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读《5G 系统技术原理与实现》——1.2.1 5G 移动通信系统整体网络架构

简介: 带你读《5G 系统技术原理与实现》——1.2.1 5G 移动通信系统整体网络架构

1.2 5G 网元功能与接口


5G 移动通信系统网络架构相比4G 移动通信系统更加细化,网络功能相比4G 移动通信系统更加具体,接口定义也更加明确。5G 移动通信系统网络架构和网络功能对5G 技术的发展影响深远。5G 移动通信系统网络架构的设计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G 移动通信系统采用NFV/SDN 技术,数据连接更加灵活,数据业务更加便捷,基于业务的控制面网络功能实现更加容易。


用户面功能和控制面功能分离,允许独立的可扩展性,可演进性及可灵活部署,比如可选择采用集中式或者分布式的方式。


功能设计模块化,比如采用灵活高效的网络切片。


无论何时何地使用,都可以将相应的过程(网络功能之间的互动)定义为业务以便用。


如果有需要,可以使相应的网络功能和其他的NF 互动。


降低AN(Access Network,接入网)和CN(Core Network,核心网)的耦合度,此时CN 应该作为一个公共接入网连接汇聚的核心网,而不是单纯的5GC;接入网可以是不同的接入类型,例如,3GPP 接入网和non-3GPP 接入网。


支持统一的鉴权架构。


支持“stateless”网络功能,实现网络功能与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解耦。


支持能力开放。


同时支持本地化和集中化业务,为了支持低时延业务并访问本地数据网络,用户面功能部署需要尽可能地靠近接入网。


本节将重点对5G 移动通信系统网络架构、网元功能、网元间接口和接口协议进行描述。


1.2.1 5G 移动通信系统整体网络架构


5G 移动通信系统基于服务的架构如图1-8 所示。

image.png

图1-8 非漫游5G 移动通信系统架构—SBA


5G 移动通信系统网络基于服务(SBA 方式)进行架构。SBA 借鉴了业界成熟的SOA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架构)、微服务架构等理念,结合电信网络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革新性设计,实现软件服务重构核心网以及核心网的软件化、灵活化、开放化和智能化。


5G 网络功能之间的信息交互可以基于两种方式:基于服务;基于点对点。实际部署时,经常共同使用这两种方式。在5G网络架构中,不是所有的接口都适合基于服务表示。从图1-8可以看出,控制面内的网络功能,例如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使其他授权的网络功能能够访问其服务,所以AMF 与其他核心网功能间基于服务进行架构。但是,对于接口N1 和接口N2,由于基站按需分散部署的特点,点对点表示方式更适合这两个接口。


5G 核心网分为控制面和用户面。AMF 负责终端的移动性和接入管理;SMF(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会话管理功能)负责对话管理功能,可以配置多个。AMF 和SMF 是控制面的两个主要节点,与它们配合的网络功能还包括用户数据管理、鉴权、策略控制等。NEF 和NRF用于帮助Expose(公开)和Publish(发布)网络数据,帮助其他节点发现网络服务。核心网用户面的网元是UPF(User Plane Function,用户平面功能)。与4G 移动通信系统网络架构相比,5G 核心网的控制面和用户面进一步分离,为了满足低时延、高速率的网络要求,5G 核心网对用户面的控制和转发功能进行了重构。重构后的5G 网络架构,控制面进一步集中,用户面进一步分化,并且融合SDN 和NFV 的思想,让整个网络更加灵活,满足不同的场景对网络差异化的需求。


5G 无线接入网NG-RAN 有两种表示方式:一是NG-eNB,表示升级后支持5G 接口协议栈的4G 基站;二是gNB,直接支持5G 接口协议栈的5G 基站。NG-eNB 和gNB 均可提

供空口的控制面和用户面协议终止点。NG-eNB 与NG-eNB、NG-eNB 与gNB、gNB 与gNB之间通过Xn 接口连接。接入网与核心网通过NG 接口连接,NG-RAN 与AMF 之间是NG-C接口,NG-RAN 与UPF 之间是NG-U 接口,基站与SMF 之间没有直接接口。5G 移动通信系统点到点表示如图1-9 所示。

image.png

图1-9 非漫游5G 移动通信系统架构—点到点表示


N2 接口和N3 接口可以实现AMF/UPF 和NG-RAN 节点的多对多连接,即一个AMF/UPF 可以与多个基站节点相连,一个基站节点可以连接多个AMF/UPF。这种灵活连接有助于减少由终端移动而发生的接口信令交互数量,降低5G 核心网的信令处理负荷。不同运营

商核心网可以连接到同一个NG-RAN 网络,实现不同运营商间共建共享接入网设备和无线资源,并能够获得相同的服务水平,节约建网成本。


5G 无线接入网的基站网元功能拆分为CU 和DU。5G 移动通信系统NG-RAN CU 与DU 分离逻辑图如图1-10 所示。


通常情况下,一个gNB 的DU 只会连接这个gNB 的CU,但是灵活性高是5G 系统的重要特点,所以实际应用时,DU 有可能连接到多个gNB CU。gNB CU 同样实现了控制面和用户面分离。在一个逻辑gNB中,通常只有一个控制面(CU-CP),但是会有多个用户面(CU-UP)。gNB CU 及其连接的若干gNB-DU 作为一个整体逻辑gNB 对外呈现,此时,这个逻辑gNB只对其他逻辑gNB 和与其相连的5GC 可见。

image.png

图1-10 5G 移动通信系统NG-RAN CU 与DU 分离逻辑图

在3GPP 历次会议中共提出了8 种CU 与DU 分离方案,如图1-11 所示。

image.png

图1-11 CU 与DU 分离方案


CU 与DU 分离方案可以分为高层功能划分方案和低层功能划分方案。分离点越趋向高层,表示更多的协议栈功能位于DU,此时集中化程度越低,实现越容易;分离点越趋向

低层,表示更多的协议栈功能位于CU,此时集中化程度越高,实现越困难。8 种方案中,Option2、Option7 和Option8 是重点讨论内容。截止到2020 年12 月,讨论结果如下。


底层功能划分方案:便于控制面集中,利于无线资源干扰协调,可以采用虚拟化平台。但是由于对传输和时延要求较为苛刻,所以至今没有确定分离方案。但是Option7 最终胜出的可能性最大。


高层功能划分方案:3GPP 已确定采用Option2。理由是PDCP 上移便于形成数据锚点,便于支持用户面的双连接/ 多连接。


从资源集中度、协同性能、传输带宽要求及传输时延要求4 个维度出发,对CU/DU 方案策略进行比较,如表1-1 所示。

image.png

表1-1 CU/DU 方案策略比较

相关文章
|
1天前
|
存储 缓存
【基础计算机网络2】物理层——通信基础
【基础计算机网络2】物理层——通信基础
|
2天前
|
5G 安全 SDN
【计算巢】网络切片技术:5G 网络的核心创新
【6月更文挑战第2天】5G时代的变革核心技术——网络切片,如同万能钥匙,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定制专属网络服务。通过虚拟化逻辑网络,满足各类行业个性化需求,如自动驾驶的低延迟连接或远程手术的安全传输。实现网络切片涉及NFV和SDN等技术,虽面临动态管理、安全隔离等挑战,但其潜力巨大,将推动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社会进步的关键驱动力。
|
4天前
|
自动驾驶 物联网 5G
【计算巢】无线网络技术:从Wi-Fi到5G的演进
【5月更文挑战第31天】本文探讨了无线网络技术从Wi-Fi到5G的演进,Wi-Fi利用无线电波实现无线局域网连接,示例代码展示如何用Python扫描Wi-Fi网络。5G技术则引入大规模MIMO、波束成形和毫米波,提高速度和容量,支持物联网等应用。通过Python检测5G信号强度的代码帮助理解其工作原理。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演进,为生活和工作带来更高效率和更多可能性。
|
4天前
|
Cloud Native Devops 持续交付
构建未来:云原生架构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角色移动应用开发的未来:跨平台框架与原生系统的融合
【5月更文挑战第31天】 随着企业加速其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云原生架构已成为推动创新和实现敏捷性的关键技术。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技术的核心概念、优势以及如何在组织中实施这些技术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通过分析微服务、容器化、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CI/CD)以及DevOps文化等关键组成部分,我们将揭示如何利用云原生架构来优化资源使用、加快产品上市时间并确保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
8天前
|
供应链 安全 Java
如何挑选一个合适的HIS系统? 基于B/S架构,JAVA语言,springboot最新技术栈开发的整套云HIS系统源码 HIS源码
最近有很多人在询问,有没有最优秀的HIS系统?在这里小编是没办法回答的。为什么呢?
26 0
如何挑选一个合适的HIS系统? 基于B/S架构,JAVA语言,springboot最新技术栈开发的整套云HIS系统源码 HIS源码
|
8天前
|
监控 测试技术 数据库
探索微服务架构下的系统调优实践
【5月更文挑战第27天】在当今软件开发领域,微服务架构因其灵活性、可扩展性而受到青睐。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复杂性增加和性能调优的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在微服务环境中进行系统调优的策略与实践,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揭示优化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考虑因素,为追求高性能微服务系统的开发者提供参考。
18 1
|
11天前
|
设计模式 监控 网络协议
socket通信处于网络协议那一层和两种接收发送消息方式
socket通信处于网络协议那一层和两种接收发送消息方式
19 2
|
11天前
|
网络协议 安全 Java
网络编程、网络编程的三要素、TCP/UDP通信、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网络编程、网络编程的三要素、TCP/UDP通信、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23 1
网络编程、网络编程的三要素、TCP/UDP通信、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
19天前
|
边缘计算 负载均衡 网络协议
B站千万级长连接实时消息系统的架构设计与实践
本文将介绍B站基于golang实现的千万级长连接实时消息系统的架构设计与实践,包括长连接服务的框架设计,以及针对稳定性与高吞吐做的相关优化。
43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