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an Code系列之DDD分层参数转换

简介: 从代码中,可以明显看出这是一段处理登陆请求的方法。在大多数项目中,这种代码很常见。它有什么坏味道呢?分层穿透了,LoginRequest类本应该属于入口层,结果穿透到了service层。细细追究,需要明确的问题:1、LoginRequest到底属于哪一层,是resource层,还是service层?2、没有达到DDD防腐层的意义,resource是隔离外部与核心业务的,但却变成了透传。

先看一段简单的代码:

package com.zhuxingsheng.adapter
@PostMapping("/login")
public LoginResponse login(LoginRequest loginRequest) {
    return loginService.login(loginReqeust);
}

从代码中,可以明显看出这是一段处理登陆请求的方法。在大多数项目中,这种代码很常见。

它有什么坏味道呢?

分层穿透了,LoginRequest类本应该属于入口层,结果穿透到了service层。

细细追究,需要明确的问题:

1、LoginRequest到底属于哪一层,是resource层,还是service层?

2、没有达到DDD防腐层的意义,resource是隔离外部与核心业务的,但却变成了透传。

归属哪一层

《再议DDD分层》[1]中,也讨论过。

当前系统是以REST方式对外提供服务,如果后面需要以RPC方式对外提供服务,显然LoginRequest可能不再适用。


image.png

从图中可以看出REST方式是Controller,而如果是thrift方式是TService。controller的LoginRequest参数,会在TService中失效。在实现层面,LoginRequest本质上就是个DTO,传输数据。而且不再像过去原始servlet,传输数据时会有很多原生API类型,现在的框架都进化了,request对象中只有业务属性。

从这个角度讲,request对象是在resource层,并且是与各个实现框架绑定的。

另外,resource层还需要处理request参数的检验与转换。如果直接透传到service层,不仅加重了service的职责,而且对于service层,我们更推荐使用ADT方式,让代码更有业务语义,不使用单纯的技术基础类型。

总结一下整体结构就是这样:

image.png

DDD防腐层

DDD中有限界上下文,而且限界上下文之间需要高度自治、隔离变化,防腐层因运而生。

而这儿的LoginRequest就是两个限界上下文的通信数据,而核心业务层是有对应的业务对象承接数据。

这样有常见的两个问题

1、代码重复

《DDD实战指南》[2]中提出,我们引入CQRS架构中的概念,业务层有对应cmd和query对象。

如LoginRequest到LoginCmd转换,但两个类的内容都一样

package com.zhuxingsheng.adapter.pl
public class LoginCmd {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private String password;
}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参数校验逻辑是不是得写到service里面,不然校验逻辑也要重复了。

当测试代码时,controller的测试与service的测试是一致的,use case是相同的。

怎么应对,还是上文提到的ADT方式,对于service层,不再提倡使用技术层面的基本类型,如username属性包装成Username类,而校验逻辑可以封装在Username中

package com.zhuxingsheng.adapter.pl
public class Username {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public Username(String username) {
        if (username == null) {
            throw   new ValidationException("username不能为空");
        } else if (isValid(username)) {
            throw   new ValidationException("username格式错误");
        }
        this.username = username;
    }
}

这样对于service层的方法业务语义更加显现化。

public void login(Username username,Password password) {
}

对于login方法的测试,use case数量相对基础类型也变少了。

对于复杂对象的转换,可以使用mapstruct,既方便,性能也高效。

2、代码复用

比如创建文章,编辑文章,两者入参差不多,只是创建时没有id,而编辑时有id,从代码复用角度,不想类的膨胀,DTO只创建一个。会出现一个dto会有很多很多的属性。

但从业务语义角度,两个业务行为就不应该共用同一个对象。需要有CreateArticleCmd和EditArticleCmd

而对于request dto的数量,从友好API角度,应该要有两个DTO,但如果是复杂的查询操作,query dto属性数量比command dto更多些。

clean code,这篇主要阐述了分层架构中传输对象与业务对象职责不清问题。

应对策略:

大到一个微服务,小到一个变量,SRP原则无处不在。

DTO属性要明确简单,业务对象要语义清晰显现化。

References

[1] 《再议DDD分层》: https://www.zhuxingsheng.com/blog/further-discussion-on-ddd-layering.html

[2] 《DDD实战指南》: https://www.zhuxingsheng.com/blog/ddd-tactical-practice-guide.html

目录
相关文章
|
21天前
|
测试技术 编译器 vr&ar
CMake深度解析:掌握add_custom_command,精通Makefile生成规则(一)
CMake深度解析:掌握add_custom_command,精通Makefile生成规则
129 1
|
21天前
|
存储 Linux C++
CMake深度解析:掌握add_custom_command,精通Makefile生成规则(二)
CMake深度解析:掌握add_custom_command,精通Makefile生成规则
76 0
|
21天前
|
Unix Linux Shell
CMake深度解析:掌握add_custom_command,精通Makefile生成规则(三)
CMake深度解析:掌握add_custom_command,精通Makefile生成规则
134 1
|
21天前
|
Java 开发者
JDK 21中的记录模式(Record Patterns):简化对象匹配与解构
本文将详细介绍JDK 21中引入的新特性——记录模式(Record Patterns)。记录模式是一种强大的语言特性,它允许开发者在switch表达式中使用简化的语法来匹配和解构记录类型(record types)。本文将解释记录模式的概念、语法、使用场景以及与传统模式匹配的区别,并通过示例代码展示记录模式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
|
12月前
|
运维 前端开发 中间件
Go 项目分层下的最佳 error 处理方式
本文对 Go 项目分层下的最佳 `error` 处理方式进行介绍,并通过使用 github.com/pkg/errors 库中的一些实用函数来提供实现示例。
115 1
Go 项目分层下的最佳 error 处理方式
|
开发框架 Java Spring
关于J2EE代码层级结构的问题思考
关于J2EE代码层级结构的问题思考
47 0
关于J2EE代码层级结构的问题思考
|
Web App开发 XML 缓存
UI5 Source code map机制的细节介绍
UI5 Source code map机制的细节介绍
UI5 Source code map机制的细节介绍
SAP UI5的source code map(源代码映射)机制
SAP UI5库文件里出现的变量和函数,按照先后顺序出现在sap-ui-core-js.map文件里,如下图所示:
100 0
SAP UI5的source code map(源代码映射)机制
|
开发框架 并行计算 .NET
c1xx : warning C4199: C++/CLI、C++/CX 或 OpenMP 不支持两阶段名称查找;请使用 /Zc:twoPhase-
c1xx : warning C4199: C++/CLI、C++/CX 或 OpenMP 不支持两阶段名称查找;请使用 /Zc:twoPhase-
1214 0
Go基础(复杂类型):映射
映射 映射将键映射到值。 映射的零值为 nil 。nil 映射既没有键,也不能添加键。 make 函数会返回给定类型的映射,并将其初始化备用。
81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