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传感知的协作传输和接收之下行链路 | 带你读《5G系统关键技术详解》之十三

简介: 在当前的 3G/4G 蜂窝网络中,每个被调度的用户由一个基站服务并且接收到来自所 有相邻基站的干扰。C-RAN 架构的优点来自多个 RRH 协同服务用户的能力,从而小化干扰的影响。

第 3 章 云无线接入网络的前向回传感知设计

3.2 前传感知的协作传输和接收

3.2.1 上行链路

3.2.2 下行链路

在下行链路 C-RAN 中,每个用户的观测信号是从所有 RRH 发送的信号的叠加。具
image.png
在当前的 3G/4G 蜂窝网络中,每个被调度的用户由一个基站服务并且接收到来自所 有相邻基站的干扰。C-RAN 架构的优点来自多个 RRH 协同服务用户的能力,从而小化干扰的影响。由于针对 C-RAN 中不同用户的消息都源于 CP,所以 CP 可以经由前传链 路将用户消息的有用信息中继到 RRH,从而允许 RRH 进行网络范围的波束成形,以实现协作传输。
如果前传链路具有无限容量,则 CP 可以将 C-RAN 中所有用户的数据完全传达给每个 RRH,从而实现充分的协作。然而,使用有限容量的前传链路,CP 只能向每个 RRH 发送有限数量的信息。因此,CP 的关键任务是以简洁的形式将关于用户消息的信息传 达给 RRH,以便尽可能地减轻干扰。
一种可能性是使用基于压缩的策略[5],这可以被认为是在上行链路中使用的压缩转发 策略的双重操作。这个想法是在 CP 处理由 RRH 发送的协同波束成形的信号。然后由天 线发送的模拟信号被压缩并经由前传链路数字传输到对应的 RRH 以用于协作传输。作为 更简单的替代方案,CP 可以选择通过前传链路与 RRH 直接共享用户消息,即数据共享 策略[6, 7]。通过掌握的用户信息,RRH 可以自己波束成形其发送信号,然后将它们发送给 用户。在下文中,我们使用基于压缩和数据共享策略量化下行链路 C-RAN 的可实现速率和前传要求。
1.压缩转发策略
image.png
image.png
如在上行链路的情况下,我们假设 CP 应用标量量化来独立地压缩波束成形信号的每 个分量(尽管我们在此注意到跨越 RRH 的多变量压缩也是可能的[5],尽管具有较高的复 杂度)。压缩过程被建模为具有独立的加性高斯量化噪声的高斯测试信道。结果,RRH n 的第 m 个天线的发射信号由式(3.16)给出。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2.数据共享机制
对于下行链路C-RAN的压缩策略的替代方案是,CP可以直接与RRH共享用户消息,而不是发送波束成形信号的压缩版本,然后 RRH 本地执行波束成形,并且将波束成形的信号协作地发送给用户。
image.png
观察到上面没有量化噪声项。因此,如果式(3.22)中给出的 ZF 波束成形设计适用于所有用户,则可以类似于式(3.23)所做的(但没有量化噪声)获得数据共享策略下的用户 k 的可实现速率,即
image.png
image.png
3.性能评估
图 3.4 显示了以用户为中心聚类下的下行链路 C-RAN 中在压缩和数据共享策略之间 每个信元和比率的比较。网络设置类似于表 3.1 给出的上行链路,每个小区有 3 个 RRH, 除了每个 RRH 的天线数设置为 M=4,每个 RRH 的平均发射功率设置为 43 dBm。压缩策 略中以用户为中心的群集的大小是固定的,而数据共享策略的群集大小为 1~10。从图中 观察到与单小区基线相比,C-RAN 在上行链路情况下带来了相当大的性能提升。在 6 倍 接入速率的前传容量下,协作传输几乎能使得和速率翻倍。
还要注意的是,在较低前传容量的情况下,数据共享优于压缩,而在较高前传容量 的情况下,压缩优于数据共享。原因是在数据共享策略中,每个用户的消息被重复地通 过不同的前传链路发送到其服务的 RRH,当群集尺寸很大时,前传的使用不是有效的。
我们认为这个部分假设了一个在 CP 和 RRH 之间有直接连接的单跳 C-RAN。如果前 传网络由边缘路由器和具有多跳的网络处理器组成,路由策略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特别地,由于数据共享策略相当于将用户消息多播到多个 RRH,因此,可以应用网络编码 技术来提高前传网络的效率[8]。
image.png

3.3 前传感知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之上行链路

相关文章
|
1月前
|
5G 网络架构
带你读《5G 系统技术原理与实现》精品文章合集
带你读《5G 系统技术原理与实现》精品文章合集
|
1月前
|
人工智能 边缘计算 Cloud Native
AMD 扩展电信合作伙伴生态系统,亮相 MWC 2024 展示 5G 与 6G、vRAN、Open RAN 领域先进技术
对于通信服务提供商( CSP )而言,5G 无线接入网( RAN )领域向开放和虚拟化网络的发展势头持续强劲。其中大有裨益,包括能够轻松构建、定制和管理网络,从而满足不同需求。与传统 RAN 相比,基于 vRAN 和 OpenRAN 的系统还提供了通向云原生技术的途径以及供应商灵活性。 因此,包括 AMD 在内的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先企业正在提供支持当今 5G 开放和虚拟专网的解决方案也就不足为奇了。
|
运维 大数据 5G
带你读《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1.1 无线通信系统和天线
带你读《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1.1 无线通信系统和天线
|
人工智能 运维 5G
带你读《5G 系统技术原理与实现》——前言
带你读《5G 系统技术原理与实现》——前言
|
5G 网络架构 物联网
带你读《5G 系统技术原理与实现》——1.1 5G 网络架构的演进趋势
带你读《5G 系统技术原理与实现》——1.1 5G 网络架构的演进趋势
|
存储 5G SDN
带你读《5G 系统技术原理与实现》——1.2 5G 网元功能与接口
带你读《5G 系统技术原理与实现》——1.2 5G 网元功能与接口
|
5G SDN 网络架构
带你读《5G 系统技术原理与实现》——1.2.1 5G 移动通信系统整体网络架构
带你读《5G 系统技术原理与实现》——1.2.1 5G 移动通信系统整体网络架构
|
1月前
|
安全 物联网 5G
5g技术的优缺点是什么
5g技术的优缺点是什么
120 0
|
1月前
|
5G 调度 vr&ar
5g技术的应用
5g技术的应用
35 0
|
1月前
|
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物联网
5G技术会带来什么新的技术革新
5G技术会带来什么新的技术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