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的运用适配器模式,让你的工作量至少减轻一半

简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使用超广的适配器模式!

一、介绍

适配器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一个接口,使接口不兼容的类可以一起工作,也被称为包装器模式(Wrapper)。

在适配器模式中,通常通过增加一个新的适配器类来解决接口不兼容的问题,使得原本没有任何关系的类可以协同工作。

从设计的角度看,适配器模式涉及到三个角色:

  • 适配器类:适配器类可以调用另一个接口,从而实现接口的转换;
  • 被适配类:被适配类定义了一个已经存在的接口,这个接口需要适配;
  • 客户角色:客户类提出使用具体类的请求;

二、示例

在 java 中,适配器模式有两种,类适配器和对象适配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2.1、类适配模式

首先,我们创建一个接口Phone,接口的实现类为HuaweiPhone

public interface Phone {
    void productPhone();
}
public class HuaweiPhone implements Phone {
    @Override
    public void productPhone() {
        System.out.println("生产一部华为手机");
    }
}

在创建另一个接口Player,如果Player的实现类想调用HuaweiPhone中的productPhone方法,该怎么办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productPhone的方式逻辑抄一遍,但是这种方法显然不高效!

可以通过创建一个适配器ExpensiveAdapter,使之继承HuaweiPhone,来解决接口转换的问题,如下:

public class ExpensiveAdapter extends HuaweiPhone implements Play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action() {
  //调用HuaweiPhone中的productPhone方法
        productPhone();
        System.out.println("用手机播放音乐");
    }
}

测试类如下:

public class Adapter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ExpensiveAdapter adapter = new ExpensiveAdapter();
        adapter.action();
    }
}

即可实现接口的转换!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假如Phone接口的实现类有多个呢?

我们知道,类是无法多继承的,对象适配模式就派上用场了!

2.2、对象适配模式

同样的,我们可以对ExpensiveAdapter类进行一定的优化,如下:

public class ExpensiveAdapter implements Player {
    private Phone phone;
    public ExpensiveAdapter(Phone phone) {
        this.phone = phone;
    }
    @Override
    public void action() {
        //调用Phone接口中的productPhone方法
        phone.productPhone();
        System.out.println("用手机播放音乐");
    }
}

测试客户端如下:

public class Player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对象适配
        ExpensiveAdapter adapter = new ExpensiveAdapter(new HuaweiPhone());
        adapter.action();
    }
}

相比类适配模式,有木有发现对象适配模式更加灵活~

三、应用

在 jdk 中,适配器设计模式应用也非常广泛,例如我们熟悉的io包,其中字节流转字符流,就使用到了适配器模式!

15.jpg

16.jpg

其中,最广泛的莫过于Spring中的ioc对象依赖关系,在类A中,通过引入另一个类B 对象,就可以调用类 B 中的方法了,从而实现方法的协同工作!

四、总结

适配器模式,可以让任何两个没有关联的类一起运行,提高了类的复用;例如,现在非常流行的Mybatis-plus持久框架,里面的Service层就是典型的类适配模式,在Service层可以很方便的进行crud调用,开发人员基本不需编写crud的代码,开发效率大大提升!

但是,设计时如果过多的使用适配器,会让系统非常零乱,不易整体进行把握。比如,明明看到调用的是另一个接口,反而另一个接口又回调了自身,一个系统如果太多出现这种情况,无异于一场灾难。

因此在设计使用的时候,尽可能层次分明,接口名包括方法名,取名的时候应该规范化定义!

相关文章
|
8月前
|
数据采集 设计模式 监控
理想代码
理想代码
40 1
|
9月前
|
搜索推荐 UED SEO
网站是否存在着过度优化?好用的办法分享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SEO优化工作,认为这是改善企业网站落后面貌的重要途径。当然对于其他的各种类型网站,同样离不开SEO优化。做网站SEO优化的目的除了能够提升网站在百度中的排名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增强网站的品牌度,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
12月前
|
数据库
重构——前提工作
重构——前提工作
|
设计模式 测试技术
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02之代码的“坏味道”
之前在《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01》中初步了解了重构的基本前提,基础原则等入门知识。今天我们继续第二更......
176 1
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02之代码的“坏味道”
|
安全 Windows
这5款软件虽然知名度不高,但不代表不好用
其实有许多工具,知名度不高,用的人也很少,不过并不代表它们不好用,小编励志做一个合格的搬运工,让大家都能用上好用的软件。
84 1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测试技术
为了降低维护成本(早点下班),我在组件开发中所做的那些优化(偷懒)
组件开发中为了稳定性、健壮性,经常需要为组件编写测试用例,然后还要为了开发者方便使用编写文档,都是非常耗时间的差事。作为一个独立维护组件库的程序员,为了能够降低组件维护的成本(早点下班),我总结了一下自己过去几年为了让组件开发更加高效所做的那些事情(偷的那些懒)。
|
测试技术 应用服务中间件
软件测试面试题:在给定的测试环境下进行,考虑被测系统的业务压力量和典型场景?
软件测试面试题:在给定的测试环境下进行,考虑被测系统的业务压力量和典型场景?
148 0
|
存储 应用服务中间件
老代码多=过度耦合=if else?阿里巴巴工程师这样捋直老代码
作者:闲鱼技术-紫思 简介 在业务开发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平台代码和业务代码耦合严重难以分离、业务和业务之间代码交织缺少拆解的现象。平台和业务代码交织导致不易修改,不同业务的代码交织增加了不同负责团队之间的协同成本。
878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