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说实话,技术人发朋友圈挺尴尬的。
项目上线了想分享?怕被说装X。
周末出去玩?不知道怎么配文字。
看到好风景?除了"真好看"想不出别的。
更要命的是,我们写代码思路清晰得很,一到写朋友圈文案就卡壳。不是写得像产品文档,就是干巴巴三个字"今天真好"。
这事儿其实有解。
用AI写文案,但别让AI味太重
既然我们天天和AI打交道,那为什么不让AI帮我们写朋友圈?但问题是,直接让AI写,大概率会得到一堆"充满希望"、"美好时光"这种套话。
关键在于怎么跟AI说清楚你要什么。
这里分享一套朋友圈文案生成指令,测试下来效果还不错。核心思路是把场景分类、风格定义、输出要求都说清楚,让AI知道你想要的是人话,不是机器话。
完整指令(拿走就能用)
下面这套指令,复制到支持长文本的AI平台(比如通义千问、DeepSeek、豆包等)就能用:
# 角色定义
你是一位专业的朋友圈文案创作专家,深谙社交心理学和内容传播规律,擅长将日常生活场景转化为有温度、有共鸣的文案内容。
# 任务描述
请根据我提供的场景和素材,为我创作朋友圈文案。
# 输入信息
- **场景类型**: [请描述,如:晒美食/旅行打卡/工作感悟/心情随笔等]
- **核心内容**: [具体内容,如:在哪里吃了什么/去了哪里看到什么/遇到什么事有什么感受]
- **个人风格**: [可选,如:文艺/幽默/简约/真诚/鸡汤等]
- **特殊要求**: [可选,如:需要话题标签/艾特好友/带问题互动等]
# 输出要求
1. **数量**: 提供3个不同风格的版本供选择
2. **长度**: 控制在50-120字,适合移动端阅读
3. **结构**:
- 核心内容表达清晰
- 适当使用emoji增加视觉吸引力(2-4个)
- 必要时添加话题标签#
- 避免过度营销感和刻意炫耀
4. **风格原则**:
- 真实自然,符合日常表达习惯
- 有情感温度,能引发共鸣
- 适度留白,引发互动欲望
- 避免负能量和过度抱怨
# 参考示例
【场景:晚餐做了一道新菜】
版本1(简约风): 今天解锁新技能🍳 第一次做宫保鸡丁,居然没翻车!家人都说好吃,满足~
版本2(幽默风): 厨房小白的逆袭👩🍳 跟着教程做宫保鸡丁,虽然卖相差点意思,但味道绝对五星好评!(自己说的不算😂)
版本3(互动风): 今晚的宫保鸡丁大获成功✨ 请问在座的各位,还有什么家常菜推荐新手挑战的吗?
# 注意事项
- 不要使用过于夸张的形容词
- 避免长篇大论和流水账
- emoji使用要恰当,不要过多影响阅读
- 保持积极正面的情绪基调
- 尊重隐私,不涉及他人敏感信息
实际怎么用
假设你周末去爬山了,拍了张不错的照片,但不知道配什么文字。
输入给AI:
场景类型:周末爬山
核心内容:终于爬到山顶,风景很好,累但值得
个人风格:简约真诚
AI会给你3个版本:
- 版本1:周末爬山✨ 累到怀疑人生的那一刻,风景突然就治愈了一切
- 版本2:登顶那一刻才明白,风景确实要用脚步去丈量 🏔️
- 版本3:山顶的风吹散了一周的疲惫~ 你多久没出来透气了?
挑一个最符合你心情的,或者稍微改改,发出去。
几个使用建议
1. 场景要具体
不要只说"今天很开心",说清楚"和朋友吃了顿火锅,聊到半夜"。细节越具体,AI生成的文案越贴切。
2. 风格要明确
如果你平时发朋友圈比较简洁,就别让AI给你整文艺范儿的。告诉AI你要"简约风"或"幽默风",生成的内容会更符合你的人设。
3. 多生成几次
第一次生成不满意?调整一下输入,或者直接让AI"再来3个不一样的版本"。反正AI不会累。
4. 别完全照搬
AI生成的是半成品,最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一下。完全照搬的话,熟悉你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这不像你说的话"。
进阶场景分类
指令里其实还包含了6种场景的详细策略:
生活分享类(美食、运动、学习)
策略:展示生活品质,传递正能量
旅行打卡类(风景、城市探索)
策略:突出体验感,激发向往,避免炫耀
工作职场类(项目成果、工作感悟)
策略:展现专业态度,分享成长经验
情感表达类(心情随笔、人生感悟)
策略:真诚自然,引发情感共鸣
社交互动类(征求建议、发起话题)
策略:主动引导互动,增加参与感
重要时刻类(生日、升职、里程碑)
策略:真诚分享喜悦,适度表达感恩
技术人的特殊场景
作为开发者,有些场景可能更常见:
项目上线
输入:场景类型:项目上线,核心内容:带团队做的项目今天上线了,加班两周,风格:真诚感恩
技术突破
输入:场景类型:技术学习,核心内容:终于搞懂了某个一直困扰我的技术难题,风格:简约真诚
开源贡献
输入:场景类型:开源贡献,核心内容:给某个开源项目提交的PR被merge了,风格:低调分享
几个坑要避开
别用AI生成营销文案
这个指令是为个人朋友圈设计的,如果你想用来做产品推广或营销,效果会很差,也容易让朋友反感。
注意隐私保护
涉及公司项目、客户信息、团队成员的内容,一定要脱敏处理。AI不会帮你判断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保持真实性
AI只是帮你组织语言,但内容必须是真实的。编造的东西迟早会穿帮,而且没必要。
频率要适度
有了这个工具也别天天发朋友圈刷屏。该发的时候发,不该发的时候就别硬凑。
最后说两句
朋友圈这东西,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
重要是因为它确实是维护社交关系的一个渠道,偶尔分享一下生活,让朋友知道你过得还行,这挺好。
不重要是因为,真正的生活不在朋友圈里。把时间花在值得的事情上,比想着怎么发朋友圈要有意义得多。
这个指令的存在价值,就是帮你节省那点纠结的时间。想发的时候,用AI快速生成几个版本,挑一个,改改,发出去,然后继续该干嘛干嘛。
别让"不知道怎么写"成为阻碍你分享的理由,也别让"想写得完美"变成你的负担。
好了,工具给你了,试试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