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文件:/etc/fstab

简介: Linux文件:/etc/fstab

前言

昨天不是写了关于挂载的一些协议,我在使用的时候板子挂载的时候,提醒我这个/etc/fstab文件没有包含。

于是这篇就写写/etc/fstab文件到底是什么东西。

参考的都是前辈们blog,这里就是做个笔记,证明自己来过。

文字略多,我这个笨蛋的学习方法很多时候就是重复,所以有些部分就对资料进行重复的记载,相信你看完这个应该会记得,感谢三位前辈的笔记,链接在文末。

/etc/fstab是什么?

fstab这个文件描述系统中各种文件系统的信息,应用程序读取这个文件,然后根据其内容进行自动挂载的工作

因此,我们需要理解其中的内容,了解它如何与 mount命令配合工作,并能够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修改。

/etc/fstab是用来存放文件系统的静态信息的文件。位于/etc/目录下,可以用命令less /etc/fstab 来查看,如果要修改的话,则用命令 vi /etc/fstab 来修改。

当系统启动的时候,系统会自动地从这个文件读取信息,并且会自动将此文件中指定的文件系统挂载到指定的目录。

/etc/fstab的作用?

磁盘被手动挂载之后都必须把挂载信息写入/etc/fstab这个文件中,否则下次开机启动时仍然需要重新挂载。

系统开机时会主动读取/etc/fstab这个文件中的内容,根据文件里面的配置挂载磁盘。这样我们只需要将磁盘的挂载信息写入这个文件中我们就不需要每次开机启动之后手动进行挂载了。

/etc/fstab的限制?

1、根目录是必须挂载的,而且一定要先于其他mount point被挂载。因为mount是所有目录的跟目录,其他木有都是由根目录 /衍生出来的。

2、挂载点必须是已经存在的目录。

3、挂载点的指定可以任意,但必须遵守必要的系统目录架构原则

4、所有挂载点在同一时间只能被挂载一次

5、所有分区在同一时间只能挂在一次

6、若进行卸载,必须将工作目录退出挂载点(及其子目录)之外。

/etc/fstab的例子

/etc/fstab的参数

第一、二列设备和默认挂载点

- 要挂载的分区或存储设备.

- 的挂载位置。

第一、二列:设备和默认挂载点这些看起来毫无意义的字符代表了什么?在对应相应分区或者存储设备信息的每一行中,每一列又是什么意思?先大体讲一下,第一列表示设备的名称,第二列表示该设备的挂载点,第三列是文件系统,第四列是挂载选项,第五列是dump选项(用一个数字表示),第六列(接下来的数字)表示文件系统检查选项。好了,接下来,就要详细介绍这些参数的具体含义了。

说实话,第一列和第二列的内容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它们的作用就是告诉mount命令,我想挂载什么分区或者什么设备,以及我所希望的挂载点在哪里。在fstab中为某一个设备指定的挂载点是其默认挂载点,也就是当你在挂载目录的时候没有手工指定其他目录的话,系统就将该设备挂载到这个目录。大多数 Linux发行版都会为挂载点创建专门的目录,大多数是在/mnt下,但是一些发行版(比如SUSE或者ubuntu)是在/media下。笔者使用的是 ubuntu,所以示例信息中也是用的/media目录。

按照我们给出的fstab示例,如果你敲入命令

$mount/dev/fd0

你的软驱就将挂载到/media/floppy,因为这是你告诉系统的软驱默认挂载点。如果没有这个信息,当你敲入mount命令时,mount会感到很困惑:该死的,你想让我把这玩意挂载到哪里去呢?当然,如果你看fstab中发行版给你指定的默认挂载点不顺眼,也可以自由修改它,修改成任何一个你希望的目录都可以。如果还不存在,就首先创建这个目录。要知道,fstab是不会把所有工作都给你包干的哦。

另外,有一些分区和存储设备是在Linux系统启动的时候就自动挂载的,比如,让我们看看刚才列出来的fstab示例信息,有两行是这样的:

/dev/hda2 / ext2 defaults 1 1

/dev/hdb1 /home ext2 defaults 1 2

正如刚才我们讲到的那样,这两行表示/dev/hda2默认挂载到/根目录,而 /dev/hdb1则默认挂载到/home目录。这些工作在你Linux系统启动的时候就会通过读取fstab自动完成,否则的话……想象你会遭受什么样的折磨吧,所有的程序都在/根目录下,而你却无法使用,因为你没有挂载/根目录!恩,我保证,这将是一次让人沮丧的系统使用经历。

除了显示的使用设备名,你可以使用设备的UUID或设备的卷标签,例如,你可以在这个字段写成“LABAL=root”或“UUID=3e6be9de- 8139-11d1-9106-a43f08d823a6”,这将使系统更具伸缩性。例如,如果你的系统添加或移除了一个SCSI硬盘,这有可以改变你的设备名,但它不会修改你的卷标签。

对于NFS mount操作,这个字段应该包含host:dir格式的信息,例如:knuth.aeb.nl:/,对于进程文件系统procfs,使用proc。

最后再整个例子

磁盘设备文件或者该设备的Label或者UUID

1)查看分区的label和uuid

Label就是分区的标签,在最初安装系统是填写的挂载点就是标签的名字。可以通过查看一个分区的superblock中的信息找到UUID和Label name。

例如我们要查看/dev/sda1这个设备的uuid和label name

[root@wpg u02]# dumpe2fs -h /dev/sda1

dumpe2fs 1.35 (28-Feb-2004)

Filesystem volume name: /boot //这个就是Label name

Last mounted on:

Filesystem UUID: 3b10fe13-def4-41b6-baae-9b4ef3b3616c //UUID

Filesystem magic number: 0xEF53

Filesystem revision #: 1 (dynamic)

Filesystem features: has_journal ext_attr resize_inode dir_index filetype needs_recovery sparse_super

Default mount options: (none)

Filesystem state: clean

简单点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个命令来查看

[root@wpg u02]# blkid /dev/sda1

/dev/sda1: LABEL=“/boot” UUID=“3b10fe13-def4-41b6-baae-9b4ef3b3616c” SEC_TYPE=“ext3” TYPE=“ext2”

2)使用设备名和label及uuid作为标识的不同

使用设备名称(/dev/sda)来挂载分区时是被固定死的,一旦磁盘的插槽顺序发生了变化,就会出现名称不对应的问题。因为这个名称是会改变的。

不过使用label挂载就不用担心插槽顺序方面的问题。不过要随时注意你的Label name。

至于UUID,每个分区被格式化以后都会有一个UUID作为唯一的标识号。使用uuid挂载的话就不用担心会发生错乱的问题了。

文件系统类型

- 要挂载设备或是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支持许多种不同的文件系统:ext2, ext3, ext4, reiserfs, xfs, jfs, smbfs, iso9660, vfat, ntfs, swap 及 auto。 设置成auto类型,mount 命令会猜测使用的文件系统类型,对 CDROM 和 DVD 等移动设备是非常有用的。

fstab中的第三列指示了设备或者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它支持很多种类的文件系统,我们在这里只介绍最为常用的。如果想了解你的kernel目前支持哪些文件系统,可以查看/proc/filesystems的内容。如果这个字段定义为swap,这条记录将关联到一个用于交换目的的文件或分区。如果这个字段定义为ignored,这行将被忽略。这对于显示目前没有使用的分区非常有用。

ext2 和 ext3: Linux下的Ext2文件系统,是 GNU/Linux 系统中标准的文件系统,其特点为存取文件的性能极好,对于中小型的文件更显示出优势,这主要得利于其簇快取层的优良设计。至于Ext3文件系统,它属于一种日志文件系统,是对ext2系统的扩展。日志式文件系统的优越性在于,它会将整个磁盘的写入动作完整记录在磁盘的某个区域上,以便有需要时可以回朔追踪。由于详细记录了每个细节,故当在某个过程中被中断时,系统可以根据这些记录直接回朔并重整被中断的部分,而不必花时间去检查其他的部分,故文件系统检测不一致时,重整的工作速度相当快,几乎不需要花时间。

reiserfs: ReiserFS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文件系统。也是最早用于Linux的日志文件系统之一,其机制比Ext3要先进得多,风雷小弟一直使用的就是它,很多发行版现在也把它作为默认文件系统了。可惜其作者前段时间出事了……具体情况就不说了,也不知道下一代reiserfs4还能不能出来,因为ext4都有了。

swap: Swap,即交换区,把它想象成虚拟内存就行了。

vfat 和 ntfs:一看就知道是Windows分区格式了,呵呵。98,me等系统都是使用的vfat,也就是最流行的fat32格式,而NT系列则多使用 NTFS,当然也不是固定的,因此2000或者XP系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当初Linux对NTFS的写入支持不好,所以大多数资料都建议用户使用 vfat格式,但是现在支持已经很好了,即使不重新编译内核,也可以通过ntfs-3g来进行写入支持(具体方法请参考这篇文章),因此不用太在意这个了。

auto:当然,这不是一个文件系统类型。auto只是表示,文件系统的类型将被自动检测。在上面的示例中,你会发现软驱和光驱的文件系统类型都是auto,为什么呢?因为它们的文件系统类型随时都可能改变,比如软驱,优盘这种设备,可能今天是vfat格式,明天你就把它格式化成了ntfs,因此,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告诉系统,我没法确定这东西的当前类型,还是你自己检测吧。

udf:由于刻录光驱越来越流行,现在很多发行版自带的fstab中,光驱的文件格式类型是UDF,UDF是Universal Disc Format的缩写,与ISO 9660格式相容。它采用标准的封装写入技术(PW,Packet Writing)将CD-R/CD-RW当作硬盘使用,用户可以在光盘上修改和删除文件。利用UDF格式进行刻录时,刻录软件将数据打包,并在内存中临时建立一个特殊文件目录表,同时接管系统对光盘的访问。

iso9660:很多光驱也使用的这个选项。ISO9660是一种描述适合CD盘片的电脑文件结构的国际标准。采用此标准的盘片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使用,如MAC和Windows。

挂载选项

- 挂载时使用的参数,注意有些mount 参数是特定文件系统才有的。

一些比较常用的参数有:
auto - 在启动时或键入了 mount -a 命令时自动挂载。
noauto - 只在你的命令下被挂载。
exec - 允许执行此分区的二进制文件。
noexec - 不允许执行此文件系统上的二进制文件。
ro - 以只读模式挂载文件系统。
rw - 以读写模式挂载文件系统。
user - 允许任意用户挂载此文件系统,若无显示定义,隐含启用 noexec, nosuid, nodev 参数。
users - 允许所有 users 组中的用户挂载文件系统.
nouser - 只能被 root 挂载。
owner - 允许设备所有者挂载.
sync - I/O 同步进行。
async - I/O 异步进行。
dev - 解析文件系统上的块特殊设备。
nodev - 不解析文件系统上的块特殊设备。
suid - 允许 suid 操作和设定 sgid 位。这一参数通常用于一些特殊任务,使一般用户运行程序时临时提升权限。
nosuid - 禁止 suid 操作和设定 sgid 位。
noatime - 不更新文件系统上 inode 访问记录,可以提升性能(参见 atime 参数)。
nodiratime - 不更新文件系统上的目录 inode 访问记录,可以提升性能(参见 atime 参数)。
relatime - 实时更新 inode access 记录。只有在记录中的访问时间早于当前访问才会被更新。(与 noatime 相似,但不会打断如 mutt 或其它程序探测文件在上次访问后是否被修改的进程。),可以提升性能(参见 atime 参数)。
flush - vfat 的选项,更频繁的刷新数据,复制对话框或进度条在全部数据都写入后才消失。
defaults - 使用文件系统的默认挂载参数,例如 ext4 的默认参数为:rw, suid, dev, exec, auto, nouser, async.

fstab中的第四列表示设备或者分区所需要的挂载选项。这一列也是fstab中最复杂最容易出错的一列,当然,只要你能知道一些最常用的选项是什么意思,就可以让你从头疼中解脱出来。如果要把可用的选项一项一项介绍……恩,我估计我会写到明天,所以,我还是只是分析最常用的一些选项,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的东西,还是求助于man吧。

auto 和 noauto:这是控制设备是否自动挂载的选项。auto是默认选择的选项,这样,设备会在启动或者你使用mount -a命令时按照fstab的内容自动挂载。如果你不希望这样,就使用noauto选项,如果这样的话,你就只能明确地通过手工来挂载设备。

user 和 nouser: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选项,user选项允许普通用户也能挂载设备,而nouser则只允许root用户挂载。nouser是默认选项,这也是让很多 Linux新手头疼的东西,因为他们发现没有办法正常挂载光驱,Windows分区等。如果你作为普通身份用户遇到类似问题,或者别的其他问题,就请把 user属性增加到fstab中。

如像笔者Fedora 系统的fstab中根本就没有出现过什么cdrom啊,nouser啊之类,具体如下:

[htc@localhost ~]$ cat/etc/fstab

/dev/VolGroup00/LogVol00/ ext3 defaults 1 1

LABEL=/boot /boot ext3 defaults 1 2

devpts /dev/pts devpts gid=5,mode=620 0 0

tmpfs /dev/shm tmpfs defaults 0 0

proc /proc proc defaults 0 0

sysfs /sys sysfs defaults 0 0

/dev/VolGroup00/LogVol01swap swap defaults 0 0

[htc@localhost ~]$

在这个里面根本就没有cdrom,连nouser都没有,肿么办?用vi打开这个文件添加就是了。

如在fstab的最后添加如下:

/dev/cdrom /mnt iso9660 ro,noauto,nouser,sync 0 0

然后保存退出。

那么上面这句话表示:将/dev/cdrom 挂载到/mnt下,这个/dev/cdrom的文件类型是iso9660,然后 ro 表示只读,noauto 表示不自动挂载,nouser表示只有root才能挂载,sync表示异步写入,0 ,0 不解释,请看后文。如果把noauto改成auto则启动linux系统时就自动把/dev/cdrom挂载到/mnt下了,如果把nouser改成user则表示普通用户也可以挂载cdrom了,当然也可以把iso9660改成auto让系统自动来检测/dev/cdrom这个设备是什么文件系统类型。

exec 和 noexec: exec允许你执行对应分区中的可执行二进制程序,同理,noexec的作用刚好相反。如果你拥有一个分区,分区上有一些可执行程序,而恰好你又不愿意,或者不能在你的系统中执行他们,就可以使用noexec属性。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挂载Windows分区时。exec是默认选项,理由很简单,如果 noexec变成了你/根分区的默认选项的话……

ro:以只读来挂载文件系统。

rw:以可读可写的属性来挂载系统。

sync 和 async:对于该文件系统的输入输出应该以什么方式完成。sync的意思就是同步完成,通俗点讲,就是当你拷贝一个东西到设备或者分区中时,所有的写入变化将在你输入cp命令后立即生效,这个东西应该立马就开始往设备或者分区里面拷贝了。而如果是async,也就是输入输出异步完成的话,当你拷贝一个东西到设备或者分区中时,可能在你敲击cp命令后很久,实际的写入操作才会执行,换句话说,就是进行了缓冲处理。

有时候这种机制蛮不错的,因为syn会影响你系统的运行速度,但是这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想一想,当你希望将一个文件拷贝到u盘上时,你执行了 cp 命令,却忘记执行umount命令(它会强行将缓冲区内容写入),那么你拷贝的文件实际上并没有在u盘上面。如果你是使用的mv命令,而你又很快将u盘拔出……恭喜你,文件会从这个星球上消失的。因此,虽然async是默认属性,但是对于u盘,移动硬盘这种可移动存储设备,最好还是让他们使用syn选项。

defaults:所有选项全部使用默认配置,包括rw, suid, dev, exec, auto, nouser,和 async。

一般用户没有特殊需求,直接使用defaults就可以了。看完介绍,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前面的示例内容,以光驱为例,主要关注挂载选项这里,可以看到,光驱和其他分区设备的不同是ro,因为普通光驱是只读的。而exec则让你可以从光驱上直接执行某些程序。

第五、六列:dump和fsck选项

dump 工具通过它决定何时作备份. dump 会检查其内容,并用数字来决定是否对这个文件系统进行备份。 允许的数字是 0 和 1 。0 表示忽略, 1 则进行备份。大部分的用户是没有安装 dump 的 ,对他们而言 应设为 0。

fsck 读取 的数值来决定需要检查的文件系统的检查顺序。允许的数字是0, 1, 和2。 根目录应当获得最高的优先权 1, 其它所有需要被检查的设备设置为 2. 0 表示设备不会被 fsck 所检查。

Dump和fsck?这是什么东西?恩,dump是一个备份工具,而fsck是一个文件系统扫描检查工具。我不会在这里详细介绍它们,因为用man或者google都可以获得更加详细的信息。

fstab的第五列是表示dump选项,dump工具通过这个选项位置上的数字来决定文件系统是否需要备份。如果是0,dump就会被忽略,事实上,大多数的dump设置都是0。而第六列是fsck选项,fsck命令通过检测该字段来决定文件系统通过什么顺序来扫描检查,根文件系统/对应该字段的值应该为1,其他文件系统应该为2。若文件系统无需在启动时扫描检查,则设置该字段为0。

————————————————

使用fstab的一些提示和技巧

自动挂载

如果 /home 分区较大,可以让不依赖 /home 分区的服务先启动。把下面的参数添加到 /etc/fstab 文件中 /home 项目的参数部分即可:

noauto,x-systemd.automount

这样 /home 分区只有需要访问时才会被挂载。内核会缓存所有的文件操作,直到 /home 分区准备完成。

注意: 这样做会使 /home 的文件系统类型被识别为 autofs,造成 mlocate 查询时忽略该目录。实际加速效果因配置而异,所以请自己权衡是否需要。

挂载远程文件系统也是同理。如果你仅想在需要的时候才挂载,也可以添加 noauto,x-systemd.automount 参数。另外,可以设置 x-systemd.device-timeout=# 参数,设置超时时间,以防止网络资源不能访问的时候浪费时间。(就是提升系统启动速度)

如果你的加密文件系统需要密钥,则需要添加 noauto 参数到 /etc/crypttab 文件中的对应位置。systemd 开机的时候就不会打开这个加密设备,会一直等待到设备被访问时再使用密钥文件挂载。比如在使用加密RAID设备的时候可以节省一定的时间,因为 systemd 不必等到设备可用后才能访问。例如:

/etc/crypttab
data /dev/md0 /root/key noauto

交换分区 UUID

如果交换分区没有 UUID,可以手动加入。如果使用 lsblk -f 命令没有列出交换分区的 UUID 就说明发生了这种情况。下面是为交换分区指定 UUID 的步骤:

确定交换分区:

# swapon -s

禁用交换分区:

# swapoff /dev/sda7

用新 UUID 重新创建交换分区:

# mkswap -U random /dev/sda7

激活交换分区:

# swapon /dev/sda7

路径名有空格

如果挂载的路径中有空格,可以使用 “\040” 转义字符来表示空格(以三位八进制数来进行表示)

/etc/fstab
UUID=47FA-4071     /home/username/Camera\040Pictures   vfat  defaults,noatime      0  2
/dev/sda7          /media/100\040GB\040(Storage)       ext4  defaults,noatime,user  0  0
.....</nowiki>}}

外部设备

外部设备在插入时挂载,在未插入时忽略。这需要 nofail 选项,可以在启动时若设备不存在直接忽略它而不报错.

/etc/fstab
 /dev/sdg1    /media/backup    jfs    defaults,nofail    0  2

atime 参数

使用 noatime, nodiratime 或 relatime 可以提升 ext2, ext3 及 ext4 格式磁盘的性能。

Linux 在默认情况下使用atime选项,每次在磁盘上读取(或写入)数据时都会产生一个记录。这是为服务器设计的,在桌面使用中意义不大。默认的 atime 选项最大的问题在于即使从页面缓存读取文件(从内存而不是磁盘读取),也会产生磁盘写操作!

使用 noatime 选项阻止了读文件时的写操作。大部分应用程序都能很好工作。只有少数程序如 Mutt 需要这些信息。Mutt 的用户应该使用 relatime 选项。使用 relatime 选项后,只有文件被修改时才会产生文件访问时间写操作。nodiratime 选项仅对目录禁用了文件访问时间。relatime 是比较好的折衷,Mutt 等程序还能工作,但是仍然能够通过减少访问时间更新提升系统性能。

注意: noatime 已经包含了 nodiratime。不需要同时指定。

tmpfs

tmpfs 是一个临时文件系统,驻留于你的交换分区或是内存中(取决于你的使用情况)。使用它可以提高文件访问速度,并能保证重启时会自动清除这些文件。

经常使用 tmpfs 的目录有 /tmp, /var/lock and /var/run. 不要将之使用于 /var/tmp, 因为这一目录中的临时文件在重启过程中需要被保留。使用 tmpfs /run 目录,/var/run 和 /var/lock 是为了兼容老版本建立的链接。默认 /etc/fstab中的的/tmp也是 tmpfs.

默认情况下, tmpfs 分区被设置为你总的内存的一半,当然你可以自由设定这一值。注意实际中内存和交换分区的使用情况取决于你的使用情况,而 tmpfs 分区在其真正使用前是不会占用存储空间的。

要将 /tmp 放到 tmpfs,将下行加入 /etc/fstab:

/etc/fstab
.....
tmpfs /tmp      tmpfs nodev,nosuid                 0 0
.....

可以指定大小,但不要修改 mode 选项,以保证文件具有正确的访问权限(1777)。在上例中 /tmp 将最多使用一半内存,要指定最大空间,使用 size 挂载选项:

/etc/fstab
.....
tmpfs /tmp      tmpfs nodev,nosuid,size=2G          0 0
.....

这里有一个更高级的例子,展示如何为用户添加 tmpfs 挂载。这对于网站、mysql 临时文件, ~/.vim/, 和其他情况很有用。尝试并获得理想的挂载选项来完成目标是很重要的。目标是尽量采用安全的策略来防止滥用。限制大小,同时指定 uid 和 gid 加上 mode 是非常安全的。更多信息.

/etc/fstab
tmpfs /www/cache tmpfs rw,size=1G,nr_inodes=5k,noexec,nodev,nosuid,uid=648,gid=648,mode=1700 0 0

重启后方能生效。注意不要直接执行 mount -a 命令,因为可能造成无法访问当前目录中的文件(比如你应该保证 lockfiles 的正常存在)。然而,如果它们都是空的,那么就可以直接执行 mount -a 而不必重启电脑。

应用更改后,可以通过 findmnt 检查是否生效:

$ findmnt --target /tmp
TARGET SOURCE FSTYPE OPTIONS
/tmp   tmpfs  tmpfs  rw,nosuid,nodev,relatime

一般需要大量读写操作的程序在使用 tmpfs 时都会提升性能。有些程序把共享内存放到 tmpfs 上时性能会大幅提升,例如将 Firefox Profile 文件夹放到内存后,Firefox 性能大幅提升。

Note: tmpfs 目录( /tmp) 挂载时需要去掉 noexec 参数,否则有些编译程序无法执行,此外,tmpfs 的默认大小是内存的一般,可能会产生空间不够的问题。

下面命令可以让makepkg在tmpfs目录进行编辑,也可以在在/etc/makepkg.conf中进行设置:

$ BUILDDIR=/tmp/makepkg makepkg

普通用户读写 FAT32

为了取得对 FAT32 分区的写权限,你必须修改/etc/fstab文件。

/etc/fstab
/dev/sdxY    /mnt/some_folder  vfat   user,rw,umask=000              0  0

“users”标签的意思是任何用户(甚至非 root 用户)都可以挂载或卸载分区 ‘/dev/sdX’。“rw”标签则分配读写的使用权。但我不知道“umask”标签的意义(umask 是权限掩码命令 umask=000 指任何人没有特权,且权限为777,即所有人都可以读、写、执行)。我曾试图在“man mount”中查询,但是没有什么结果。

比如你的 FAT32 分区在 ‘/dev/sda9’,你想将其挂载到 ‘/mnt/fat32’,那么你需要输入并运行

/etc/fstab
/dev/sda9    /mnt/fat32        vfat   user,rw,umask=111,dmask=000    0  0

————————————————

真是多啊,linux这玩意还是得等你用到的时候和无聊的时候看。


目录
相关文章
|
23小时前
|
Shell Linux
linux shell 脚本实现:根据文件内容中的每行分隔符放入数组,根据规则打印日志并重新创建目录 备份文件
linux shell 脚本实现:根据文件内容中的每行分隔符放入数组,根据规则打印日志并重新创建目录 备份文件
|
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Shell Linux
linux shell脚本判断文件或文件夹是否存在循环操作
linux shell脚本判断文件或文件夹是否存在循环操作
|
1天前
|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Linux
mysql 将select结果导出文件 linux
mysql 将select结果导出文件 linux
|
1天前
|
监控 网络协议 Ubuntu
Linux网络配置全攻略:解读/etc/network/interfaces文件的精髓
Linux网络配置全攻略:解读/etc/network/interfaces文件的精髓
8 1
|
2天前
|
存储 Linux
【Linux】磁盘文件
【Linux】磁盘文件
|
2天前
|
Linux
39. 【Linux教程】修改文件所属关系
39. 【Linux教程】修改文件所属关系
7 0
|
2天前
|
Linux 开发者
17. 【Linux教程】查看文件内容
17. 【Linux教程】查看文件内容
7 0
linux中的usermod 修改用户、groupadd 新增组、groupdel 删除组、groupmod 修改组、cat /etc/group 查看创建了哪些组llinux中的userdel 删除用户、who 查看登录用户信息、sudo 设置普通用户具有 root 权限
linux中的usermod 修改用户、groupadd 新增组、groupdel 删除组、groupmod 修改组、cat /etc/group 查看创建了哪些组llinux中的userdel 删除用户、who 查看登录用户信息、sudo 设置普通用户具有 root 权限
linux中的usermod 修改用户、groupadd 新增组、groupdel 删除组、groupmod 修改组、cat /etc/group 查看创建了哪些组llinux中的userdel 删除用户、who 查看登录用户信息、sudo 设置普通用户具有 root 权限
|
Linux Go
linux中的usermod 修改用户、groupadd 新增组、groupdel 删除组、groupmod 修改组、cat /etc/group 查看创建了哪些组、文件权限类、rwx 作用文件和目录的不同解释、chmod改变权限、修改bigbig.txt文件使其所属主用户只有读权限、修改bigbig.txt文件使其所属组用户具有写权限
每个用户都有一个用户组,系统可以对一个用户组中的所有用户进行集中管理。不同 Linux 系统对用户组的规定有所不同, 如Linux下的用户属于与它同名的用户组,Linux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多用户系统,不同的用户处于不同的地位,拥有不同的权限。为了保护系统的安全性,Linux系统对不同的用户访问同一文件(包括目录文件)的权限做 了不同的规定。[ w ]代表可写(write): 可以修改,但是不代表可以删除该文件,删除一个文件的前 提条件是对该文件所在的目录有写权第一种方式变更权限 chmod [{ugoa}{±=}{rwx}] 文件或目录。经验技巧 u:所有者 g:所有组 o:其他人 a:所有人(
204 1
linux中的usermod 修改用户、groupadd 新增组、groupdel 删除组、groupmod 修改组、cat /etc/group 查看创建了哪些组、文件权限类、rwx 作用文件和目录的不同解释、chmod改变权限、修改bigbig.txt文件使其所属主用户只有读权限、修改bigbig.txt文件使其所属组用户具有写权限
|
Linux 开发工具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8.5 Linux /etc/group
/ect/group 文件是用户组配置文件,即用户组的所有信息都存放在此文件中。
116 0
8.5 Linux /etc/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