的应用场合,通常要在土体的钻孔内安装测斜管。测斜管有四个槽口(图 1.2),以配合测斜仪探头的滑轮(图 1.1),探头通过电缆连接至数据仪,通过测量测斜管的竖直倾斜,来探测由于地层移动引起的倾斜、成孔质量、。测斜仪探头有两组小滑轮,距离相隔 0.5m,以 0.5m 为单位进行每一段的角度测量,通过每一段的倾斜角度可计算出每一段的水平偏移量,对所有测段相对水平偏移量进行积分即可得到钻孔内任意一点相对于参照点(孔底或孔顶)的水平位移量。
AABB 通讯协议是一种非标准自定义协议, 相较于 MODBUS 通讯协议,结构更简单,指令生成方法更容易,便于进行快速测试。 AABB 通讯协议支持单寄存器读写两种指令。
电源灯状态: 当设备接通蓄电池或 DC12V 直流电源后,观察采集仪面板上的“RUN”指示灯,采集仪才通电时“RUN”指示灯会较高频率快闪一次,然后每隔 5S 的时间短闪一次,说明采集仪上电正常,正在待机模式。当设备接通太阳能电池板连接线时, 如果太阳能电池板有电, 观察采集仪面板上的“CHG”指示灯,指示灯常亮说明太阳能电板正在给蓄电池充电。注意:必须先连接蓄电池电源后,才可以连接太阳能充电器。
VH03 使用标准的 USB Type-C 接口完成设备充电和通讯,使用普通的手机线即可。充电:仅当设备使用锂电池供电时方可充电。使用不可充电电池时, Type-C 接口的
UART 接口支持标准的工业 MODBUS 通讯协议( 03、 04、 06、 16 指令码)和自定义的简单 AABB协议以及$字符串指令集。 前两种协议均支持基于模块地址和总线连接的一主多从应用结构, 在总线中, VMXXX 模块始终作为从机使用( 被动等待指令, 不主动上传数据,但“ 自动上传数据”和“ 软件握手” 除外, 详见后续对应章节说明)。 建议使用专用的 VMTool 工具进行寄存器指令的生成和测试,关于 VMTool 的基本用法,请详见“ 第四章:参数配置工具的使用” 。根据下述通讯协议规则,读写寄存器。在使用 MODBUS 或 AABB 通讯协议时, 请确认模块的软件握手参数
温度传感器接口端子用 TEMP 标识,对于 VTN设备, TEMP 用于连接振弦传感器线圈,对于其它型号,TEMP 用于连接振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线,当为非 VTN432 型号时此端子即可连接数字式温度传感器 18B20 也可连接热敏电阻 NTC。
DFP 是什么? 稳控科技编写的一套数据转发规则, 取自“自由转发协议 FFP(Free Forward Protocol)” ,或者 DFP(DoubleF Protocol), DF 也可以理解为 Datas Forward(数据转发)的缩写。DF 协议是与硬件接口无关的数据链路层协议,规定了数据流如何在不同设备之间、不同接口之间的传输方向。
通过按键操作,可使数码管显示不同类别的实时数据和运行参数,数据名称数码管显示3 位符号,第一位为字母,表示当前正在查看的数据类别,后面两位用数字表示正在查看数据的编号。数据类别用字母表示,F 表示频率类别,T(小写 t)表示温度类别,P 表示系统参数类别。
通讯协议是上位机通过 VMXXX 模块支持的数字接口完成信息交互的数据格式、 传输步骤、通讯速率等的一系列预先约定。 上位机必须按照本章描述的通讯协议规则来完成与 VMXXX 的数据交互工作。
以下几种情况(或操作)可使模块产生复位动作,重新启动。 ( 1) 在模块正常工作期间,向寄存器 SYS_FUN 发送软复位指令 0x01; ( 2) 内核电压过低或受到强电磁干扰; ( 3) 未知的非法参数设置,导致的工作异常;
VSVS-Box无线采集仪设备支持在 RS485 接口外接数字传感器, 可以进行单类型、多类型数字传感器接入。
VS 设备内置了蓝牙通讯功能,制式为 ISM Band V5.1BLE。可以使用 VS 设备支持的通讯协议经由蓝牙接口完成设备访问(参数读取、设置,实时数据获取等)。 配对码为 0000 或者 1234。
振弦传感器采集读数模块:专指针对振弦传感器的特性而设计的传感器激励、读数模块。具有集成度高、 功能模块化、数字接口的一系列特性, 能完成振弦传感器的激励、 信号检测、数据处理、 质量评估等专用针对性功能, 进行传感器频率和温度物理量模数转换,进而通过数字接口实现数据交互。 振弦传感器读数模块是振弦传感器与数字化、 信息化之间的核心转换单元。
参数配置工具 SETP 是专门为 VS 系列多通道振弦采发仪开发的软件程序,可完成设备内部所有参数的读取和修改工作,也可当做简单的通道数据读取工具来使用。
1.不能开机 检查电池是否有电,检查电池安装极性是否正确。
发个方便测试I2C、SPI、1Wire接口的工具模块 总的思路是通过USB或者UART接口发送一些协议字符串,由模块转换成上面几种接口的硬件时序电信号,实现与这几种接口芯片、设备的快速测试。 首先声明一下,大家都是搞硬件开发的,这几种接口当然是很简单的事,但有些时候对于一个新的设备或者芯片的测试,有个现成的工具当然更顺手,节省时间,也更可靠嘛。
VH501TC 提供多种振弦传感器激励方法,以最大限度兼容所有厂家和型号的振弦传感器。 振弦传感器激励方法参数位于实时数据窗口右侧,共有 5 种方法可选,分别用MODTH0~MODTH4 表示。
在实时数据显示窗口, 长按【存储】按键即可保存当前显示的传感数据,当听到蜂鸣器提示后表示存储完成,同时屏幕底部的已保存数量值自动加 1。 VH501TC 支持对传感器进行编号的功能,以便在导出数据时区分出某条数据对应哪个传感器。传感器编号需要在保存数据操作前设置,具体方法为:短按【电源/上一个】或者【存储/下一个】按键,屏幕底部数据存储指示区域会显示传感器编号。在数据保存前,还应确认屏幕显示的实时日期、时间是否正确,数据保存时会将时间信息、传感器编号以及屏幕显示的频率、频模、温度、信号质量、电压、电流一并保存为一条数据。 若外接了 U 盘,保存数据操作会自动将本条数据进行同步存储。
VM 系列模块提供全双工串行 TTL 电平的 UART 接口以及基于 TTL 扩展的 RS232 或 RS485 接口,默认端口设置为“ 9600,N,8,1” , 并支持由软件修改为 9600~460800bps 通讯速率。
DSensor 专门研发的包含有传感器型号和计算参数的一体化传感器,可实时获取传感器型号、类型、量程、初始频率、计算参数等信息,当读数仪检测到电子标签传感器接入时,界面自动切换,显示传感器的基本信息和计算结果,计算结果以物理量形式显示。红黑线连接振弦线圈,黄色连接电子标签正极,蓝色连接电子标签负极。
在关机状态,长按【电源】 按键,屏幕显示开机画面, 当听到蜂鸣器提示音后即可松开按键,设备自动完成参数加载和系统自检进入工作首页。
振弦采集模块在最新固件增加的电子标签,就是智能振弦传感器识别模块,有了这个电子标签,所有的振弦采集仪都直接可以读取智能振弦传感器的所有信息(传感器型号、量程、K值、编号等,如厂商 品牌: 型号: 类别:应变计 量程:0.000-1500.000uE 编号:206012 线长:2M 线圈:1 初始频率:2102Hz 传感器实时数据:信号幅值00%信号质值00% 数值-18.19uE物理量直接算出, 频率2092.1 频模4376.93 实时 温度 25.2'C 等),再也不用担心传感器上面的纸质标签丢失损毁等,再多的传感器,直接就可以读取出来。用上了就再也回不去了,实在是太方便了。
传感器接口 传感器接口须使用设备专门配备的测线,一端为 DB9 或者航空插头,另一端为用颜色区分的多个鳄鱼夹,线(鳄鱼夹)颜色和功能定义详见前述“设备组成和接口定义” 。
屏幕完成传感实时数据、信号质量、运行状态、参数设置、历史数据等信息显示。VH501TC 有两个主显示窗口,分别为实时数据窗口和历史数据窗口,见下图。 实时数据窗口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顶部的标题栏,左侧的主测数据显示区和右侧、底部的参数状态区。历史数据窗口以表格形式显示了已保存的数据。窗口切换以及窗口内图标、文字的说明,在后续章节还会详细介绍。
稳控科技编写的一套数据转发规则, 取自“自由转发协议 FFP(Free Forward Protocol)” ,或者 DFP(DoubleF Protocol), DF 也可以理解为 Datas Forward(数据转发)的缩写。DF 协议是与硬件接口无关的数据链路层协议,规定了数据流如何在不同设备之间、不同接口之间的传输方向。 DF 协议一般用于延长数字接口的传输距离(数据中继),它与硬件接口类型无关,可以基于 UART、 LoRA、TCP 等异步数据传输介质。
采集仪对振弦传感器激励:也称为“激振”,是振弦类传感器频率数据获取的必须过程,仅当传感器收 到合适的激励信号后才能产生自振,而仅当振弦传感器产生自振后才能输出频率信号,进一步的,读数电路会检测并读取振弦传感器的自振信号,才能通过计算得到 振动频率值。振弦传感器的激励信号(能够使传感器产生自振的外部信号)一般分 为两类,一类为高压短促脉冲,一类为特定频率的多组连续低压脉冲信号。
4线制电子标签传感器 DSensor DSensor 专门研发的包含有传感器型号和计算参数的一体化传感器,可实时获取传感器型号、类型、量程、初始频率、计算参数等信息,当读数仪检测到电子标签传感器接入时,界面自动切换,显示传感器的基本信息和计算结果,计算结果以物理量形式显示。 红黑线连接振弦线圈,黄色连接电子标签正极,蓝色连接电子标签负极。
最新固件增加的电子标签,就是智能振弦传感器识别模块,有了这个电子标签模块,所有的振弦采集仪都直接可以读取传感器的所有信息(传感器型号、量程、K值、编号等,如厂商 品牌: 型号: 类别:应变计 量程:0.000-1500.000uE 编号:206012 线长:2M 线圈:1 初始频率:2102Hz 传感器实时数据:信号幅值00%信号质值00% 数值-18.19uE物理量直接算出, 频率2092.1 频模4376.93 实时 温度 25.2'C 等),再也不用担心传感器上面的纸质标签丢失损毁等,再多的传感器,直接就可以读取出来编码分类。用上了就再也回不去了,实在是太方便了。
传感器接口上有两排8组接口,最高支持32通道传感器连接。 连接振弦传感器:以其中一组为例,1 V+ 振弦线圈正极,2 V-振弦线圈负极,3 T+振弦温度正极,4 T-振弦温度负极(传感器厂家振弦温度一般不分正负,但建议区分正负极连接更好)5 连接大地。 当设备型号振弦传感器接入数量大于 16 时, T+和 T-用于连接振弦线圈(不再用于测量温度)。
发表了文章
2024-08-09
发表了文章
2024-08-09
发表了文章
2024-08-09
发表了文章
2024-08-02
发表了文章
2024-08-02
发表了文章
2024-08-01
发表了文章
2024-08-01
发表了文章
2024-08-01
发表了文章
2024-07-31
发表了文章
2024-07-31
发表了文章
2024-07-31
发表了文章
2024-07-30
发表了文章
2024-07-30
发表了文章
2024-07-30
发表了文章
2024-07-26
发表了文章
2024-07-26
发表了文章
2024-07-26
发表了文章
2024-07-19
发表了文章
2024-07-19
发表了文章
2024-07-19
回答了问题
2024-06-25
回答了问题
2024-04-11
回答了问题
2024-04-11
回答了问题
2024-04-11
回答了问题
2024-04-11
回答了问题
2024-04-10
提交了问题
2024-03-26
回答了问题
2024-01-24
回答了问题
2024-01-16
回答了问题
2024-01-16
回答了问题
2023-09-12
回答了问题
2023-08-21
回答了问题
2023-08-21
回答了问题
2023-02-13
回答了问题
2023-02-08
回答了问题
2023-02-02
回答了问题
2023-01-29
回答了问题
2022-11-23
回答了问题
2022-10-12
回答了问题
202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