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 键盘布局
如果是英语,不涉及此页面。如果选择中文,建议增加英语布局:
2.5.4 配置磁盘分区参数
通过调整分区,能有效利用磁盘空间,适用于root单用户环境,并且使用软件对磁盘分区有要求的场景。
确定磁盘挂载正确,选择稍后自行分区,下一步。点击自动分区,分区类型默认选择LVM,无需更改。
具体分区操作如下。
必须的分区:
boot分区。引导分区,包含了系统启动的必要内核文件,即使根分区损坏也能正常引导启动。一般这些文件所占空间在200M以下,建议分1GB。避免由于长期使用的冗余文件塞满此分区。建议使用ext4分区格式,按需求更改。
swap分区。类似于Windows的虚拟内存,在内存不够用时占用硬盘的虚拟内存来进行临时数据的存放,而对于Linux就是swap分区。建议是物理内存大小的2倍,比如你电脑是4G的物理内存,swap分区可以是8G。但是因为咱们的虚机内存要求是8G,推荐分8GB。分区格式为swap格式。
/分区(根分区)。所有的文件都从这里开始,你可以比喻为Windows的C盘,但其实有区别。后续有大量的数据在根目录下,建议将剩余磁盘空间全部分配到此分区。一般来讲,根分区和home分区的大小就类似C盘和D盘的空间分布一样,主要占空间在哪儿就在那里分大容量。建议采用ext4分区格式,按需求更改。
可选的分区:
home分区。存放用户数据,home的结构一般是 home/userName/userFile,如果不分则默认在/目录下。分区建议:如果用户数据多可以将此分区适当增大,请参考“根分区”分区建议;一般硬盘的主要容量几乎都在Home分区和根分区下。建议采用ext4分区格式,按需求更改。
var分区。用于log日志的文件的存放,如果不分则默认在/目录下。分区建议:如果你安装的Linux是用于服务器或者经常做日志分析,请划分var分区,避免日志文件不断膨胀塞满导致根分区而引发问题。建议采用ext4分区格式,按需求更改。
推荐分区操作如下图,其中需要修改/目录文件系统格式为ext4,按图示操作修改磁盘空间大小使磁盘能充分利用。
关闭KDUMP功能选项以节省磁盘空间。
2.5.5 配置网络参数
开启网卡、配置手动的IPv4地址、DNS等参数;如果是自动获取或者其他方式,请按需修改。
如上图为现场有一块网卡的情况,如果现场有多块网卡,需要配置路由的情况,可以直接在8处修改添加明细路由表项。并需要在进入系统之后修改访问公网的网卡为默认网卡。
确认软件选择为最小安装之后,即可开始安装:
2.6 用户设置
需要创建root密码,可选创建用户。
Root账户的账号密码强度需要满足密码强度要求,一般建议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特殊字符等。如果确实要使用弱密码,系统会提示密码强度弱,需要连续点击两次确认密码。
网卡配置信息修改
使用ip add查看网卡信息:
然后找到网卡对应的配置文件:
检查一下区域1参数是否正确,如果需要修改,修改为正确配置即可:
(vi下的简单操作:i进入编辑模式,esc键退出编辑,键入:wq保存退出,键入:q!不保存退出)
多网卡配置需要关注区域2参数DEFROUTE=“yes”。只保留访问公网的网卡属性为yes,将其他网卡的属性参数配置为no。
TYPE=Ethernet BOOTPROTO=dhcp DEFROUTE=yes PEERDNS=yes PEERROUTES=yes
特别注意:
如果需要重新更改网络配置,请在修改网络配置结束后,需要执行命令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重启网络,或者直接重启探针服务器,推荐直接重启服务器。
安装信息检查
如果是特殊用途安装,操作系统需要满足系统版本、硬件配置等特殊要求,可以参考如下命令进行检查。
检查版本信息:
检查CPU配置参数,如CPU型号、主频等。
检查CPU核心数量,如下图所示,显示0-7则为8核。
检查内存大小配置,如下图为16GB内存。
检查磁盘大小和分区情况:
检查网卡及IP地址配置信息:
检查路由信息,主要用于多网卡场景和网络诊断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