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读《5G 无线增强设计与国际标准》第二章接入增强2.1 2步随机接入(三)

简介: 《5G 无线增强设计与国际标准》第二章接入增强2.1 2步随机接入(三)

2.1.3  MsgAPRACH

 

当用户发起一个 2RACH的进程,首先会触发 MsgAPRACH的传输。与 4RACH中的 Msg1类似,MsgAPRACH 的传输配置包含PRACH传输机会RO的时频资源配置,以及每个 RO上可以承载的前导序列配置。PRACH传输机会的配置候选集与 4RACH保待一致,前导序列的生成方式以及格式也沿用了 R1538.2114RACH的设计[5],这里不再赘述。

 

对千 PRACH的资源有以下两种配置方式:12RACH的时频资源独立配置;

22RACH4RACH共享 RO资源,通过不同的前导资源来区分。

 

 

1.    独立配置

 

独立配置下 2RACHRO配置继承了 4RACH的配置方式,如图 2-3所示。


image.png

2-3   PRACH时频资源配置

 

主要的配置参数及其说明如下。

(1)PRACH配置周期:以无线帧Frame为单位,由周期 x和偏移值 y决定,即


在帧号 nSFNmodx=


y处配置 PRACH资源;取值范围为{1,2, 4, 8, 16}


(2)子帧Subframe位置及个数:决定 PRACH资源在每个无线帧内时域的分布密度;每个子帧内可能包含 1个或者 2PRACH时隙Slot

(3)PRACH时隙内的 RO分布,包含内容如下。

·时域第一个RO起始位置,以符号(Symbol)为单位。

·时分复用(TDM)的连续  RO个数。


 

·频域第一个RO对于该频带(BWP)的起始位置,以资源块(RB)为单位。

·频分复用(FDM)的连续RO个数。

·每个 RO的时域持续时间,以 Symbol为单位,由前导序列格式决定。

·每个 RO所占的频域资源,以 RB为单位,由前导序列格式决定。

PRACH的时频资源预配置完成之后,需要对每个 RO进行有效性判断,只有满足以下条件的 RO才被认为是有效的,用千后面的 SSB映射以及 PRACH传输。

·对于 FDD频谱,所有的 RO都可以被认为是有效的。

·对于 TDD频谱,当 RO位于时隙格式所指示的上行符号内才可以被认为是有效否则需要该RO满足与之前的最后一个下行符号之间至少间隔Ngap个符号,并且与RO之前的最后一个SSB符号之间也至少间隔Ngap个符号,才可以被认为是有效的。Ngap与前导的子载波间隔有 ,对于1.25kHz5kHz的子载波间隔,Ngap0对于 15kHz30kHz60kHz以及120kHz的子载波间隔,Ngap2

每个有效的 RO及其包含的前导序列会与 SSB进行关联映射。用户一旦选择了某个SSB,根据 SSBRO的映射规则在相应的 RO资源上随机挑选一个前导序列进行发送。映射规则由以下参数决定。

·每个 RO对应的 SSB个数 N,取值范围为{1/8, 1/4, 1/2, 1, 2, 4, 8, 16}

·每个RO包含的前导个数Npreamble,取值范围为1~64

·每个SSB对应的用于竞争接入(CBRA)的前导个数R如果N<1,表明每个SSB对应1/N个连续的RO,其中每个RO的前导索引0~R-1对应该 SSB。如果 N?:1,则表明每个 RO对应 NSSB,其中,第nSSB对应的前导序列索引从nNpreamble/N开始,其中0nN-1,如图2-4所示。

image.pngimage.jpeg

2-4     SSB与前导映射关系(N1)

 

其中 SSBRO的映射遵循以下顺序。

·首先,按每个RO内的前导索引递增的顺序排列


 

·其次,按频域资源索引递增的顺序对频分复用的RO进行排列

·再次,按时域资源索引递增的顺序对每个 PRACH时隙内时分复用的 RO进行排列

·最后,按PRACH时隙索引递增的顺序排列。

一般情况下,SSB的周期与 RO的周期并非整数倍关系,映射图样会比较复杂,用户可能需要回溯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映射起点,推算出当前时刻所选的SSB对应的 RO为了实现方便,协议还定义了以下两种映射周期。

·SSBRO映射周期:从帧号 0开始映射,取配置表里 PRACH配置周期的最小({1,2,4,8,16}个无线帧选取),并要求能满足所有配置的SSB联周期内的 RO至少完整映射一次。如果在一个映射内,整个 SSBRO的循环映射结束后,还有一些 RO没有被映射到,那么这些 RO丁不会再和 SSB建立映射 系。

·SSBRO映射图样周期:一个映射图样周期可能包含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周期,在不同的图样周期内 SSBRO的映射图样是重复出现的,最长为 160ms在整数个映射周期之后未被 SSB映射到的 RO不会用于 PRACH传输。

这两个周期的定义在后续 MsgAPRACH和  PUSCH的映射中也会用到。

需要注意的是,在独立配置的情况下,2RACH所用的时频资源也可能与 4RACH重叠,这一点协议是没有禁止的,留给基站解决。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基站仅仅根据 RO位置及前导序列是无法区分用户发起的是哪种 RA类型,因此需要同时反Msg2MsgB

 

2.    共享资源

 

为了节省预留资源的开销,基站也可以将 2RACH的时频资源配置为与 4RACHRO共享,使用不同的前导序列集合加以区分。在共享资源的配置下,PRACH资源的有效性判断以及SSBRO的映射也遵循 4RACH的规则,仅仅需要额外配置每个SSB对应的用千 2RACH的前导个数。假设每个 SSB对应 4RACH的前导个数为 R对应 2RACH的前导个数为 Q,当多个 RO对应一个 SSB,即 N<1时,每个 RO的前导索引 0~R-1用千 4RACH,而前导索引 R~R+Q-1用千 2RACH;当一个RO对应一个或者多个 SSB,即N?:1时,第 nSSB对应的用千 4RACH的前导

序列索引从nNpreamble/N开始数R个,而第nSSB对应的用千2RACH的前导序列索引从nNpreamble/N+R开始数Q个,其中0nN-1,如图2-5所示。

image.png

2-5     RO的情况SSB与前导映射关系(N1)

 

此外,为了更灵活地协调不同RACH类型的资源分配,协议还支待部分 RO的共享,即在每个 SSB对应的 RO中定义一个子集,只有该子集内的 RO允许共享给 2RACH使用,而子集外的 RO作为 4RACH独享的资源。需要注意的是,该参数使能的前提是一个 SSB对应多个 RO,即 N<1的情况。共享资源下的 RO子集配置表如表 2-1所示,采用 4bit指示。

 

2-1   共享资源下RO子集配置表(N<1)

 

RO     

      2    RACH     RO    

0

所有 RO

1

RO 索引 1

2

RO 索引 2

3

RO 索引 3

4

RO 索引 4

5

RO 索引 5

6

RO 索引 6

7

RO 索引 7

8

RO 索引 8

9

偶数索引的 RO

10

奇数索引的 RO

11~15

保留位


相关文章
|
20天前
|
边缘计算 运维 5G
【专栏】IT 技术百科:5G 承载网是连接5G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的关键基础设施,负责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
【4月更文挑战第28天】5G 承载网是连接5G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的关键基础设施,负责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它保障通信质量,支持多样业务,并驱动技术创新。关键技术包括FlexE、网络切片、光传输和智能管控。面对高速率、低时延需求及网络复杂性挑战,5G承载网需持续创新并优化规划。未来,它将趋向智能化、融合发展及绿色节能。作为5G性能的核心,5G承载网将伴随5G技术的普及,持续为数字生活创造更多可能性。
带你读《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2.1 无线信道概述
带你读《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2.1 无线信道概述
|
存储 达摩院 监控
阿里达摩院亮相MWC2023,5G云专网助力爱瑞无线5G+AR解决方案
随着5G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需要高速、低延迟的网络支持,而云计算作为一种灵活的部署与高效的计算存储方式,能够为其提供强大的支持和保障。在今年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23)上,云计算5G的技术融合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138 0
阿里达摩院亮相MWC2023,5G云专网助力爱瑞无线5G+AR解决方案
|
安全 5G 网络性能优化
【5G NR】无线承载SRB和DRB
无线承载RB(Radio Bearer)是基站为UE分配不同层协议实体及配置的总称,包括PDCP协议实体、RLC协议实体、MAC协议实体和PHY分配的一系列资源等。RB是无线接口连接eNodeB和UE的通道(包括PHY、MAC、RLC和PDCP),任何在无线接口上传输的数据都要经过RB。 无线承载有两种,一种是信令承载称为SRB,一种是数据承载称为DRB,两者各有分工,分层保证了无线传输的有效性。
1055 0
|
存储 达摩院 监控
阿里达摩院亮相MWC2023,5G云专网助力爱瑞无线5G+AR解决方案
阿里达摩院亮相MWC2023,5G云专网助力爱瑞无线5G+AR解决方案
221 0
阿里达摩院亮相MWC2023,5G云专网助力爱瑞无线5G+AR解决方案
|
物联网 5G
《5G无线增强设计与国际标准》电子版地址
本书主要介绍了 5G 无线增强技术及相应的 R16 版本国际标准化内容。其中,包括 5G 车联网技术、5G 非授 权接入技术、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终端节能技术、超高可靠低时延(URLLC)技术、接入增强技术(包括非正 交多址标准化过程的介绍)、接入回传一体化(IAB)、多连接及载波聚合增强技术等。本书不仅对这些关键技术 进行了介绍,还对这些技术的标准化过程及标准化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本书为试读版。
194 0
《5G无线增强设计与国际标准》电子版地址
带你读《5G 无线增强设计与国际标准》第三章增强多天线技术3.5参考信号增强(一)
带你读《5G 无线增强设计与国际标准》第三章增强多天线技术3.5参考信号增强
带你读《5G 无线增强设计与国际标准》第三章增强多天线技术3.5参考信号增强(一)
带你读《5G 无线增强设计与国际标准》第三章增强多天线技术3.6小结
带你读《5G 无线增强设计与国际标准》第三章增强多天线技术3.6小结
|
20天前
|
安全 物联网 5G
5g技术的优缺点是什么
5g技术的优缺点是什么
11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