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未有相关云产品技术能力~
阿里中间件(Aliware)官方账号
前言 CNCF 与 Cloud Native 这两个技术词汇最近频频走进了程序员的视野,一切和他能搭上边的软件意味着标准、开放、时尚,也更能俘获技术哥哥们的心;这篇文章不想去带大家重温这个词汇后面的软件体系,笔者觉得单凭用到了这些开源软件,不等于我们自己的软件就已经是 Cloud Native,在使用哑铃和成为肌肉男之间还隔着科学使用和自律锻炼两道工序;在此,笔者想根跟大家聊聊让我们的应用真正变得 Cloud Native 时的理论依据:微服务的十二要素。
消息队列MQ推出新用户体验尝鲜包: 赠送增2000万次 API 请求次数 150次Topic规格,有效时长达6个月 限时特惠6.8折(降价前270元) -> 特惠入口
阿里云分布式应用服务EDAS 最近发布了支持原生Dubbo和Spring Cloud应用功能的新版本,此功能是以非侵入方式支持的,且几乎不需要修改任何代码。在此我们体验了一下如何在EDAS上部署原生Dubbo和Spring Cloud应用。
前言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 如何将一个本地的 Java 应用程序直接部署到阿里云 ECS ,有不少读者反馈,如果目前已经在使用阿里云容器服务 Kubernetes 了,那该如何配合这个插件部署应用呢?在本文中,我们来介绍 部署应用程序到阿里云容器服务 Kubernetes 。
首先Spring Cloud 是基于 Spring 来扩展的,Spring 本身就提供当创建一个Bean时可从Environment 中将一些属性值通过@Value的形式注入到业务代码中的能力。那Spring Cloud Config 要解决的问题就是: 1. 如何将配置加载到 Environment 。
实时业务校验平台作为阿里集团老牌的业务审计系统,覆盖了集团绝大部分的业务对账场景,在线上问题及时发现以及减少集团资损上发挥着巨大作用,保障了各个系统的业务稳定性。本文主要介绍实时业务校验平台(以下简称BCP: Business Check Platform)在智能化方面的创新和实践。
最近遇到一些开发者朋友,准备将原有的Java Spring的应用配置迁移到 阿里云应用配置管理 ACM 中。迁移过程中,遇到不少有趣的问题。本文将通过一个简单的样例来还原迁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相关解决思路,以期达到和读者交流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基于微服务架构构建自身核心业务平台后,微服务已获得越来越多技术人员的肯定,同时,微服务也承载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任。但微服务架构的落地给企业的运维团队带来了不少的挑战,原有的运维方式和工具已无法满足微服务架构的需求。
为什么需要架构可视化 随着企业进行微服务架构改造,系统架构复杂度越来越高,架构变化日益频繁,微服务改造后的实际架构模型可能与预期已经产生了巨大差异,架构师或系统运维人员很难准确记忆所有资源实例的构成和交互情况;其次,系统架构在动态演化过程中可能引入了一些不可靠的因素,比如弱依赖变强依赖、局部容量不足、系统耦合过重等,给系统的稳定性带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一、这是个什么样的评测活动? EDAS 于近日发布了重大更新,增强了对主流微服务框架的原生支持,实现SpringCloud & Dubbo用户代码零侵入就能迁移至EDAS,降低开发者的接入门槛,提升体验,打造闭环高效的研发运维体系。
11月22日,广东云栖大会企业级互联网架构专场上,阿里云发布了全新版本的企业级分布式应用服务EDAS。 新版本增强了对主流微服务框架的原生支持,实现SpringCloud & Dubbo用户代码零侵入就能迁移至EDAS,降低开发者的接入门槛,提升体验,打造闭环高效的研发运维体系。
本文作者: 思邪,阿里巴巴中间件技术专家,全程参与2018 双11的技术支撑工作,长期关注RPC及微服务技术领域,擅长系统架构和性能优化。
活动概要: 11月20号~12月01号之间,成功首次接入ARMS (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arms ) 应用监控、 前端监控或自定义监控的用户,赠送《企业IT架构转型之道》精美图书一本。
最近由于项目的缘故,经常会和同学们聊到一个话题,那就是企业如何在应用性能管理(Application Performance Monitoring, 简称APM) 领域的开源和商业化产品中选择合适自己的产品,下面就以该领域为例和大家做一个分享。
一群技术理想主义者,与太平洋另一边的技术高手们正面PK,在这场躲不开的战役中,一起认真一把。
在传统架构中,如果配置信息有变更,通常是登陆服务器手动修改配置来使配置生效。在微服务架构中,应用数和节点数由于微服务化数量激增,导致发布次数增加,配置变更难度加大,通常是将应用配置抽象出来放置在外部的配置中心里,从而实现配置变更的自动化,但这类原生方案会存在依赖严重、发布延时高的问题。
微服务架构下,各类服务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依赖关系。一旦业务出现问题,追查问题源头就好比大海捞针,没有头绪。但业务不等人,此时,在最短的时间内定位问题根源是开发和运维人员对微服务监控产品的核心诉求。 传统的监控产品提供了表格(table)、表单(form)和仪表盘(dashboard)三种展现形式,因其局限性,并无法完整和直观的提供监控详情,以快速定位问题。
优秀的程序员 总会想着 如何把花30分钟才能解决的问题 在5分钟内就解决完 例如在应用上线这件事上 通常的做法是 1. 构建项目 在本地用maven打包 每次需要clean一次,再build一次 2.
先介绍一下故事的5位主人公。 Josh Long 龙之春:Spring 技术布道师,撰写过5部著作,录制过3部畅销的培训视频,是一位开源软件贡献者。 Spencer Gibb:Spring 技术布道师,Spring Cloud核心项目的联合创始人。
近日,阿里巴巴服务发现和配置管理领域开源项目Nacos被列入云原生全景图谱配置管理和服务发现象限,这是继Dragonfly、Dubbo、RocketMQ、OpenMessaging、 PouchContainer和Sentinel后,阿里巴巴又一开源项目被列入该图谱。
近日,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苏州研发中心)和青云QingCloud先后宣布,正式加入Linux基金会旗下OpenMessaging开源标准社区,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开源社区发展,实现低成本甚至无成本的在不同的产品和不同的云平台之间进行消息传递的社区愿景。
本周,Spring Cloud联合创始人Spencer Gibb在Spring官网的博客页面宣布:阿里巴巴开源 Spring Cloud Alibaba,并发布了首个预览版本。随后,Spring Cloud 官方Twitter也发布了此消息。
这是如何提高阿里云上应用的可用性系列文章的第二篇,第一篇传送门。 在单体应用时代,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数据库瓶颈,而微服务之下,一个大应用被拆分成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微服务,数据访问的压力被传导到了服务之间的网络,服务强弱依赖,服务雪崩等各种问题随之而来,那么如何保障服务的可用性以及整个应用的健壮性.
如今,开发并上线一款应用十分方便。因为云计算提供了从最基础的计算资源如服务器网络、数据库服务、中间件PaaS平台到各种应用支撑的云管理服务,同时开源社区的迅猛发展也提供了从数据库、缓存到应用全生命流程中各种必须的组件,所以越来越多的应用开发者可以把精力放在业务创新上。
服务端的性能测试,尤其是业务性能测试,是用来评估性能容量、诊断性能瓶颈和应用错误,或是验证高可用的能力,以此达到降低成本、提升用户体验的目的。但是,当需要有进一步的定位和刨析时,这类性能测试就会显得有点捉襟见肘。
概要 阿里云上最近推出了一款新产品 链路追踪 ,专注于帮助开发者快速分析和诊断分布式应用架构下的性能瓶颈,提高微服务时代下的开发诊断效率。 分布式应用环境下的链路追踪,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在早些时间,阿里云产品 业务实时监控服务 也有类似功能推出。
要码出未来,除了程序员专属的节日福利,还需要实打实的为程序员解决手头的难题。 10月24日,阿里云推出全新开发者服务,发布多款开发工具,包括Alibaba Cloud Toolkit 、链路追踪Tracing Analysis和应用高可用服务AHAS等,旨在帮助开发者们提高开发效率,降低运维复杂性。
Nacos 是阿里巴巴今年7月份开源的项目,如其名, Naming Configuration Service ,专注于服务发现和配置管理领域。本系列文章,将从 5W1H(What、Where、When、Who、Why、How)全面剖析 Nacos,给大家安利一下 Nacos。
随着业务的发展,应用的规模不断的扩大,传统的应用架构无法满足诉求,服务化架构改造势在必行,以 Dubbo 为代表的分布式服务框架成为了服务化改造架构中的基石。随着微服务理念逐渐被大众接受,应用进一步向更细粒度拆分,并且,不同的应用由不同的开发团队独立负责,整个分布式系统变得十分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