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训练Day17|● 104.二叉树的最大深度 559.n叉树的最大深度● 111.二叉树的最小深度● 222.完全二叉树的节点个数

简介: 算法训练Day17|● 104.二叉树的最大深度 559.n叉树的最大深度● 111.二叉树的最小深度● 222.完全二叉树的节点个数

LeetCode:104.二叉树的最大深度

104.二叉树的最大深度-力扣(leetcode)

1.思路

递归方法来实现

理论上,深度应该从根节点计数,直到最深的叶子节点。故采用前序遍历是统一的。

高度应该从叶子节点计数,直到根节点为止。故采用后序遍历时统一的。

但,由于最大深度和最大高度是同一个数值,所以前序遍历和后续遍历结果是一致的。

但,层序遍历应该是最好理解的。


2.代码实现

递归实现

 1// 递归
 2class Solution {
 3    public int maxDepth(TreeNode root) {
 4        if (root == null) {
 5            return 0;
 6        }
 7        int getLeft = maxDepth(root.left);
 8        int getright = maxDepth(root.right);
 9        return Math.max(getLeft, getright) + 1; // 遇到最底层节点进行 +1 操作, 这个过程属于回溯
10    }   
11}
迭代法实现(层序遍历

该代码通过广度优先搜索(BFS)的方式计算二叉树的最大深度。使用一个队列来存储每一层的节点,每次遍历完一层后,深度加1。直到队列为空,即遍历完整个二叉树,返回最大深度。

 1class Solution {
 2    public int maxDepth(TreeNode root) {
 3        if (root == null) { // 如果根节点为空,返回深度为0
 4            return 0;
 5        }
 6        Queue<TreeNode> queue = new LinkedList<>(); // 创建一个队列来存储节点
 7        queue.offer(root); // 将根节点加入队列
 8        int ans = 0; // 初始化深度为0
 9        while (!queue.isEmpty()) { // 当队列不为空时循环
10            int size = queue.size(); // 获取当前层的节点数量
11            while (size > 0) { // 遍历当前层的所有节点
12                TreeNode node = queue.poll(); // 从队列中取出一个节点
13                if (node.left != null) { // 如果节点的左子节点不为空,将左子节点加入队列
14                    queue.offer(node.left);
15                }
16                if (node.right != null) { // 如果节点的右子节点不为空,将右子节点加入队列
17                    queue.offer(node.right);
18                }
19                size--; // 当前层节点数量减1
20            }
21            ans++; // 每遍历完一层,深度加1
22        }
23        return ans; // 返回最大深度
24    }
25}

3.复杂度分析

递归:

时间复杂度:O(n),需要遍历到每个节点,故为O(n)

空间复杂度:O(height),用栈存储深度,所以空间消耗为height/depth.

层序:

时间复杂度:O(n),需要遍历到每个节点,故为O(n)

空间复杂度:O(n)+O(size)+O(ans),用队列暂存,额外用到size、ans..


LeetCode:559.n叉树的最大深度

559.N叉树的最大深度-力扣(leetcode)

1.思路

2.代码实现

 1class Solution {
 2    public int minDepth(TreeNode root) {
 3        if (root == null) {
 4            return 0;
 5        }
 6        int getLeft = minDepth(root.left);
 7        int getRight = minDepth(root.right);
 8        // 左子树为null时
 9        if (root.left == null) {
10            return getRight + 1;
11        }
12        // 右子树为null
13        if (root.right == null) {
14            return getLeft + 1;
15        }
16        // 根节点左右子树都不为null时,取两子树较小值
17        return Math.min(getLeft, getRight) + 1;
18    }
19}

3.复杂度分析

时间复杂度:O(logN/2 ✖ logN/2)

空间复杂度:O(1),常数项存储最大深度的数值


LeetCode:111.二叉树的最小深度

111. 二叉树的最小深度 - 力扣(LeetCode)


1.思路

最小深度和最大深度思路基本一致,需要注意的是,要排除根节点左右子树为空的情况。

最小深度是从根节点到最近叶子节点的最短路径上的节点数量。叶子节点是指没有子节点的节点。


2.代码实现

 1class Solution {
 2    public int minDepth(TreeNode root) {
 3        if (root == null) {
 4            return 0;
 5        }
 6        int getLeft = minDepth(root.left);
 7        int getRight = minDepth(root.right);
 8        // 左子树为null时
 9        if (root.left == null) {
10            return getRight + 1;
11        }
12        // 右子树为null
13        if (root.right == null) {
14            return getLeft + 1;
15        }
16        // 根节点左右子树都不为null时,取两子树较小值
17        return Math.min(getLeft, getRight) + 1;
18    }
19}

3.复杂度分析

时间复杂度:遍历每个节点,故为O(N)

空间复杂度:取决于递归时,栈空间的开销。最坏情况下,树呈链状,空间复杂度为O(N),平均情况下树的高度与节点数的对数呈正相关,空间复杂度为O(logN).

LeetCode:222.完全二叉树的节点个数

222.完全二叉树的节点个数-力扣(leetcode)

1.思路

2.代码实现

递归法
 1// 递归实现
 2class Solution {
 3    public int countNodes(TreeNode root) {
 4        if (root == null) {
 5            return 0;
 6        }
 7        int leftCount = countNodes(root.left);
 8        int rightCount = countNodes(root.right);
 9        int sum = leftCount + rightCount + 1;
10        return sum;
11    }
12}
迭代法
 1// 迭代法
 2class Solution {
 3    public int countNodes(TreeNode root) {
 4        if (root == null) {
 5            return 0;
 6        }
 7        Queue<TreeNode> queue = new LinkedList<>(); // 创建层序遍历的辅助队列
 8        queue.offer(root);
 9        int sum = 0;
10        while (!queue.isEmpty()) {
11            int size = queue.size();
12            while (size > 0) {
13                TreeNode cur = queue.poll();
14
15                size--;
16                sum++;
17                if (cur.left != null) {
18                    queue.offer(cur.left);
19                }
20                if (cur.right != null) {
21                    queue.offer(cur.right);
22                }  
23            }
24        }
25        return sum;
26    }
27}

3.复杂度分析

递归法:

时间复杂度:O(logN/2 ✖ logN/2)

空间复杂度:O(N),代码随想录给的是O(logN),存疑!

相关文章
|
1天前
|
存储 算法 IDE
数据结构与算法⑯(第四章_下)二叉树的层序遍历+判断完全二叉树+一道OJ
数据结构与算法⑯(第四章_下)二叉树的层序遍历+判断完全二叉树+一道OJ
11 1
|
1天前
|
存储 移动开发 算法
数据结构与算法⑩(第四章_上)树和二叉树和堆的概念及结构(下)
数据结构与算法⑩(第四章_上)树和二叉树和堆的概念及结构
7 0
|
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搜索推荐
数据结构与算法⑩(第四章_上)树和二叉树和堆的概念及结构(上)
数据结构与算法⑩(第四章_上)树和二叉树和堆的概念及结构
9 0
|
3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处理
探索机器学习中的决策树算法
【5月更文挑战第18天】探索机器学习中的决策树算法,一种基于树形结构的监督学习,常用于分类和回归。算法通过递归划分数据,选择最优特征以提高子集纯净度。优点包括直观、高效、健壮和可解释,但易过拟合、对连续数据处理不佳且不稳定。广泛应用于信贷风险评估、医疗诊断和商品推荐等领域。优化方法包括集成学习、特征工程、剪枝策略和参数调优。
|
6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理解并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决策树
【5月更文挑战第12天】决策树是直观的分类与回归机器学习算法,通过树状结构模拟决策过程。每个内部节点代表特征属性,分支代表属性取值,叶子节点代表类别。构建过程包括特征选择(如信息增益、基尼指数等)、决策树生成和剪枝(预剪枝和后剪枝)以防止过拟合。广泛应用在信贷风险评估、医疗诊断等领域。理解并掌握决策树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
6天前
|
存储 缓存 算法
数据结构与算法 树(B树,B+树,红黑树待完善)
数据结构与算法 树(B树,B+树,红黑树待完善)
20 0
|
6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可视化
Matlab决策树、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分析高校教师职称学历评分可视化
Matlab决策树、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分析高校教师职称学历评分可视化
|
6天前
|
算法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计算机视觉
基于二维CS-SCHT变换和LABS方法的水印嵌入和提取算法matlab仿真
该内容包括一个算法的运行展示和详细步骤,使用了MATLAB2022a。算法涉及水印嵌入和提取,利用LAB色彩空间可能用于隐藏水印。水印通过二维CS-SCHT变换、低频系数处理和特定解码策略来提取。代码段展示了水印置乱、图像处理(如噪声、旋转、剪切等攻击)以及水印的逆置乱和提取过程。最后,计算并保存了比特率,用于评估水印的稳健性。
|
3天前
|
算法
m基于BP译码算法的LDPC编译码matlab误码率仿真,对比不同的码长
MATLAB 2022a仿真实现了LDPC码的性能分析,展示了不同码长对纠错能力的影响。短码长LDPC码收敛快但纠错能力有限,长码长则提供更强纠错能力但易陷入局部最优。核心代码通过循环进行误码率仿真,根据EsN0计算误比特率,并保存不同码长(12-768)的结果数据。
21 9
m基于BP译码算法的LDPC编译码matlab误码率仿真,对比不同的码长
|
4天前
|
算法
MATLAB|【免费】融合正余弦和柯西变异的麻雀优化算法SCSSA-CNN-BiLSTM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预测模型
这段内容介绍了一个使用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优化CNN-BiLSTM模型进行多输入单输出预测的程序。程序通过融合正余弦和柯西变异提升算法性能,主要优化学习率、正则化参数及BiLSTM的隐层神经元数量。它利用一段简单的风速数据进行演示,对比了改进算法与粒子群、灰狼算法的优化效果。代码包括数据导入、预处理和模型构建部分,并展示了优化前后的效果。建议使用高版本MATLAB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