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和堆排序

简介: 我们今天讲另外一种特殊的树,“堆”(Heap)。堆这种数据结构的应用场景非常多,最经典的莫过于堆排序了。堆排序是一种原地的、时间复杂度为 的排序算法。前面我们学过快速排序,平均情况下,它的时间复杂度为 。尽管这两种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都是 ,甚至堆排序比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还要稳定,但是,在实际的软件开发中,快速排序的性能要比堆排序好,这是为什么呢?现在,你可能还无法回答,甚至对问题本身还有点疑惑。没关系,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今天的内容。等你学完之后,或许就能回答出来了。如何理解“堆”?

我们今天讲另外一种特殊的树,“堆”(Heap)。堆这种数据结构的应用场景非常多,

最经典的莫过于堆排序了。堆排序是一种原地的、时间复杂度为image.png  的排序算法。


前面我们学过快速排序,平均情况下,它的时间复杂度为 image.png。尽管这两种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都是image.png ,甚至堆排序比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还要稳定,但是,在际的软件开发中,快速排序的性能要比堆排序好,这是为什么呢?


现在,你可能还无法回答,甚至对问题本身还有点疑惑。没关系,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

学习今天的内容。等你学完之后,或许就能回答出来了。如何理解“堆”?


如何理解“堆”?



前面我们提到,堆是一种特殊的树。我们现在就来看看,什么样的树才是堆。我罗列了两点要求,只要满足这两点,它就是一个堆。


  • 堆是一个完全二叉树;


  • 堆中每一个节点的值都必须大于等于(或小于等于)其子树中每个节点的值。


我分别解释一下这两点。


第一点,堆必须是一个完全二叉树。还记得我们之前讲的完全二叉树的定义吗?完全二叉树要求,除了最后一层,其他层的节点个数都是满的,最后一层的节点都靠左排列。


第二点,堆中的每个节点的值必须大于等于(或者小于等于)其子树中每个节点的值。实际上,我们还可以换一种说法,堆中每个节点的值都大于等于(或者小于等于)其左右子节点的值。这两种表述是等价的。


对于每个节点的值都大于等于子树中每个节点值的堆,我们叫做“大顶堆”。对于每个节点的值都小于等于子树中每个节点值的堆,我们叫做“小顶堆”。


如何实现一个堆?


要实现一个堆,我们先要知道,堆都支持哪些操作以及如何存储一个堆。


我之前讲过,完全二叉树比较适合用数组来存储。用数组来存储完全二叉树是非常节省存储空间的。因为我们不需要存储左右子节点的指针,单纯地通过数组的下标,就可以找到一个节点的左右子节点和父节点。


我画了一个用数组存储堆的例子,你可以先看下。


image.png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数组中下标为 i 的节点的左子节点,就是下标为 i∗2 的节点,右子节点就是下标为 i∗2+1 的节点,父节点就是下标为 的节点。


知道了如何存储一个堆,那我们再来看看,堆上的操作有哪些呢?我罗列了几个非常核心的操作,分别是往堆中插入一个元素和删除堆顶元素。(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我下面都是拿大顶堆来讲解)。


1. 往堆中插入一个元素


往堆中插入一个元素后,我们需要继续满足堆的两个特性。


如果我们把新插入的元素放到堆的最后,你可以看我画的这个图,是不是不符合堆的特性了?于是,我们就需要进行调整,让其重新满足堆的特性,这个过程我们起了一个名字,就叫做堆化(heapify)


堆化实际上有两种,从下往上和从上往下。这里我先讲从下往上的堆化方法。


image.png


堆化非常简单,就是顺着节点所在的路径,向上或者向下,对比,然后交换。


我这里画了一张堆化的过程分解图。我们可以让新插入的节点与父节点对比大小。如果不满足子节点小于等于父节点的大小关系,我们就互换两个节点。一直重复这个过程,直到父子节点之间满足刚说的那种大小关系。


image.png


我将上面讲的往堆中插入数据的过程,翻译成了代码,你可以结合着一块看。


public void insert(int data) {
    if (this.count < this.getLength()) {
        this.arr[++this.count] = data;
        int i = this.count;
        while (i / 2 > 0 && arr[i / 2] < arr[i]) {
            // 自下往上堆化
            this.swap(i / 2, i);
            i /= 2;
        }
    }
}


2. 删除堆顶元素


从堆的定义的第二条中,任何节点的值都大于等于(或小于等于)子树节点的值,我们可以发现,堆顶元素存储的就是堆中数据的最大值或者最小值。


假设我们构造的是大顶堆,堆顶元素就是最大的元素。当我们删除堆顶元素之后,就需要把第二大的元素放到堆顶,那第二大元素肯定会出现在左右子节点中。然后我们再迭代地删除第二大节点,以此类推,直到叶子节点被删除。


这里我也画了一个分解图。不过这种方法有点问题,就是最后堆化出来的堆并不满足完全二叉树的特性。


image.png


实际上,我们稍微改变一下思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你看我画的下面这幅图。我们把最后一个节点放到堆顶,然后利用同样的父子节点对比方法。对于不满足父子节点大小关系的,互换两个节点,并且重复进行这个过程,直到父子节点之间满足大小关系为止。这就是从上往下的堆化方法。


因为我们移除的是数组中的最后一个元素,而在堆化的过程中,都是交换操作,不会出现数组中的“空洞”,所以这种方法堆化之后的结果,肯定满足完全二叉树的特性。


image.png


我把上面的删除过程同样也翻译成了代码,贴在这里,你可以结合着看。


public void removeMax() {
    if (this.count > 0) {
        // 最后一位覆盖顶部
        this.arr[1] = this.arr[this.count];
        this.arr[this.count] = null;
        this.count--;
        heapify(1, this.count);
    }
}   
/**
 * 对下标为 i 进行从上到下堆化,范围为到 n
 * 
 * @param i
 *            指定下标
 * @param n
 *            范围
 */
private void heapify(int i, int n) {
    while (true) {
        int maxPosi = i;
        maxPosi = (i * 2 <= n && this.arr[maxPosi] < this.arr[i * 2]) ? i * 2
                : maxPosi;
        maxPosi = (i * 2 + 1 <= n && this.arr[maxPosi] < this.arr[i * 2 + 1]) ? i * 2 + 1
                : maxPosi;
        if (i == maxPosi) {
            break;
        }
        this.swap(maxPosi, i);
        i = maxPosi;
    }
}


我们知道,一个包含 n 个节点的完全二叉树,树的高度不会超过 log2n。堆化的过程是顺着节点所在路径比较交换的,所以堆化的时间复杂度跟树的高度成正比,也就是 O(logn)。插入数据和删除堆顶元素的主要逻辑就是堆化,所以,往堆中插入一个元素和删除堆顶元素的时间复杂度都是 O(logn)。


如何基于堆实现排序?


前面我们讲过好几种排序算法,我们再来回忆一下,有时间复杂度是 O(n2) 的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有时间复杂度是 O(nlogn) 的归并排序、快速排序,还有线性排序。


这里我们借助于堆这种数据结构实现的排序算法,就叫做堆排序。这种排序方法的时间复杂度非常稳定,是 O(nlogn),并且它还是原地排序算法。如此优秀,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们可以把堆排序的过程大致分解成两个大的步骤,建堆和排序。


  1. 建堆


我们首先将数组原地建成一个堆。所谓“原地”就是,不借助另一个数组,就在原数组上操作。建堆的过程,有两种思路。


第一种是借助我们前面讲的,在堆中插入一个元素的思路。尽管数组中包含 n 个数据,但是我们可以假设,起初堆中只包含一个数据,就是下标为 1 的数据。然后,我们调用前面讲的插入操作,将下标从 2 到 n 的数据依次插入到堆中。这样我们就将包含 n 个数据的数组,组织成了堆。


第二种实现思路,跟第一种截然相反,也是我这里要详细讲的。第一种建堆思路的处理过程是从前往后处理数组数据,并且每个数据插入堆中时,都是从下往上堆化。而第二种实现思路,是从后往前处理数组,并且每个数据都是从上往下堆化。

我举了一个例子,并且画了一个第二种实现思路的建堆分解步骤图,你可以看下。因为叶子节点往下堆化只能自己跟自己比较,所以我们直接从最后一个非叶子节点开始,依次堆化就行了。


private void buildHeap(int n) {
    // 每个数据从上到下的堆化
    for (int i = n / 2; i > 0; i--) {
        this.heapify(i, n);
    }
}


  1. 排序


建堆结束之后,数组中的数据已经是按照大顶堆的特性来组织的。数组中的第一个元素就是堆顶,也就是最大的元素。我们把它跟最后一个元素交换,那最大元素就放到了下标为 n 的位置。


这个过程有点类似上面讲的“删除堆顶元素”的操作,当堆顶元素移除之后,我们把下标为 n 的元素放到堆顶,然后再通过堆化的方法,将剩下的 n−1 个元素重新构建成堆。堆化完成之后,我们再取堆顶的元素,放到下标是 n−1 的位置,一直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最后堆中只剩下标为 1 的一个元素,排序工作就完成了。


image.png


堆排序的过程,我也翻译成了代码。结合着代码看,你理解起来应该会更加容易。


public void sort() {
    // i 表示要进行排序的数据个数
    int i = this.count;
    this.buildHeap(i);
    while (i > 1) {
        // 交换位置
        this.swap(1, i);
        i--;
        // 完成堆化 和 顶部元素为最大
        this.heapify(1, i);
    }
}


内容小结


今天我们讲了堆这种数据结构。堆是一种完全二叉树。它最大的特性是:每个节点的值都大于等于(或小于等于)其子树节点的值。因此,堆被分成了两类,大顶堆和小顶堆。

堆中比较重要的两个操作是插入一个数据和删除堆顶元素。这两个操作都要用到堆化。插入一个数据的时候,我们把新插入的数据放到数组的最后,然后从下往上堆化;删除堆顶数据的时候,我们把数组中的最后一个元素放到堆顶,然后从上往下堆化。这两个操作时间复杂度都是 O(logn)。


除此之外,我们还讲了堆的一个经典应用,堆排序。堆排序包含两个过程,建堆和排序。我们将下标从 n/2 到 1 的节点,依次进行从上到下的堆化操作,然后就可以将数组中的数据组织成堆这种数据结构。接下来,我们迭代地将堆顶的元素放到堆的末尾,并将堆的大小减一,然后再堆化,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堆中只剩下一个元素,整个数组中的数据就都有序排列了。


我的代码



https://gitee.com/kaiLee/struct/tree/master/src/main/java/com/s11/heap


参考


28 | 堆和堆排序:为什么说堆排序没有快速排序快?


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69913



目录
相关文章
|
5月前
|
算法
数据结构——堆的应用 堆排序详解
数据结构——堆的应用 堆排序详解
数据结构——堆的应用 堆排序详解
|
6天前
|
前端开发 算法 JavaScript
最小堆最大堆了解吗?一文了解堆在前端中的应用
该文章详细解释了堆数据结构(特别是最小堆)的概念与性质,并提供了使用JavaScript实现最小堆的具体代码示例,包括堆的插入、删除等操作方法。
最小堆最大堆了解吗?一文了解堆在前端中的应用
|
4月前
|
存储 算法
面试必知必会|理解堆和堆排序
面试必知必会|理解堆和堆排序
|
12月前
|
存储 算法
优先级队列(堆)&&  堆排序
优先级队列(堆)&&  堆排序
44 0
|
5月前
|
算法 C语言
堆的应用:堆排序
堆的应用:堆排序
88 0
|
10月前
|
存储 C语言
堆与堆排序操作详解
堆与堆排序操作详解
|
11月前
堆与堆排序
堆与堆排序
|
算法
【数据结构与算法】堆的应用:堆排序和topk问题
【数据结构与算法】堆的应用:堆排序和topk问题
74 0
【树与二叉树】堆的时间复杂度详解以及堆的应用—堆排序、TOP - K问题
【树与二叉树】堆的时间复杂度详解以及堆的应用—堆排序、TOP - K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