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字典项(下拉列表)在前后端的实践思考

本文涉及的产品
Redis 开源版,标准版 2GB
推荐场景:
搭建游戏排行榜
RDS MySQL Serverless 基础系列,0.5-2RCU 50GB
云数据库 RDS MySQL,高可用系列 2核4GB
简介: 最近接触了一点公司的后端代码,刚好自己有非常多的疑问,带着这些疑问,我就来看看公司后端的代码是如何实现的。由于工作中表单的录入工作相对频繁,而且有非常多的下拉选项,所以就先来看看字典项目的获取。

image.png


1、前言


上一篇文章算的话是9月20日发的,到今天11月10日,大致有50天没有发文了。这段时间当然也在学习,一方面解决自己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公司刚好也比较忙,到现在应该说是又可以回归正常了。那么还说什么呢?开始卷文章学习吧。


最近接触了一点公司的后端代码,刚好自己有非常多的疑问,带着这些疑问,我就来看看公司后端的代码是如何实现的。由于工作中表单的录入工作相对频繁,而且有非常多的下拉选项,所以就先来看看字典项目的获取。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后端们用了史上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处理的。也就是每个下拉都会调用mysql


image.png


const  GetDictionaryData = (typeCode) => {
  // 通过sql返回列表数据
  select code, name from  dictionary where typeCode = typeCode
  // result = 返回列表
  return result
} 


然后前端怎么做呢?在用到字典的地方调用接口就完事了。对于一般的系统,用户量比较少,或者并发性能要求没那么高,慢点就慢点也就无所谓了。


这其中其实存在蛮多的问题?来看看我是怎么处理的呢?不能说我处理的好吧,只能说在现有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有效的提升了一部分性能和方便性。


2、前后端的第一波调整


2.1、后端


这里其实我是将后端的字典项,存到了redis中,先简单看一下模拟方法


const GetDictionaryData = (typeCode) => {
   // 先判断redis中是否缓存
   if(redis.get(typeCode)) {
      return redis.get(typeCode)
   } else {
      // 先从数据库中获取
      var list = mysql查询返回结果
      redis.set(typeCode, list);
      return list;
   }
}


在后端简单将字典项目缓存到redis,这样有效的缓解了数据库的访问压力。不用每次都来调用数据库。


2.2、前端


前端的考虑跟后端有点类似,那就是缓存一下


const GetDictionaryData = async (typeCode) => {
    // 比如这里先来判断localStorage或者sessionStorage等等中是否缓存
    if(localStorage.getItem(typeCode)) {
       return JSON.parse(localStorage.getItem(typeCode))
    } else {
        const result = await getApi({typeCode})
        if(result.code === 200){
            localStorage.setItem(typeCode, JSON.stringify(result.data))
            return result.data
        }
    }
}


也就是在调用接口前,先判断浏览器缓存中是否存储了字典的数据项,如果有那么直接使用本地的,不用调用后端接口了,如果缓存不存在,则通过接口调用,并写入到本地缓存中。


3、前后端第二波更新


在第一波更新中存在一个小问题,如果后端数据更新了,后端的缓存数据也更新了,而我们前端还是拿的我们浏览器缓存的,那么数据就出现了非一致性的问题了。那现在我就来进行简单的调整。


3.1、后端


const GetDictionaryData = (typeCode,timeStamp) => {
   // 先判断redis中是否缓存
   if(redis.get(typeCode)) {
      var result = redis.get(typeCode)
      if(result.timeStamp != timeStamp) {
         return redis.get(typeCode)
      } else {
          return {
              timeStamp
          }
      }
   } else {
      // 先从数据库中获取
      var list = mysql查询返回结果
      var result = {
          list: list,
          timeStamp: 时间戳
      }
      redis.set(typeCode, result);
      return result;
   }
}


再来看一下前端代码的修改


3.2、前端


先说一下思路,因为害怕后端数据会更新,所以每次都进行调用接口来获取字典项目,但是多了一个参数,timeStamp,第一次的时候可以不传递。获取到接口返回的数据后还是要进行浏览器缓存存储。


const GetDictionaryData = async (typeCode) => {
    // 比如这里先来判断localStorage或者sessionStorage等等中是否缓存
    if(localStorage.getItem(typeCode)) {
        let cache = JSON.parse(localStorage.getItem(typeCode))
        const result = await getApi({
            typeCode: typeCode,
            timeStamp: cache.timeStamp
        })
        if(result.code === 200 ) {
            // 如果本地时间戳与接口返回的时间戳一致
            // 则后端只返回时间戳,字典列表项就不返回了
            // 直接使用前端缓存的字典项
            if(result.data.timeStamp === cache.timeStamp){
                return cache.list
            } else {
                // 如果时间戳不一致,则代表后端接口数据返回可能发生变更了
                // 先更新缓存
                localStorage.setItem(typeCode, JSON.stringify(result.data))
                return result.data.list
            }
        }
    } else {
        // 则代表缓存没有数据
        const result = await getApi({typeCode})
        if(result.code === 200 ) { {
            localStorage.setItem(typeCode, JSON.stringify(result.data))
            return result.data.list
        }
    }
}


通过时间戳字段进行对比,时间戳相同,则代码钱后端数据一致,后端可以不传递list字典项目,只传递时间戳,方便与前端比对。前端传递的时间戳如果与后端的不一致,那后端就需要将字典项目list 和时间戳一起返回,前端需要更新浏览器缓存。


这里虽然每次都请求了服务器,但当字典第一次从数据库获取被缓存之后,就相当于只返回时间戳字段,而且对于获取的数据是读取的是redis缓存中的,对mysql数据库服务器的压力将大大减少。当然redis的作用也绝不仅仅就是缓存,还有很多其他更牛逼的功能。


4、可能还有第三波


如果系统够大,做的更精细化一些。是不是针对字典项目会有专门的地方进行维护,维护到mysql数据库的时候,同时会同步到redis缓存中,这样后端的缓存将会使用的更加到位吧?也只是我的猜测,实际的话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来吧


5、总结


最近在公司折腾了一点后端,初步想法是最近半年允许的话,在公司项目的基础上多搞一下后端,全身心投入两年前端,自己感触也颇多,等年底有空的时候也来唠一唠。


  • 搞一搞mysql数据库性能方面的优化


  • 搞一搞redis在后端中的角色成分


  • 搞一搞比如rabbitMQ 消息队列


  • 搞一搞微服务相关的搭建构件


  • 当然还有其他的,比如Grpc、DDD、IOC、AOP、Docker、K8S、Cron、JWT、 等等吧,加油趁着现在还有折腾的欲望再卷一卷。


当然我搞的是比较偏门的语言:.net core,有兴趣的或者正在路上的咱们可以一起多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
|
JavaScript
vue element plus Transfer 穿梭框
vue element plus Transfer 穿梭框
480 0
|
测试技术
无法复现的bug,如何处理?
无法复现的bug,如何处理?
1134 0
|
Kubernetes 负载均衡 网络协议
k8s学习-Service(概念、模板、创建、外部代理、删除等)
k8s学习-Service(概念、模板、创建、外部代理、删除等)
698 0
|
C# Windows 开发者
当WPF遇见OpenGL:一场关于如何在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中融入高性能跨平台图形处理技术的精彩碰撞——详解集成步骤与实战代码示例
【8月更文挑战第31天】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WPF) 中集成OpenGL,以实现高性能的跨平台图形处理。通过具体示例代码,展示了使用SharpGL库在WPF应用中创建并渲染OpenGL图形的过程,包括开发环境搭建、OpenGL渲染窗口创建及控件集成等关键步骤,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OpenGL技术。
1234 0
|
5月前
|
Java API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访问修饰符 public private protected 及默认情况的区别解析
在Java编程中,访问修饰符(`public`、`private`、`protected`和默认)用于控制类、方法、字段及构造函数的访问范围。`public`允许所有类访问;`private`仅限类内部访问;`protected`允许同一包内或子类访问;默认(无修饰符)仅限同一包内访问。通过合理使用这些修饰符,可实现数据封装、提高安全性和代码可维护性。了解它们的区别与应用场景,是掌握Java面向对象编程的关键。
1060 6
|
算法
比较for、for...in、for...of、forEach的区别
【10月更文挑战第9天】
579 139
|
前端开发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2023全网最详细的若依开源项目部署,将其部署到Linux操心系统中
2023全网最详细的若依开源项目部署,将其部署到Linux操心系统中
1789 0
|
Java Spring
SpringBoot: 启动Banner在线生成工具
SpringBoot: 启动Banner在线生成工具
35975 1
SpringBoot: 启动Banner在线生成工具
|
JavaScript 算法 前端开发
为什么虚拟 dom 会提高性能?
【10月更文挑战第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