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X通义大模型,2024年度AI最佳实践案例!

本文涉及的产品
多模态交互后付费免费试用,全链路、全Agent
简介: 招商银行X通义大模型,2024年度AI最佳实践案例!


近日,招商银行和阿里云通义大模型合作推出的“招银智库AI小研”获得了中国极具影响力的技术社区平台InfoQ颁发的“2024年度AI最佳实践案例”奖项。这是招商银行与阿里云在AI时代的深度合作,也是国内金融机构数智化、智能化转型的新成果。


招商银行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以科技创新驱动金融服务升级。在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轮人工智能革命来临之际,招商银行也快速投入到大模型技术的探索与应用中。


据悉,招商银行已在多个业务场景广泛应用阿里云通义千问大模型,包括智能投研助手“招银智库AI小研”、智能客服、通用办公、全行级知识库等。以智能投研助手“招银智库AI小研”为例,它依托招行最大的研究资源平台“招银智库”,利用阿里云通义千问大模型,搭建全站智能问答机器人、Chat研报和热点聚焦等功能,解决了传统投研过程中信息检索难、研报提炼复杂、分析耗时等问题,实现金融语义的精准理解和生成,大幅提升查询效率和投研精度,并自动化生成热点摘要与专业科普知识,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成为金融科技领域的重要创新。



“招银智库AI小研”自上线以来,已累计服务招行数万名用户,为内部零售、对公、风险等条线提供研判支持,帮助一线业务人员实现“研判轻松查、热点实时追、政策深解读、数据好洞察”的工作新方式,大大提升了访前调研、策略制定、报告撰写等工作的效率。同时,在专业研究框架的支持下,“招银智库AI小研”拓宽了问题分析的广度,提升了对专业领域理解的深度,真正切中“AI+金融”的脉搏,将AI研判能力赋能到一线,实现“研究产生价值,研判赋能业务”目标,为招行业务增长贡献研究力量。


招商银行在AI的领域的进展体现了“云+AI”正成为推动行业进一步创新升级的关键。未来,阿里云将不断完善AI基础设施,同时坚持开源开放,把AI能力转化为千行百业的生产力。


/ END /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目录
相关文章
|
5天前
|
SQL 人工智能 关系型数据库
AI Agent的未来之争:任务规划,该由人主导还是AI自主?——阿里云RDS AI助手的最佳实践
AI Agent的规划能力需权衡自主与人工。阿里云RDS AI助手实践表明:开放场景可由大模型自主规划,高频垂直场景则宜采用人工SOP驱动,结合案例库与混合架构,实现稳定、可解释的企业级应用,推动AI从“能聊”走向“能用”。
AI Agent的未来之争:任务规划,该由人主导还是AI自主?——阿里云RDS AI助手的最佳实践
|
12天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前端开发
最佳实践2:用通义灵码以自然语言交互实现 AI 高考志愿填报系统
本项目旨在通过自然语言交互,结合通义千问AI模型,构建一个智能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利用Vue3与Python,实现信息采集、AI推荐、专业详情展示及数据存储功能,支持响应式设计与Supabase数据库集成,助力考生精准择校选专业。(239字)
87 12
|
9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人机交互
当AI学会“看”和“听”:多模态大模型如何重塑人机交互
当AI学会“看”和“听”:多模态大模型如何重塑人机交互
197 121
|
9天前
|
人工智能 人机交互 知识图谱
当AI学会“融会贯通”:多模态大模型如何重塑未来
当AI学会“融会贯通”:多模态大模型如何重塑未来
194 114
|
9天前
|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程序员
当AI学会“跨界思考”:多模态模型如何重塑人工智能
当AI学会“跨界思考”:多模态模型如何重塑人工智能
197 120
|
9天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搜索推荐
当AI学会“看”和“听”:多模态大模型如何重塑人机交互
当AI学会“看”和“听”:多模态大模型如何重塑人机交互
185 117
|
9天前
|
人工智能 机器人 人机交互
当AI学会“看、听、懂”:多模态技术的现在与未来
当AI学会“看、听、懂”:多模态技术的现在与未来
206 117
|
5天前
|
人工智能 API 开发工具
构建AI智能体:一、初识AI大模型与API调用
本文介绍大模型基础知识及API调用方法,涵盖阿里云百炼平台密钥申请、DashScope SDK使用、Python调用示例(如文本情感分析、图像文字识别),助力开发者快速上手大模型应用开发。
151 16
构建AI智能体:一、初识AI大模型与API调用
|
12天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拔俗AI多模态心理风险预警系统:用科技守护心理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AI多模态心理风险预警系统通过语音、文本、表情与行为数据,智能识别抑郁、焦虑等心理风险,实现早期干预。融合多源信息,提升准确率,广泛应用于校园、企业,助力心理健康服务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防”,为心灵筑起智能防线。(23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