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社区 问答 正文

现在关系抽取主要用语法做还是用什么?

结构匹配,去提取,还是用数据集去训练模型去分类?

本问题来自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的【11大垂直技术领域开发者社群】。点击链接欢迎加入感兴趣的技术领域群

展开
收起
珍宝珠 2019-10-16 17:35:09 502 分享 版权
阿里云 AI 助理回答

在决定是直接使用结构匹配进行提取,还是构建数据集来训练模型进行分类时,您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任务需求与数据特性

    • 如果您的图片或数据具有明确的结构特征,且这些特征可以直接通过规则或简单算法识别(例如,固定格式的文档解析),结构匹配可能更为高效和直接。
    • 若数据领域特定,标准数据集如ImageNet-1K无法覆盖您的分类需求,或者您需要高度定制化的分类结果,那么构建专属数据集并训练模型将是更优选择。
  2. 资源与时间成本

    • 结构匹配通常实施较快,对计算资源要求较低,适合快速部署的场景。
    • 训练模型则涉及数据收集、清洗、标注,以及模型训练、调优等多步骤,耗时较长且需一定计算资源,但能获得针对特定任务优化的高性能模型。
  3. 模型泛化能力

    • 预训练模型微调(如cv_vit-base_image-classification_ImageNet-labels模型微调)可以利用预训练知识,提升在新领域的泛化性能,尤其适用于有少量特定领域标签数据的情况。
  4.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 自定义训练模型提供了高度灵活性,随着数据集的丰富和业务需求的变化,模型可以通过持续训练和优化不断进化,适应更多样化的分类任务。

综上所述,如果您的应用场景中数据结构简单、规则明确,且追求快速解决方案,结构匹配可能是合适的方法。而面对复杂、特定领域分类需求,或期望长期迭代优化模型效果时,建议采取构建数据集并训练模型的策略。

有帮助
无帮助
AI 助理回答生成答案可能存在不准确,仅供参考
0 条回答
写回答
取消 提交回答
问答分类:
问答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