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入门解读

本文涉及的产品
日志服务 SLS,月写入数据量 50GB 1个月
简介: JVM入门解读

1. Java虚拟机的概念和作用:

Java虚拟机(JVM)是一种软件,它提供了一个平台独立的运行环境,使得Java程序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上运行。JVM负责解释Java字节码并执行Java程序,它还提供了垃圾回收、内存管理、多线程等功能。

Java虚拟机的概念:

Java虚拟机是一个抽象的计算机,它将Java程序编译后的字节码解释为本地机器指令来执行。Java虚拟机具有以下特点:

  • 平台独立性:Java虚拟机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上运行。- 安全性:Java虚拟机提供了安全机制,可以防止Java程序访问系统资源。- 内存管理:Java虚拟机提供了垃圾回收机制和内存管理机制,自动管理Java对象的分配和回收,减轻了程序员的负担。- 多线程支持:Java虚拟机提供了多线程支持,可以在同一个进程中同时执行多个线程,并控制线程之间的协作和同步。

Java虚拟机的Java代码详解:

在Java程序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代码创建一个新的Java虚拟机:

public class JvmDemo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Runtime rt = Runtime.getRuntime();
      try {<!-- -->
         Process p = rt.exec("java -version");
         BufferedReader b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p.getInputStream()));
         String line;
         while ((line = br.readLine()) != null) {<!-- -->
            System.out.println(line);
         }
         br.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
         e.printStackTrace();
      }
   }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了Runtime类和Process类来创建和执行一个新的Java虚拟机。具体来说,我们通过调用exec()方法启动了一个新的进程,并执行了java -version命令来获取当前系统上安装的Java版本信息。

2. JVM架构和组件:

JVM由类加载子系统、运行时数据区、执行引擎和本地方法接口等组成。其中类加载子系统负责将class文件加载到内存中,运行时数据区包括堆、栈、方法区等内存区域,执行引擎负责执行Java字节码,本地方法接口提供了与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的交互接口。

JVM架构和组件的概念:

JVM架构和组件是指JVM的内部结构和组成部分。JVM的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组件:

  1. 类加载子系统:负责将编译好的Java程序类文件加载到JVM中,并将其转换为可以执行的字节码。 1. 运行时数据区:JVM将内存分成了不同的区域,包括堆、栈、方法区等多个区域。其中,堆用于存放Java对象实例,栈用于存放线程私有的本地变量表和操作数栈,方法区用于存放已加载的类信息、常量池等数据。 1. 执行引擎:负责执行Java程序代码,将Java字节码解释为本地机器指令或者使用即时编译技术(JIT)将Java字节码编译为本地机器指令。 1. 本地方法接口:提供了与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的交互接口,可以在Java程序中调用本地方法。

JVM架构和组件的Java代码详解: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Java代码获取JVM的运行时数据区信息:

public class JvmDemo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获取堆内存的最大值、初始值、已使用值等信息
      long maxMemory = Runtime.getRuntime().maxMemory() / 1024 / 1024;
      long totalMemory = Runtime.getRuntime().totalMemory() / 1024 / 1024;
      long freeMemory = Runtime.getRuntime().freeMemory() / 1024 / 1024;
      
      System.out.println("Max memory: " + maxMemory + " MB");
      System.out.println("Total memory: " + totalMemory + " MB");
      System.out.println("Free memory: " + freeMemory + " MB");
      // 获取当前线程的栈深度和栈帧信息
      Thread.currentThread().dumpStack();
   }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了Runtime类和Thread类来获取JVM的运行时数据区信息。具体来说,我们通过调用maxMemory()totalMemory()freeMemory()方法来获取堆内存的最大值、初始值和已使用值,并将其转换为MB单位进行输出。同时,我们还通过调用dumpStack()方法打印出当前线程的栈深度和栈帧信息。

3. 类加载机制:

类加载机制是JVM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class文件加载到内存中,并将其转换为Java虚拟机可以执行的代码。类加载机制包括三个阶段:加载、链接和初始化。

  1. 加载阶段:在加载阶段,JVM会通过ClassLoader读取指定的class文件并将类的二进制数据加载到内存中。在这个阶段,JVM会对字节码进行校验,以确保它符合Java虚拟机规范。 1. 链接阶段:在链接阶段,JVM会对已经加载进内存的字节码进行验证、准备和解析操作。其中,验证操作主要是检查字节码是否符合Java虚拟机规范;准备操作主要是为类变量分配内存并赋予初始值;解析操作主要是将符号引用转换为直接引用。 1. 初始化阶段:在初始化阶段,JVM会为类变量赋初始值,执行类构造器方法等操作。这个阶段是类加载的最后一步,也是真正开始执行Java程序的阶段。
    下面给出该概念和Java代码详解:

类加载机制的概念:

类加载机制是指JVM将class文件加载到内存中,并将其转换为Java虚拟机可以执行的代码的过程。类加载机制包括三个阶段:加载、链接和初始化。其中,加载阶段是将类的二进制数据读入内存;链接阶段是对已经加载进内存的字节码进行验证、准备和解析操作;初始化阶段是为类变量赋初始值,执行类构造器方法等操作。

类加载机制的Java代码详解: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Java代码获取当前线程的ClassLoader信息:

public class ClassLoaderDemo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ClassLoader cl = Thread.currentThread().getContextClassLoader();
      while (cl != null) {<!-- -->
         System.out.println(cl.getClass().getName());
         cl = cl.getParent();
      }
   }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了Thread类和ClassLoader类来获取当前线程的ClassLoader信息。具体来说,我们通过调用getContextClassLoader()方法获取当前线程的ClassLoader对象,然后通过调用getClass().getName()方法和getParent()方法依次输出ClassLoader相关信息。

4. 内存模型和内存管理:

JVM中的内存模型是由运行时数据区域组成的,包括堆、栈、方法区等。其中堆用于存储对象实例,栈用于存储线程私有的本地变量表和操作栈,方法区用于存储已加载的类信息、常量池等数据。JVM还提供了针对不同使用场景的内存管理工具,如-Xmx、-Xms、-Xmn等参数用于控制堆大小、新生代大小等。

内存模型和内存管理的概念:

JVM中的内存模型是由运行时数据区域组成的,包括堆、栈、方法区等。其中,堆用于存储对象实例,栈用于存储线程私有的本地变量表和操作栈,方法区用于存储已加载的类信息、常量池等数据。内存管理是指JVM提供的针对不同使用场景的内存管理工具,如-Xmx、-Xms、-Xmn等参数用于控制堆大小、新生代大小等。

内存模型和内存管理的Java代码详解: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Java代码获取JVM的内存信息:

public class MemoryDemo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获取堆内存的最大值、初始值、已使用值等信息
      long maxMemory = Runtime.getRuntime().maxMemory() / 1024 / 1024;
      long totalMemory = Runtime.getRuntime().totalMemory() / 1024 / 1024;
      long freeMemory = Runtime.getRuntime().freeMemory() / 1024 / 1024;
      
      System.out.println("Max memory: " + maxMemory + " MB");
      System.out.println("Total memory: " + totalMemory + " MB");
      System.out.println("Free memory: " + freeMemory + " MB");
      // 获取当前线程的栈深度和栈帧信息
      Thread.currentThread().dumpStack();
   }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了Runtime类和Thread类来获取JVM的内存信息。具体来说,我们通过调用maxMemory()totalMemory()freeMemory()方法来获取堆内存的最大值、初始值和已使用值,并将其转换为MB单位进行输出。同时,我们还通过调用dumpStack()方法打印出当前线程的栈深度和栈帧信息。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设置命令行参数来控制JVM的内存大小,例如:

java -Xmx512m -Xms256m MyClass

其中,-Xmx参数指定了JVM堆内存的最大值为512MB,-Xms参数指定了JVM堆内存的初始值为256MB。

5. 垃圾回收机制和算法:

JVM采用自动内存管理机制,其中垃圾回收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JVM中的垃圾回收机制主要针对堆内存中的对象进行处理,通过标记-清除、复制、标记-整理等算法来实现垃圾回收。JVM还提供了一些参数用于调整垃圾回收机制的行为,如-XX:+UseSerialGC、-XX:+UseParallelGC等。

垃圾回收机制和算法的概念:

JVM中的垃圾回收机制是指通过自动内存管理机制来回收不再被使用的内存空间。其中,垃圾回收机制主要针对堆内存中的对象进行处理,通过标记-清除、复制、标记-整理等算法来实现垃圾回收。同时,JVM还提供了一些参数用于调整垃圾回收机制的行为。

垃圾回收机制和算法的Java代码详解: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Java代码手动触发垃圾回收:

public class GCdemo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创建一个大的数组,占用内存
      byte[] arr = new byte[1024 * 1024 * 10];  
      // 手动触发垃圾回收
      System.gc();
   }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通过创建一个大的数组来占用内存空间,然后通过调用System.gc()手动触发垃圾回收。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设置命令行参数来控制JVM的垃圾回收机制的行为,例如:

java -XX:+UseSerialGC MyClass

其中,-XX:+UseSerialGC指定了JVM使用串行垃圾回收器。

总之,JVM的垃圾回收机制和算法是JVM自动内存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Java程序的运行机制和性能优化方法。

6. JIT编译器和优化技术:

JIT编译器是JVM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运行时将字节码编译成本地机器码,以提高Java程序的执行效率。JIT编译器采用了一系列优化技术来提高代码的执行效率,包括方法内联、逃逸分析、锁消除等。

JIT编译器和优化技术的概念:

JIT编译器是指在运行时将字节码编译成本地机器码的编译器。JIT编译器采用了一系列优化技术来提高代码的执行效率,包括方法内联、逃逸分析、锁消除等。

JIT编译器和优化技术的Java代码详解: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Java代码查看JIT编译器的输出信息:

public class JITdemo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计算1到10000的和
      int sum = 0;
      for (int i = 1; i &lt;= 10000; i++) {<!-- -->
         sum += i;
      }
      System.out.println("Sum is: " + sum);
      
      // 输出JIT编译器的日志信息
      System.out.println("JIT compiled:");
      System.out.println(System.getProperty("sun.management.compiler"));
   }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计算了1到10000的和,并打印出结果。同时,我们还输出了JIT编译器的日志信息,通过调用System.getProperty("sun.management.compiler")获取编译器名称。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命令行参数来控制JIT编译器的行为,例如:

java -XX:+PrintCompilation MyClass

其中,-XX:+PrintCompilation参数可以输出JIT编译器的日志信息。

7. 多线程并发和同步机制:

Java语言中的多线程编程是基于JVM中的线程模型进行的,JVM提供了线程调度、锁机制、原子操作等机制来支持多线程并发编程。在JVM中,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程序计数器、虚拟机栈和本地方法栈等私有内存空间。同时,JVM还提供了synchronized关键字、volatile关键字和锁等机制来实现线程同步。

多线程并发和同步机制的概念:

Java语言中的多线程编程是基于JVM中的线程模型进行的,JVM提供了线程调度、锁机制、原子操作等机制来支持多线程并发编程。在JVM中,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程序计数器、虚拟机栈和本地方法栈等私有内存空间。同时,JVM还提供了synchronized关键字、volatile关键字和锁等机制来实现线程同步。

多线程并发和同步机制的Java代码详解: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Java代码创建一个简单的多线程程序:

public class ThreadDemo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创建两个线程并启动
      new MyThread("Thread 1").start();
      new MyThread("Thread 2").start();
   }
}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MyThread(String name) {<!-- -->
      this.name = nam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for (int i = 1; i &lt;= 10; i++) {<!--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 + i);
         try {<!-- -->
            Thread.sleep(1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e.printStackTrace();
         }
      }
   }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创建了两个线程,并通过继承Thread类和覆盖其run()方法来定义线程的执行逻辑。同时,我们还通过调用Thread.sleep()方法来模拟线程执行过程中的延迟。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来实现线程同步,例如:

public class SyncDemo {<!-- -->
   private int count = 0;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increment() {<!-- -->
      count++;
   }
   public synchronized int getCount() {<!-- -->
      return cou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创建两个线程并启动
      SyncDemo demo = new SyncDemo();
      new CounterThread(demo).start();
      new CounterThread(demo).start();
   }
}
class CounterThread extends Thread {<!-- -->
   private SyncDemo demo;
   public CounterThread(SyncDemo demo) {<!-- -->
      this.demo = demo;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for (int i = 1; i &lt;= 10000; i++) {<!-- -->
         demo.increment();
      }
      System.out.println("Count is: " + demo.getCount());
   }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创建了一个计数器类SyncDemo,并通过synchronized关键字来实现其increment()和getCount()方法的同步。同时,我们还创建了两个线程来并发地对计数器进行操作,并打印出最终的计数结果。

总之,多线程并发和同步机制是Java语言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和实现高效、安全的多线程程序。

8. 异常处理机制:

Java语言中的异常处理机制是基于JVM中的异常处理机制进行的。JVM通过抛出Throwable类型的对象来表示异常,包括Error和Exception两种类型。异常处理机制包括try-catch语句、throw语句等,可以捕获并处理程序中的异常。

异常处理机制的概念:

Java语言中的异常处理机制是指在程序执行过程中遇到错误或异常时,采取相应的行动以保证程序的正常运行。JVM通过抛出Throwable类型的对象来表示异常,包括Error和Exception两种类型。异常处理机制包括try-catch语句、throw语句等,可以捕获并处理程序中的异常。

异常处理机制的Java代码详解: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Java代码演示异常处理机制:

public class ExceptionDemo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ry {<!-- -->
         // 抛出一个异常
         int a = 1 / 0;
      } catch (ArithmeticException e) {<!-- -->
         // 捕获并处理异常
         System.out.println("Exception caught: " + e);
      } finally {<!-- -->
         // 执行finally块中的代码
         System.out.println("Finally block executed");
      }
   }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故意触发一个除以零的异常,并通过catch块来捕获并处理这个异常。同时,我们还使用finally块来执行一些必要的清理和释放资源的代码,无论try块中是否发生异常都会执行。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使用throw语句来自定义抛出异常,例如:

public class CustomExceptionDemo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ry {<!-- -->
         // 抛出一个自定义异常
         throw new CustomException("Custom Exception");
      } catch (CustomException e) {<!-- -->
         // 捕获并处理自定义异常
         System.out.println("Exception caught: " + e);
      }
   }
}
class CustomException extends Exception {<!-- -->
   public CustomException(String message) {<!-- -->
      super(message);
   }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自定义了一个异常类CustomException,并通过throw语句来抛出这个异常。同时,我们还使用catch块来捕获并处理自定义异常。

9. 动态代理和反射机制:

JVM中提供了动态代理和反射两种机制,它们都可以用于在运行时动态生成类或者改变类的结构。动态代理可以在运行时生成代理对象,用于代替真实的对象执行某些操作;反射机制则可以在运行时获取类的信息、方法和属性等,并进行修改或执行。

动态代理和反射机制的概念:

动态代理是指在运行时生成一个代理对象,这个代理对象可以代替真实的对象执行某些操作,比如拦截方法调用、记录日志等。Java语言中的动态代理机制基于java.lang.reflect.Proxy类实现。

反射是指在运行时获取类的信息、方法和属性等,并进行修改或执行。Java语言中的反射机制基于java.lang.reflect包中的类和接口实现,包括Class类、Method类、Field类等。

动态代理和反射机制的Java代码详解: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Java代码演示动态代理和反射机制:

import 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Handler;
import java.lang.reflect.Method;
import java.lang.reflect.Proxy;
public class ProxyDemo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创建一个实现了Person接口的对象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Impl();
      // 创建一个代理对象,该代理对象将方法调用委托给person对象
      Person proxy = (Person) Proxy.newProxyInstance(
            person.getClass().getClassLoader(),
            person.getClass().getInterfaces(),
            new LogHandler(person));
      // 通过代理对象调用目标方法
      proxy.sayHello("Tom");
   }
}
interface Person {<!-- -->
   void sayHello(String name);
}
class PersonImpl implements Person {<!-- -->
   @Override
   public void sayHello(String name) {<!-- -->
      System.out.println("Hello, " + name);
   }
}
class LogHandler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 -->
   private Object target;
   public LogHandler(Object target) {<!-- -->
      this.target = target;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
      System.out.println("Before method " + method.getName());
      Object result = method.invoke(target, args);
      System.out.println("After method " + method.getName());
      return result;
   }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创建了一个实现了Person接口的对象(PersonImpl),并使用动态代理机制(Proxy)生成了一个代理对象(LogHandler)。通过调用代理对象的sayHello()方法,实际上是通过代理对象将方法调用委托给真实的Person对象。同时,我们还在LogHandler中添加了日志记录的逻辑。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使用反射机制来获取类的信息、方法和属性等,并进行修改或执行,例如:

public class ReflectDemo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NoSuchMethodException, IllegalAccessException, InstantiationException, 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NoSuchFieldException {<!-- -->
      // 获取Class对象
      Class clazz = PersonImpl.class;
      // 获取指定方法并调用
      Method method = clazz.getMethod("sayHello", String.class);
      Person person = (Person) clazz.newInstance();
      method.invoke(person, "Tom");
      // 获取指定属性并修改
      Field field = clazz.getDeclaredField("name");
      field.setAccessible(true);
      field.set(person, "Jerry");
      method.invoke(person, "Tom");
   }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通过Class类的方法获取了PersonImpl类的信息,并使用反射机制获取了其特定的方法和属性等。通过调用Method类的invoke()方法可以执行目标方法,同时也可以使用Field类的set()方法来修改目标属性。

10. JVM调优和性能优化:

JVM的性能调优和优化是Java应用程序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JVM提供了很多参数和工具用于监控和调优应用程序的性能,如jstat、jconsole、JMC(Java Mission Control)等。在进行性能优化时,需要考虑代码的执行效率、内存使用情况、线程并发度等因素。

##JVM调优和性能优化的概念:

JVM的性能调优和优化是指通过调整JVM参数、代码优化、资源管理等方式来提高Java程序的性能。JVM提供了很多参数和工具用于监控和调优应用程序的性能,如jstat、jconsole、JMC(Java Mission Control)等。

JVM调优和性能优化的Java代码详解: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Java代码演示JVM调优和性能优化:

public class PerformanceDemo {<!-- -->
   private static int count = 100000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long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for (int i = 0; i &lt; count; i++) {<!-- -->
         Integer.toString(i);
      }
      long end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Time taken: " + (endTime - startTime) + "ms");
   }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Integer类的toString()方法将一个整数转换成字符串,并统计了其执行时间。通过调整count参数(即转换次数),可以测试程序的执行效率。同时,我们还可以使用JVM参数来优化程序性能,例如:

java -server -XX:+AggressiveOpts PerformanceDemo

在这个命令中,我们使用-server参数来启用服务器模式,使JVM针对长时间运行的应用程序做了优化;使用-XX:+AggressiveOpts参数来启用一组默认的性能优化选项,包括代码编译、垃圾收集等方面的优化。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进行代码优化和资源管理等操作来提高程序性能,例如:

public class PerformanceDemo {<!-- -->
   private static int count = 100000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long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tringBuilder sb = new StringBuilder(count);
      for (int i = 0; i &lt; count; i++) {<!-- -->
         sb.append(i);
      }
      String result = sb.toString();
      long end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Time taken: " + (endTime - startTime) + "ms");
   }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StringBuilder类来构建一个较长的字符串,并通过toString()方法将其转换成字符串,避免了多次调用Integer类的toString()方法,从而提高了程序性能。

相关实践学习
日志服务之使用Nginx模式采集日志
本文介绍如何通过日志服务控制台创建Nginx模式的Logtail配置快速采集Nginx日志并进行多维度分析。
相关文章
|
1月前
|
Oracle Java 编译器
基本概念【入门、 发展简史、核心优势、各版本的含义、特性和优势、JVM、JRE 和 JDK 】(二)-全面详解(学习总结---从入门到深化)
基本概念【入门、 发展简史、核心优势、各版本的含义、特性和优势、JVM、JRE 和 JDK 】(二)-全面详解(学习总结---从入门到深化)
60 1
|
1月前
|
Java 编译器 对象存储
java一分钟之Java入门:认识JDK与JVM
【5月更文挑战第7天】本文介绍了Java编程的基础——JDK和JVM。JDK是包含编译器、运行时环境、类库等的开发工具包,而JVM是Java平台的核心,负责执行字节码并实现跨平台运行。常见问题包括版本不匹配、环境变量配置错误、内存溢出和线程死锁。解决办法包括选择合适JDK版本、正确配置环境变量、调整JVM内存参数和避免线程死锁。通过代码示例展示了JVM内存管理和基本Java程序结构,帮助初学者更好地理解JDK和JVM在Java编程中的作用。
39 0
|
1月前
|
缓存 监控 Java
Java从入门到精通:3.3.1性能优化与调优——学习Java的性能优化技巧,如JVM调优
Java从入门到精通:3.3.1性能优化与调优——学习Java的性能优化技巧,如JVM调优
|
1月前
|
算法 安全 前端开发
JVM的基础入门(上)
JVM的基础入门(上)
81 0
|
1月前
|
缓存 运维 监控
JVM的基础入门(下)
JVM的基础入门(下)
63 0
|
1月前
|
Oracle IDE Java
基本概念【入门、 发展简史、核心优势、各版本的含义、特性和优势、JVM、JRE 和 JDK 】(二)-全面详解(学习总结---从入门到深化)(下)
基本概念【入门、 发展简史、核心优势、各版本的含义、特性和优势、JVM、JRE 和 JDK 】(二)-全面详解(学习总结---从入门到深化)
47 1
|
1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JVM入门手册(通俗版)
JVM入门手册(通俗版)
39 0
|
1月前
|
Java 程序员 PHP
基本概念【入门、 发展简史、核心优势、各版本的含义、特性和优势、JVM、JRE 和 JDK 】(二)-全面详解(学习总结---从入门到深化)(上)
基本概念【入门、 发展简史、核心优势、各版本的含义、特性和优势、JVM、JRE 和 JDK 】(二)-全面详解(学习总结---从入门到深化)
40 0
|
9月前
|
存储 缓存 监控
JVM关键知识点整理,从入门到提高到实践
Java 虚拟机定义了各种在程序执行期间使用的运行时数据区域。这些数据区域有一些是在Java虚拟机启动时创建的,并在Java虚拟机退出时销毁,有一些数据区域是每个线程独有的,在线程创建时创建,在线程销毁时销毁,根据《Java虚拟机规范》的规定,Java虚拟机运行时所需要管理的数据区域主要如下图所示:
308 0
JVM关键知识点整理,从入门到提高到实践
|
10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Java
Jvm内存分析入门篇
Jvm内存分析入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