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ython+DenseNet121算法模型实现一个图像分类识别系统案例

简介: 基于Python+DenseNet121算法模型实现一个图像分类识别系统案例

目录

  • 介绍
  • 在TensorFlow中的应用
  • 实战案例
  • 最后

一、介绍

DenseNet(Densely Connected Convolutional Networks)是一种卷积神经网络(CNN)架构,2017年由Gao Huang等人提出。该网络的核心思想是密集连接,即每一层都接收其前面所有层的输出作为输入。DenseNet121是该家族中的一个特定模型,其中121表示网络的总层数。
DenseNet121的主要特点如下:

  1. 密集连接(Dense Connection):在一个Dense Block内,第 i 层的输入不仅仅是第 i−1 层的输出,还包括第 i−2 层、第 i−3 层等所有之前层的输出。这种密集连接方式促进了特征的重用。
  2. 参数效率:由于特征在网络中得以重复使用,DenseNet相较于其他深度网络模型(如VGG或ResNet)通常需要更少的参数来达到相同(或更好)的性能。
  3. 特征复用与强化:密集连接方式也促进了梯度的反向传播,使得网络更容易训练。同时,低层特征能被直接传播到输出层,因此被更好地强化和利用。
  4. 过拟合抑制:由于有更少的参数和更好的参数复用,DenseNet很适合用于数据集较小的场合,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过拟合。
  5. 增加网络深度:由于密集连接具有利于梯度反向传播的特性,DenseNet允许构建非常深的网络。
  6. 计算效率:虽然有很多连接,但由于各层之间传递的是特征图(而不是参数或梯度),因此在计算和内存效率方面表现得相对较好。
  7. 易于修改和适应:DenseNet架构很容易进行各种修改,以适应不同的任务和应用需求。

DenseNet121在很多计算机视觉任务中都表现出色,例如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和语义分割等。因其出色的性能和高效的参数使用,DenseNet121常被用作多种视觉应用的基础模型。以下DeseNet算法与ResNet算法的区别。

特性/算法 DenseNet ResNet
连接方式 每一层都与其前面的所有层密集连接 每一层仅与其前一层进行残差连接
参数效率 更高,由于特征复用 相对较低
特征复用 高度的特征复用,所有前面层的输出都用作每一层的输入 仅前一层的输出被用于下一层
梯度流动 由于密集连接,梯度流动更容易 通过残差连接改善梯度流动,但相对于DenseNet可能较弱
过拟合抑制 更强,尤其在数据集小的情况下 相对较弱
计算复杂度 一般来说更低,尽管有更多的连接 一般来说更高,尤其是在深层网络中
网络深度 可以更深,且更容易训练 可以很深,但通常需要更仔细的设计
可适应性 架构灵活,易于修改 相对灵活,但大多数改动集中在残差块的设计
创新点 密集连接 残差连接
主要应用 图像分类、目标检测、语义分割等 图像分类、目标检测、人脸识别等

这两种网络架构都在多种计算机视觉任务中表现出色,但根据具体应用的需求和限制,你可能会选择其中一种作为基础模型。

二、在TensorFlow中的应用

在TensorFlow(特别是TensorFlow 2.x版本)中使用DenseNet121模型非常方便,因为该模型已经作为预训练模型的一部分集成在TensorFlow库中。以下是一些常见用法的示例。

导入库和模型

首先,确保您已经安装了TensorFlow库。然后,导入所需的库和模型。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from tensorflow.keras.applications import DenseNet121

实例化模型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例化一个DenseNet121模型:

# 预训练权重和全连接层
model = DenseNet121(weights='imagenet', include_top=True)

# 预训练权重但无全连接层(用于特征提取)
model = DenseNet121(weights='imagenet', include_top=False)

数据预处理

DenseNet121需要特定格式的输入数据。通常,您需要将输入图像缩放到224x224像素,并进行一些额外的预处理。

from tensorflow.keras.preprocessing import image
from tensorflow.keras.applications.densenet import preprocess_input
import numpy as np

img_path = 'your_image_path.jpg'
img = image.load_img(img_path, target_size=(224, 224))
x = image.img_to_array(img)
x = np.expand_dims(x, axis=0)
x = preprocess_input(x)

模型预测

使用预处理过的图像进行预测:

preds = model.predict(x)

三、实战案例

如下图所示,通过对几种常见的水果数据集进行训练,最后得到模型。下面是其经过25轮迭代训练的训练过程图、ACC曲线图、LOSS曲线图、可视化界面等
image-20230830204342058
image-20230830204354416
image-20230830204404260
img_05_12_17_39_35

四、最后

大家可以尝试通过DenseNet121算法训练自己的数据集,然后封装成可视化界面部署等。(提供包括数据集、训练预测代码、训练好的模型、WEB网页端界面、远程安装调试部署)。如需要本项目或类似项目订制开发请:https://www.yuque.com/ziwu/yygu3z/sr43e6q0wormmfpv

目录
相关文章
|
8天前
|
算法 搜索推荐 JavaScript
基于python智能推荐算法的全屋定制系统
本研究聚焦基于智能推荐算法的全屋定制平台网站设计,旨在解决消费者在个性化定制中面临的选择难题。通过整合Django、Vue、Python与MySQL等技术,构建集家装设计、材料推荐、家具搭配于一体的一站式智能服务平台,提升用户体验与行业数字化水平。
|
6天前
|
存储 分布式计算 大数据
基于Python大数据的的电商用户行为分析系统
本系统基于Django、Scrapy与Hadoop技术,构建电商用户行为分析平台。通过爬取与处理海量用户数据,实现行为追踪、偏好分析与个性化推荐,助力企业提升营销精准度与用户体验,推动电商智能化发展。
|
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大数据 关系型数据库
基于python大数据的台风灾害分析及预测系统
针对台风灾害预警滞后、精度不足等问题,本研究基于Python与大数据技术,构建多源数据融合的台风预测系统。利用机器学习提升路径与强度预测准确率,结合Django框架实现动态可视化与实时预警,为防灾决策提供科学支持,显著提高应急响应效率,具有重要社会经济价值。
|
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大数据 关系型数据库
基于python大数据的青少年网络使用情况分析及预测系统
本研究基于Python大数据技术,构建青少年网络行为分析系统,旨在破解现有防沉迷模式下用户画像模糊、预警滞后等难题。通过整合多平台亿级数据,运用机器学习实现精准行为预测与实时干预,推动数字治理向“数据驱动”转型,为家庭、学校及政府提供科学决策支持,助力青少年健康上网。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海洋生物识别系统+图像识别+Python+人工智能课设+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算法+TensorFlow
海洋生物识别系统。以Python作为主要编程语言,通过TensorFlow搭建ResNet50卷积神经网络算法,通过对22种常见的海洋生物('蛤蜊', '珊瑚', '螃蟹', '海豚', '鳗鱼', '水母', '龙虾', '海蛞蝓', '章鱼', '水獭', '企鹅', '河豚', '魔鬼鱼', '海胆', '海马', '海豹', '鲨鱼', '虾', '鱿鱼', '海星', '海龟', '鲸鱼')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文件,然后使用Django开发一个Web网页平台操作界面,实现用户上传一张海洋生物图片识别其名称。
554 7
海洋生物识别系统+图像识别+Python+人工智能课设+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算法+TensorFlow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乐器识别系统】图像识别+人工智能+深度学习+Python+TensorFlow+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训练
乐器识别系统。使用Python为主要编程语言,基于人工智能框架库TensorFlow搭建ResNet50卷积神经网络算法,通过对30种乐器('迪吉里杜管', '铃鼓', '木琴', '手风琴', '阿尔卑斯号角', '风笛', '班卓琴', '邦戈鼓', '卡萨巴', '响板', '单簧管', '古钢琴', '手风琴(六角形)', '鼓', '扬琴', '长笛', '刮瓜', '吉他', '口琴', '竖琴', '沙槌', '陶笛', '钢琴', '萨克斯管', '锡塔尔琴', '钢鼓', '长号', '小号', '大号', '小提琴')的图像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一个训练精度较高的模型,并将其
383 0
【乐器识别系统】图像识别+人工智能+深度学习+Python+TensorFlow+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训练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眼疾病识别】图像识别+深度学习技术+人工智能+卷积神经网络算法+计算机课设+Python+TensorFlow
眼疾识别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编程语言进行开发,基于深度学习等技术使用TensorFlow搭建ResNet50卷积神经网络算法,通过对眼疾图片4种数据集进行训练('白内障',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青光眼', '正常'),最终得到一个识别精确度较高的模型。然后使用Django框架开发Web网页端可视化操作界面,实现用户上传一张眼疾图片识别其名称。
280 9
【眼疾病识别】图像识别+深度学习技术+人工智能+卷积神经网络算法+计算机课设+Python+TensorFlow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镜像

更多
下一篇
开通oss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