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术可能使大量基于SIM卡的IoT设备处于威胁中

简介:

虽然3G,4G蜂窝网络技术可以让我们进行快速的无线通信。但5G技术可以实现更快的网络连接和更强的可靠性。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5G可以提供的理想下载速度为1Gbps。5G技术的发展也会让物联网受益,因为可以让基础设施提供承载和传输大量数据的物联网需求。

5G技术的可扩展性对于与物联网相连的数十亿设备的功能非常重要,预测到2020年,将会有300亿在线的物联网设备。5G和物联网要处理的数据量预期是4G时代的1000倍。但2G、3G甚至4G等通信网络技术中的安全机制都无法应付这么大的数据量。因此,5G会继承和放大2G,3G,4G中的安全风险。

IoT设备中使用SIM卡

大多数有无线连接的IoT设备还是沿用手机中的安全和身份机制——SIM卡,比如智能工厂设备、自动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和智能手表等等。自1993年起,SIM卡安全标准都包含了可以远程修改SIM卡内容和功能的方法。这是通过无线电和SIM卡中用于管理的一种不可见的SMS消息来实现的。SMS是通过OTA发送的,而SMS中含有的命令可能会被攻击者滥用。当这些命令通过5G发送的时候,被滥用的概率会因为技术的规模而被放大。这在基于SIM的标准和应用的IoT设备上下文环境中尤其明显,基于SIM的标准和应用有USIM,eSIM和ISIM。

基于SIM卡的IoT设备的潜在威胁

这种通过OTA管理SIM卡的不可见的SMS叫做SIM-OTA SMS消息。这种通信不需要IT连接,只有通过无线电连接到骨干网或承载网才可以发送SIM-OTA SMS消息。这些SIM-OTA-SMS消息的作用非常大,因为这些信息可以修改或移除基于SIM卡的IoT设备的一些能力。SIM-OTA SMS消息甚至可以导致SIM卡变成砖或永久失效,如果IOT设备的所有功能都是基于SIM无线连接的,那么IOT设备可能也会被变成砖。

SIM-OTA SMS消息可以影响基于SIM卡的IOT设备,包含以下基于标准的命令:

· TERMINATE CARD USAGE: 不可逆地将SIM, USIM, eSIM, ISIM变成砖,执行DOS攻击。

· TERMINATE DF: 不可逆地拦截SIM,USIM,eSIM,ISIM拦截特定文件Dedicated File,执行DOS攻击。

· TERMINATE EF: 不可逆地拦截Elementary File ,执行DOS攻击。

· ACTIVATE FILE: 激活文件来促进勒索软件、IRSF和其他的恶意活动,执行DOS攻击。

· DEACTIVATE FILE: 不可逆地拦截促进勒索软件、IRSF和其他的恶意活动的文件,执行DOS攻击。

· CREATE FILE: 创建促进SIM和手机恶意软件的文件。

· DELETE FILE: 可能会删除特定的功能,让恶意活动继续,可能执行DOS攻击。

恶意的SIM-OTA SMS消息可以使用假基站、伪基站、被黑的运营商、被黑的SMS网关,甚至还有被黑的通信卫星。因为通信无线电的地理范围和5G的扩展性都很强,可以设想使用该攻击向量的攻击时大规模和成功的。

因为文件传输可以用SIM-OTA SMS方法激活,所以基于SIM的IOT设备可以用来推送包括恶意软件在内的文件。在下面的SIM-OTA SMS通信图中,执行的命令可以说是恶意代码或从远程位置中检索的恶意软件。而从设备中生成的外部SMS可以含有恶意代码或钓鱼链接,可以组成SMS僵尸网络的命令结构。

d138a4100ba04af5c110ea7e1cb4ef80e840c143

图1. SIM-OTA SMS通信

SIM应用工具套件是一些必须的有用函数,可被滥用来入侵SIM卡和基于SIM卡的IOT设备。其中一个功能就是SIM服务表,在该表中存储了所有的SIM功能,包含发短信和打电话等。通过使用SIM-OTA SMS、执行远程代码、开启其他额外的服务,攻击者可以使用一些新的恶意行为,包括IOT诈骗僵尸网络、正对运营商的DDOS攻击和针对重要IOT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永久破坏等。

可能的安全措施

有许多安全措施可以用来预防恶意活动,但大多数IOT设备并不支持那些常用的安全措施。在承载端的安全措施方面,许多需要应用SIM目录管理平台,也叫做设备识别寄存器(equipment identity register,EIR)。但EIR在电信领域也是不常用的。

5G中可能使用的一个方法叫做电信安全管理员(telecom security orchestrator,TAO)。当以电信级性能运行时,TAO就可以解决这些和其他的电信安全问题。TAO可以标记出虚假架站和被黑的电信设备,但是该方法是依赖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驱动的动态网络路由和数据架构的。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8-06-5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嘶吼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嘶吼网”。

相关文章
|
1月前
|
网络协议 物联网 5G
K3S 系列文章 -5G IoT 网关设备 POD 访问报错 DNS 'i/o timeout' 分析与解决
K3S 系列文章 -5G IoT 网关设备 POD 访问报错 DNS 'i/o timeout' 分析与解决
|
17天前
|
传感器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物联网(IoT)简介:定义、技术与应用
【5月更文挑战第30天】物联网(IoT)是将物品通过嵌入式系统、传感器及通信技术连接至互联网,实现物物、物人交互和数据共享的技术。其关键包括传感器、通信、嵌入式系统、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应用于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农业和健康医疗等领域,通过Arduino等平台可实现简单数据传输。随着技术发展,物联网将深远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
78 3
|
2天前
|
物联网
基于NB-iot技术实现财物跟踪的EA01-SG定位模块方案
**NB-IoT无线数传模块应用于财物防盗,实现定位追踪。**该系统结合定位模块、无线数传单元和监管平台,当资产超出预设区域时自动触发警报。硬件包括定位模块和Ebyte的EA01-SG无线模块,软件提供定位显示、区域设置等功能。EA01-SG模块具备无传输距离限制、安装灵活、高定位精度、强卫星定位性能和小巧体积等特点,有效助力资产管理与追踪。
|
14天前
|
5G 安全 SDN
【计算巢】网络切片技术:5G 网络的核心创新
【6月更文挑战第2天】5G时代的变革核心技术——网络切片,如同万能钥匙,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定制专属网络服务。通过虚拟化逻辑网络,满足各类行业个性化需求,如自动驾驶的低延迟连接或远程手术的安全传输。实现网络切片涉及NFV和SDN等技术,虽面临动态管理、安全隔离等挑战,但其潜力巨大,将推动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社会进步的关键驱动力。
|
16天前
|
自动驾驶 物联网 5G
【计算巢】无线网络技术:从Wi-Fi到5G的演进
【5月更文挑战第31天】本文探讨了无线网络技术从Wi-Fi到5G的演进,Wi-Fi利用无线电波实现无线局域网连接,示例代码展示如何用Python扫描Wi-Fi网络。5G技术则引入大规模MIMO、波束成形和毫米波,提高速度和容量,支持物联网等应用。通过Python检测5G信号强度的代码帮助理解其工作原理。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演进,为生活和工作带来更高效率和更多可能性。
|
17天前
|
安全 物联网 测试技术
构建未来:Android与IoT设备的无缝交互深入探索软件自动化测试的未来趋势
【5月更文挑战第30天】在物联网(IoT)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Android系统因其开放性和广泛的用户基础成为了连接智能设备的首选平台。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现代Android开发技术实现智能手机与IoT设备的高效、稳定连接,并分析其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我们将深入挖掘Android系统的底层通信机制,提出创新的交互模式,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在Android应用中集成IoT控制功能,旨在为开发者提供一套可行的指导方案,促进IoT生态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
18天前
|
安全 物联网 5G
探索5G技术及其对物联网的深远影响
【5月更文挑战第29天】5G技术,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以其高速率、低延迟和大连接密度特性,显著影响物联网发展。它提升物联网设备连接速度与稳定性,推动设备智能化,增强安全性,并促进物联网产业繁荣。5G将重塑生活和生产方式,助力智能制造、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
21天前
|
消息中间件 弹性计算 物联网
【阿里云弹性计算】阿里云ECS在IoT领域的应用:支撑大规模设备连接与数据处理
【5月更文挑战第26天】阿里云ECS是弹性计算服务,支持IoT设备的连接与数据处理。通过MQTT协议实现设备快速接入,配合消息队列处理异构实时数据。ECS可用于部署数据处理工具、应用服务,如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通过弹性伸缩适应负载变化。结合阿里云其他服务,ECS为IoT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28 0
|
1月前
|
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物联网
5G技术:重塑我们生活的未来
【5月更文挑战第11天】5G技术,引领未来生活变革,提升通信速度、降低延迟,助力自动驾驶、远程医疗、虚拟现实等领域。5G将使日常生活更便捷,产业升级,社会进步,尤其在家居智能化、工业生产、农业精准化及医疗效率上带来显著改善。随着5G与AI、物联网融合,未来将深入各领域,塑造全新生活体验,驱动社会全面发展。
|
1月前
|
安全 物联网 Android开发
构建未来:Android与IoT设备的无缝集成
【5月更文挑战第10天】 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智能设备与互联网的结合日益紧密。本文深入探讨了Android系统如何通过其开放性和灵活性成为连接物联网(IoT)设备的关键枢纽。我们将分析Android平台与IoT设备集成的技术途径,探索它们如何共同塑造智能家居、可穿戴技术以及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未来。文中不仅阐述了当前的发展状况,还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方面的挑战及对策。
18 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