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WAN 应用选路方案

简介: 【5月更文挑战第13天】网络流量选路策略包括链路质量、负载分担和应用优先级三方面。

网络中的流量转发选路也有着与交通管理类似的场景。需要思考的是:应用的流量被区分出来以后,应该根据什么标准选路?具体有什么样的选路策略?仿照实际生活中的选路方式,从应用自身和全局视角出发,可以总结出下面3种典型的选路场景:链路质量选路链路负载分担选路应用优先级选路

1、链路质量选路

有的应用对链路质量要求高,而有的应用对链路质量要求低,不能把所有的应用都放到链路质量最好的链路。例如,把FTP流量放到昂贵的MPLS链路上并不是一个好主意,这样做不仅占用带宽,还会影响音视频的质量。通常情况下,各个企业会根据自己的带宽和可以负担的经济条件,为不同应用选择不同的链路。例如,VoIP优先选择链路质量较好但价格较高的MPLS网络;FTP优先选择时延较大、丢包率相对高但带宽大、成本低的因特网。


WAN的链路质量是应用选择这条链路最重要的因素,但链路质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链路上传输数据量的增加,链路的时延、丢包率、抖动都可能变化。如果链路质量变化了或链路发生故障,就需要把不满足质量要求的应用迁走,迁到可以满足质量要求的链路上。


使用链路质量选路,可以通过使用多条链路,在链路质量不同时劣化的情况下,通过切换链路来选用满足质量要求的链路,从而保障应用体验,链路质量选路的关键点如下。

  1. 配置各种应用对链路的质量要求,使得只有满足应用要求的链路才能被选中。但是,在通常情况下,除了专业的网络管理人员外,一般技术人员并不非常清楚应用对链路的质量要求,因此SD-WAN解决方案提供了预置应用模板,并列出了各种应用所需要的链路质量。
  2. 动态检测链路质量,判断当前链路是否满足应用的要求。这需要SD-WAN解决方案能够对所有链路进行大量的实时检测。
  3. 当路径链路质量下降或不可用(如链路断了)时,能够自动切换到其他低优先级的链路上,以保障网络的高可用性,即再次选路。此外,再次选路需要考虑链路的优先级和链路组。
  • 链路的优先级表达了用户对希望使用的链路的倾向性。例如,如果用户希望VoIP应用优先使用MPLS专线,但是当MPLS专线质量下降时,也可以使用因特网。那么就可以对VoIP应用进行链路优先级定义:MPLS链路的优先级是1(首选),因特网链路的优先级是2(次选)。
  • 链路组用来定义逃生链路。例如,企业经常使用LTE网络作为逃生网络,因为LTE网络虽然接入方便,随时随地可用,但是速率相比企业专线不高,并且按流量计费,成本昂贵,因而企业并不希望将其作为主链路。此时,可以把LTE定义为备链路组,使只有当其他链路组的链路都中断时,SD-WAN才会把应用流量引入LTE网络逃生。

2、链路负载分担选路

当存在多条链路时,企业希望能够充分利用链路的带宽,使得带宽大的链路上多跑流量,带宽小的链路上少跑流量。此时可配置链路负载分担方式的选路调度方式,基于链路带宽进行负载分担选路。在网络上使用负载分担选路,需要CPE能够实时探测和统计链路的带宽利用率、应用的带宽占用率等,做出智能的流量分担决策。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过程是通过把多条链路设置成相同优先级来实现的。当多条链路都满足链路的质量要求,并且优先级相同时,会基于多条链路的带宽进行负载分担,使得带宽大的链路分担的流多,带宽小的链路分担的流少。

3、应用优先级选路

如果在同一条链路上有多种业务报文,为了在链路出现拥塞时优先保证高优先级应用的使用,使低优先级应用避让高优先级应用,可设置应用优先级选路。例如VoIP和FTP的数据流都运行在MPLS链路上,在链路带宽不够时,优先保证VoIP业务不受影响。


应用优先级选路的关键技术与链路质量选路有些类似,都需要实时检测各种链路的质量,但应用优先级选路在链路质量选路的基础上增加了带宽统计,由CPE统计各种应用流量占用的带宽,使得当链路拥塞时,可以按应用的优先级迁移流量,优先把低优先级的流量迁移到其他链路。


综合上述各种选路场景来看,SD-WAN选路方案需要实时检测应用的运行质量和链路质量,当应用的运行质量不理想或者链路质量不理想时,系统可以动态地执行选路策略。因此,质量检测是选路的前提条件

相关文章
|
缓存 安全 网络安全
SD-WAN与VPN讲解
SD-WAN与VPN之间的差异及相似之处
1422 0
|
22天前
|
安全 数据中心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SD-WAN组网场景
【5月更文挑战第14天】SD-WAN旨在实现企业分支、总部、数据中心及云平台间的网络互通,并确保对互联网、SaaS应用和公有云的访问。
|
22天前
|
网络性能优化 运维 监控
MPLS还是SD-WAN?企业组网该怎么选?
企业在组网时面临MPLS与SD-WAN的选择困境。MPLS以其稳定性和QoS保障脱颖而出,适合语音、视频等高要求应用,但成本高、扩展性差。相反,SD-WAN提供灵活、成本效益高的解决方案,通过智能路由优化传输,易于部署管理,但依赖宽带可能导致性能不稳。选择关键在于评估业务需求和网络稳定性的重要性。
21 2
|
22天前
|
调度
SD-WAN 应用选路方案
【2月更文挑战第29天】网络流量转发选路策略包括链路质量选路、链路负载分担选路和应用优先级选路。链路质量选路依据应用对链路质量的需求,如VoIP优先选择高质量MPLS,FTP则选择成本更低的互联网。动态检测链路质量并自动切换确保应用体验。链路负载分担则均衡各链路带宽使用,高带宽链路承载更多流量。应用优先级选路在链路拥塞时保障高优先级应用。SD-WAN选路依赖实时的链路和应用质量检测,以实现动态优化。
|
22天前
|
安全 网络性能优化 调度
SD-WAN 网络编排原理
【2月更文挑战第29天】网络编排是解决传统WAN部署复杂、耗时问题的关键技术,它通过策略驱动自动化协调硬件和软件资源。
|
22天前
|
安全 网络虚拟化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Hybrid WAN 混合广域网
混合广域网是一种网络架构,它将多种不同类型的广域网连接技术和方法相结合,以实现更灵活、高效和可靠的网络连接。这种架构允许组织在不同的连接选项之间进行智能选择,以满足不同业务需求和数据传输要求。
|
安全 网络协议 网络安全
从 WAN 到 SD-WAN 边缘设备的网络架构
如今的应用程序和网络架构需要一种新的的方法,云、虚拟化和即服务模型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企业网络。在这个多云世界中,组织被迫重新考虑如何设计广域网以连接和统一分散的站点。
117 0
从 WAN 到 SD-WAN 边缘设备的网络架构
|
vr&ar 网络架构 安全
一文告诉你SD-WAN与MPLS的区别在哪里?
  一、SD-WAN与MPLS争论   在软件定义的广域网(SD-WAN)的出现是基于传统硬件的网络提供软件定义网络(SDN),存在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一种用于高效网络流量的协议。MPLS的操作类似于交换机和路由器,位于第2层和第3层之间(MPLS有时被认为是第2.5层),它使用数据包转发技术和标签来做出数据转发决策,标签被施加在第2层(数据链路)和第3层(网络)标头之间。
2222 0
|
监控 网络虚拟化
SD-WAN技术的详细解析
  现在软件定义WAN的基础常识常常被忽视,SD-WAN集成到其现有基础架构中的组织应该了解SD-WAN技术如何与其他技术交互,例如最后一英里连接和IT服务管理或ITSM,如何在面对SD-WAN问题时进行故障排除和监控也是网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980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