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未有相关云产品技术能力~
暂无个人介绍
SOFAJRaft已开源
在巍峨的数据库大厦体系中,查询优化器和事务体系是两堵重要的承重墙,二者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整个数据库体系结构设计中大量的数据结构、机制和特性都是围绕着二者搭建起来的。他们一个负责如何更快的查询到数据,更有效的组织起底层数据体系;一个负责安全、稳定、持久的存储数据,为用户的读写并发提供逻辑实现。我们今天探索的主题是事务体系,然而事务体系太过庞大,我们需要分成若干次的内容。本文就针对PolarDB事务体系中的原子性进行剖析。
《Java开发手册》中强调,线程资源必须通过线程池提供,而创建线程池必须使用ThreadPoolExecutor。手册主要强调利用线程池避免两个问题,一是线程过渡切换,二是避免请求过多时造成OOM。但是如果参数配置错误,还是会引发上面的两个问题。所以本节我们主要是讨论ThreadPoolExecutor的一些技术细节,并且给出几个常用的最佳实践建议。
经过几十年发展,嵌入式技术已经用在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是嵌入式始终都带有小众,专业性强的属性,让很多非嵌入式领域的同学望而却步。近十几年的发展,物联网覆盖了越来越多领域,包括了家居,商业,工业,农业等领域,不仅吸引了原来嵌入式领域的同学,同时吸引了非常多非嵌入式领域的同学进入物联网领域。
随着云时代的到来,数据库也开始拥抱云数据库时代,各类数据库系统在各内外云平台百花齐放,有开源的MySQL、PostgreSQL、MongoDB,传统数据库厂商的SQLServer、Oracle,云厂商自研的Aurora、Redshift、PolarDB、AnalyticDB、AzureSQL等。
开发技术的发展,从第一次提出“函数/子程序”,实现代码级重用;到面向对象的“类”,重用数据结构与算法;再到“动态链接库”、“控件”等重用模块;到如今流行的云计算、微服务可重用整个系统。技术发展虽然日新月异,但本质都是重用,只是粒度不同。所以写代码的动机都应是把重复的工作变成可重用的方案,其中重复的工作包括业务上重复的场景、技术上重复的代码等。合格的系统可以简化当下重复的工作;优秀的系统还能预见未来重复的工作。
阿里云开发者大会七大看点
Ganos空天数据库引擎是李飞飞带领的达摩院数据库与存储实验室研发的新一代位置智能引擎,采用了平台即服务、多模融合、计算下推和云原生全新处理架构,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泛互联网客户提供移动对象、空间/时空、遥感多模态数据混合存储、查询与分析服务,解决空天大数据使用流程复杂、使用门槛高、应用效率低等问题,主要应用于城市管理、交通物流、自然资源、航空航天、物联信息等领域。
阿里云开发者大会5月29日要在北京开幕啦!
2021年5月20日,据国际事务处理性能委员会(TPC,Transaction Processing Performance Council)官网披露,蚂蚁集团自主研发的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OceanBase在数据分析型基准测试(TPC-H)中,以1526万QphH的性能总分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同时,OceanBase也成为唯一在事务处理和数据分析两个领域测试中都获得过世界第一的中国自研数据库。
互联网工程的高速发展,分布式、微服务、容器化架构的流行,互联网已全面进入云原生时代。构建系统的方式由最初的单体大应用演变为分布式架构,一台服务器可能仅存几小时甚至几分钟,这种复杂性大大增加了把系统运行状态可视化的难度。
希望本文可以帮助到大家,可以用一种优雅方式接入参数校验,保护系统解放自身,从你我做起!
尽管可以通过稳定性体系建设,来避免出现生产系统故障。但是仍然无法彻底避免一点风险都不会产生,当稳定性风险产生后,怎么快速协调组织,缩短故障时长,科学的流程呢?
在一个DDD架构设计中,领域层的设计合理性会直接影响整个架构的代码结构以及应用层、基础设施层的设计。但是领域层设计又是有挑战的任务,特别是在一个业务逻辑相对复杂应用中,每一个业务规则是应该放在Entity、ValueObject 还是 DomainService是值得用心思考的,既要避免未来的扩展性差,又要确保不会过度设计导致复杂性。今天我用一个相对轻松易懂的领域做一个案例演示,但在实际业务应用中,无论是交易、营销还是互动,都可以用类似的逻辑来实现。
规划不只是高层的事。学会做规划,不仅可以让目标更聚焦,还能让我们清晰地知道今后要做什么、如何去做。在本篇文章中,提到了规划的2种思维模式,和作者自己在规划中用到的4个规划方法,希望让开始做规划的你显得不那么迷茫。
随着 IoT 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设备产生的数据呈爆炸式增长,数据的总量(Volume)、数据类型越来越多(Variety)、访问速度要求越来越快(Velocity)、对数据价值(Value)的挖掘越来越重视。物联网产生的数据通常都具备时间序列特征,时序数据库是当前针对物联网 IoT、工业互联网 IIoT、应用性能监控 APM 场景等垂直领域定制的数据库解决方案,本文主要分析物联网场景海量时序数据存储与处理的关键技术挑战及解决方案。
立足于“如何来编写单元测试用例”,让大家“有章可循”,快速编写出单元测试用例。
技术类文章最需要的是扎实的经验累积、深度思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些技巧,希望能够锦上添花。
随着数据规模的不断扩大,用户SQL的执行时间越来越长,这不仅对数据库的优化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对数据库的执行模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将介绍基于代价进行并行优化、并行执行的云数据库的并行查询引擎的关键问题和核心技术。
在日常工作中我观察到,面对老系统重构和迁移场景,有大量代码属于流水账代码,通常能看到开发在对外的API接口里直接写业务逻辑代码,或者在一个服务里大量的堆接口,导致业务逻辑实际无法收敛,接口复用性比较差。所以本文主要想系统性的解释一下如何通过DDD的重构,将原有的流水账代码改造为逻辑清晰、职责分明的模块。
由于去年年中晋升,工作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时又因为TL是服务端同学,团队组成包含多种技术栈,FY21对于业务思考有了较大提升,而在前端技术的探索上也会与其他技术域有更多交叉。
淘宝特价版是集团内应用Flutter技术场景比较多,且用户量一亿人以上的应用了。目前我们首页、详情、店铺、我的,看看短视频,及评价,设置等二级页面都在用Flutter技术搭建。一旦Flutter有性能瓶颈,重度使用Flutter研发的我们该如何做到性能优化?
当表数据超过一定量级,就需要通过分表来解决单表的性能瓶颈问题;当数据库负载超过一定水平线,就需要通过分库来解决单库的连接数、性能负载的瓶颈问题。本文将阐述在不同情况下,让不同数量级表,在同一个业务ID的事务操作路由到同一分库中的方案,省去解决垮库事务的烦恼。
自动化构建和CI/CD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可以理解为,自动化构建是温饱问题,解决了温饱就会有更多的提高生产力的诉求,也就是对应的CI平台,CI/CD本篇文章不做扩展。
1. Arthas有什么功能,怎么用,请看:Arthas使用手册 2. Arthas命令比较复杂,一个帮助生成命令的IDEA插件:arthas idea plugin 使用文档 3. 基于Arthas实现的简单好用的热部署插件:ArthasHotSwap
订单状态流转是交易系统的最为核心的工作,订单系统往往都会存在状态多、链路长、逻辑复杂的特点,还存在多场景、多类型、多业务维度等业务特性。在保证订单状态流转稳定性的前提下、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在快速变化、充满不确定的时代大背景下,拥抱变化成为常态。该如何应对、如何破局? 通过读书持续学习、持续精进,可能是其中成本最低、最高效的一种方式。
Hybrid Transaction Analytical Processing(HTAP) 是著名信息技术咨询与分析公司Gartner在2014年提出的一个新的数据库系统定义,特指一类兼具OLTP能力(事务能力)和OLAP能力(分析能力)的数据库系统。在传统场景中,承担OLTP任务和OLAP任务的数据库是两个不同的系统。
阿里巴巴历时 3 年自研开发的 Web 渲染引擎北海(英文名:Kraken)正式开源,致力打造易扩展,跨平台,高性能的渲染引擎,并已在优酷、大麦、天猫等业务场景中使用。
代码评审中同样存在着“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语言无力时,直接上代码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代码评审中的代码协同。
首次上线应用,面对业务框架搭建你是否曾感到无从下手?维护线上应用,面对大量历史包袱你是否正避坑不及深陷泥潭?为何同样是业务应用,不同人的设计风格千差万别?为何最初的设计经过多个迭代后总是面目全非?新人来到团队,怎样才能快速了解业务,不被大量技术细节折磨?如果你也有这些困扰,希望本文能提供些许帮助。
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场景,老板交给了你一件事,这件事是一件横向的,需要其他人参与,时间跨度可能会比较长的。遇到这样的事,很多人上来就埋头苦干,浑浑噩噩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尤其作为一个一线的小兵,不带人,这个时候,你需要一些成事的方法来加持。
序列化与反序列化是我们日常数据持久化和网络传输中经常使用的技术,但是目前各种序列化框架让人眼花缭乱,不清楚什么场景到底采用哪种序列化框架。本文会将业界开源的序列化框架进行对比测试,分别从通用性、易用性、可扩展性、性能和数据类型与Java语法支持五方面给出对比测试。
什么是低代码/无代码开发?业界对于低代码/无代码开发是否存在其他不同的理解?低代码开发和无代码开发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设计模式是开发同学经常聊到的话题,也经常被用到实际的开发项目中,熟练的人可以做到信手拈来,不熟悉的人陷入苦思冥想中。笔者认为,不仅仅要掌握设计模式的用法,更要洞察设计模式的底层逻辑,只有那样,才能做到遇到实际的问题可以使用合适的设计模式去解决。
好代码,给人第一个印象的感觉,就像一篇好文章一样,读起来朗朗上口。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风格体裁,不同的代码也有不同的编程风格要求。Python有严格的缩进,像诗歌一样工整对仗;C语言面向过程像散文一样形散神聚,意境深邃;Java语言面向对象又像是写小说一样,能勾勒出一个一个人物形象。但是无论哪一种文章体裁,他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都非常重要,只有文章是可读的可理解的,才会吸引更多的读者去读它,让他流传下去,代码也一样,它的可维护性和可读性也非常重要,保证代码可用性,提高代码的简洁程度和可维护程度,才能让我们的代码在计算机上跑的更远,更久。
按照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使用场景,Nacos 被分成了两块功能:服务注册发现(Naming)和配置中心(Config)。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介绍了 Nacos 配置中心的实现原理,今天这篇文章所介绍的内容则是与 Nacos 服务注册发现功能相关,来聊一聊 Nacos 的服务模型。
Y组合子是Lambda演算的一部分,也是函数式编程的理论基础。它是一种方法/技巧,在没有赋值语句的前提下定义递归的匿名函数,即仅仅通过Lambda表达式这个最基本的“原子”实现循环/迭代。本文将用10种不同的编程语言实现Y组合子,以及Y版的递归阶乘函数。
最近在做数据库相关的事情,碰到了很多TCP相关的问题,新的场景新的挑战,有很多之前并没有掌握透彻的点,大大开了一把眼界,选了几个案例分享一下。
其我本身并不喜欢写字,之前写的几篇文章,涉及的话题自带流量,所以阅读量多了一些,谈不上有多擅长。不过我还是分享一下我自己写文章时用到的一些小技巧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文介绍数据仓库产品作为企业中数据存储和管理的基础设施,在通过分层存储技术来降低企业存储成本时的关键问题和核心技术。
今年3月,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2021年度最具潜力的112位全球青年领袖(Young Global Leaders)。来自蚂蚁集团的可信原生技术部负责人何征宇入选了该名单,成为中国互联网工业界代表之一。
为什么在人多的时候,我的速率会降低,时延会增加呢?
过去的一年,借着《如何画好一张架构图?》、《2020总结(个人篇):关于个人成长的再认知》以及《2020 总结(团队篇):招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必胜》这三篇文章的热度,成为了2020的年度优秀作者,我个人习惯于回看自己「如何做到的」,所以借着这篇文章也回看一下自己在写文章过程中的一些成长,也希望能够对大家有一些启发。
Flutter 有很多优点,特别是对于开发者来说,跨平台多端支持,丰富的 UI 组件库和交互效果,声明式 UI,React 的更新方式,Hot-reload 提高开发效率等等。虽然它在渲染性能上有不少缺陷,但是某种程度上,某些缺陷也是为了实现更高层次的设计目标而不得不承受的结果。
本文主要介绍什么是关联子查询以及如何将关联子查询改写为普通语义的sql查询。
最近我发现一些同学的分享越来越趋于“念稿”式。我一边看着分享的同学在上面念稿,另一边看着几十号人在下面看电脑看手机,我心里就特别着急。恨不得我自己上去讲,也恨不得没收了大家的电脑手机。但这种粗暴的方法肯定是不解决问题的,核心问题还是大家不善于分享。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分享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巧妙的设计思想非常有借鉴价值,可谓是最佳实践。然而,大多数有关Java Map原理的科普类文章都是专注于“点”,并没有连成“线”,甚至形成“网状结构”。因此,本文基于个人理解,对所阅读的部分源码进行了分类与总结,归纳出Map中的几个核心特性。
本片文章主要介绍了AST以及它的工作模式,同时体验利用 AST 所达成的惊艳能力。
成员变更是一致性系统实现绕不开的难题,对于提升运维能力以及服务可用性都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从Raft成员变更理论出发,介绍了Raft成员变更和单步成员变更的问题,其中包括Raft著名的Bug。 对于Raft成员变更的工程实现上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给出了一些工程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