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微服务的测试策略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原生网关 MSE Higress,422元/月
任务调度 XXL-JOB 版免费试用,400 元额度,开发版规格
MSE Nacos/ZooKeeper 企业版试用,1600元额度,限量50份
简介: 单体微服务的测试策略

640.jpg

随着业务复杂度的提升,技术架构的微服务化已经非常普遍了,如何针对微服务化的产品进行测试,也有了很多的测试策略可以做选择,但是对于单体微服务的测试方案,却比较少有人提起。本文来聊聊这方面的测试策略。


01


640.png


如上图,从技术架构的角度上看,现在的多数产品是由前端组件+Nginx代理+各类微服务+数据层+系统层及一些外部依赖构成的。针对这个级别的测试策略,就非常的多了,本文暂不展开讲,后续再讨论。

 

如果把微服务拆开,只关注微服务之间的关联关系,这层是接口测试重点关注的对象。多个微服务通过REST/RPC协议进行调用,测试通过接口调用来模拟,完成对应功能的测试,也诞生了类似契约测试的方法论。

 

再往下拆分,针对单体的微服务,我们如何着手测试?大部分人可能就会归结为单元测试,因为到了这一层,很难有完整的业务需求被实现,测试难度也会大增(毕竟很多测试是不会看代码的)。从ROI上来说,效果可能会不理想。但如果做好了,对系统的可测试性和质量保障会有质的提升。


02

640.png


针对单体的微服务,可以从4个层次来做测试。


请求资源层:一般情况下在Controller层实现,这里关注的是服务如何对外提供服务,是Rest协议还是RPC协议?请求方法是否符合规范,还是只有一种POST请求?(关于Post请求和Restful API的争论,笔者更倾向于后者,但也不争论,看团队的情况)。同时,还要关注是否有鉴权行为。这里还需要关注一些非业务的请求处理,比如需要写到日志系统里的信息,其他非业务需要的接口(如健康检查、配置上报与获取之类的),这部分的测试往往很容易被忽略。如果出问题,在业务上也比较难被发现,甚至发现不了。

 

业务逻辑+数据处理:一般情况是在Service层和Entity层这里是业务逻辑处理的实体,大部分的业务逻辑都在这里被实现,这里也是我们常讲的单元测试的重点区域,目前支持单元测试的工具也非常的多,常见的有Junit5,TestNG以及一些框架自带的功能。单元测试除了是一种有用的测试策略外,还是一种强大的设计工具,尤其是与测试驱动开发相结合。

 

数据存储:指的是与数据库交付的场景,这里会见了的问题一般是数据连接不上,网络波动等。这种场景虽然很难出现和模拟,但我们需要对这些异常做充分的处理,以便当问题真的出现时,能够快速定位到。同时,为了程序的健壮性,也可以做出一些容错处理。

 

外部依赖:由于业务上的需要,每个微服务可能会去访问其他微服务,在这里,要注意避免网络隔离引起的错误(在容器化的部署环境下,网络问题更为复杂,需要特别关注),同时还要考虑网络延迟和中断引发的业务问题,需要被更优雅的处理,避免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出现。特别是当依赖的内容不是本系统,而是其他系统时,更要注意数据一致性的问题。

 

03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有必要测试得这么细?业务测试都来不及,而且这些看起来和业务也没什么关系,不是一直强调交付价值嘛,这有什么价值?个人认为,细致的微服务测试对测试的价值有以下几点:


1. 更清晰地了解业务实现:现在的微服务架构非常复杂,许多测试场景并不能通过简单的前端场景就能覆盖到,典型的业务比如查询,在以前,查询数据就是从数据库里来,但是现在,可以存放数据的来源非常得多,除了数据库,还有可能是Redies,ES,文件等等,如果不了解这些实现,就很难去做针对性地覆盖;


2. 更好的定位问题:测试人员还是应该学会如何更好地去定位问题,既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也提升了对团队的影响力,不好么?


3. 避免遗漏场景:比如上文提到的请求资源和外部依赖,很难从更上层去验证,如果从单服务的角度来看,就很容易被验证。


4. 更好地交流:与开发共同频的交流,而不是别人说什么你都不知道,也容易被忽悠。


5. 提升自己的能力,拓宽自己的思路,这点就不细说了吧。

 

所以,在允许的情况下,多做一些这类的测试,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质量的构建也是从这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

 

但是这里也需要注意一点,并不是所有的单体微服务都需要这么认真的去测试,因为有些微服务的功能相对单一,或者是一些业务逻辑不是很复杂的服务,可以不需要过多的关注。在执行此类测试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微服务去验证。


04


关于单元测试,在整理资料的时候,遇到一个词:test doubles,说的是什么呢,指的是为了达到测试目的并且减少被测试对象的依赖,使用“替身”代替一个真实的依赖对象,从而保证了测试的速度和稳定性。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Mock吗?原来还是自己想简单了。


test doubles一般会包含4类:Dummy、Fake、Stub和最常见的Mock。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下。


当我们有个业务需要访问通过数据库查询信息或者插入数据时:

Fake:我们可以直接fake一个数据库(现在很多IDE都会带)

Stub:我们向这个fake的数据库中插入3个数据,就可以直接获取这三个数据的返回值(可以理解为硬编码只返回这三个值)

Mock:插入数据时,我们只关注是否调用了插入数据这个接口,至于调用之后的预期结果是否正确,那不是我们关心的事,那是提供这个接口的人应该关心的事儿,

Dummy?Dummy一般是直接定义一个对象就好了。

 

现在,你的思路是不是被打开了?测试是不是可以更好玩?其他两类测试,我们,下次再聊。


参考内容:https://martinfowler.com/articles/microservice-testing/


往期推荐:

为什么选JMeter做接口测试?

我理解的敏捷是什么

敏捷研发想表达什么

在职场上拥有选择的权力

敏捷测试系列文章合集

相关文章
|
10月前
|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数据管理
探索软件测试中的自动化测试框架选择与优化策略
本文深入探讨了在现代软件开发流程中,如何根据项目特性、团队技能和长期维护需求,精准选择合适的自动化测试框架。
396 11
|
1月前
|
测试技术 微服务
使用Istio实现流量镜像:提升微服务测试的利器
使用Istio实现流量镜像:提升微服务测试的利器
166 99
|
2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如何让AI更“聪明”?VLM模型的优化策略与测试方法全解析​
本文系统解析视觉语言模型(VLM)的核心机制、推理优化、评测方法与挑战。涵盖多模态对齐、KV Cache优化、性能测试及主流基准,助你全面掌握VLM技术前沿。建议点赞收藏,深入学习。
274 8
|
4月前
|
缓存 负载均衡 监控
微服务架构下的电商API接口设计:策略、方法与实战案例
本文探讨了微服务架构下的电商API接口设计,旨在打造高效、灵活与可扩展的电商系统。通过服务拆分(如商品、订单、支付等模块)和标准化设计(RESTful或GraphQL风格),确保接口一致性与易用性。同时,采用缓存策略、负载均衡及限流技术优化性能,并借助Prometheus等工具实现监控与日志管理。微服务架构的优势在于支持敏捷开发、高并发处理和独立部署,满足电商业务快速迭代需求。未来,电商API设计将向智能化与安全化方向发展。
|
3月前
|
缓存 监控 API
电商API的微服务架构优化策略
随着电商快速发展,API成为连接用户、商家与系统的核心。本文探讨微服务架构下电商API的优化策略,分析高并发、低延迟与数据一致性等挑战,并提供服务拆分、缓存异步、监控容器化等实践方案,助力构建高性能、高可用的电商系统,提升用户体验与业务效率。
88 0
|
4月前
|
测试技术 Python
Python测试报告生成:整合错误截图,重复用例执行策略,调整测试顺序及多断言机制。
如何组织这一切呢?你可以写一本名为“Python测试之道”的动作指南手册,或者创建一个包含测试策略、测试顺序、多断言机制的脚本库。只要你的测试剧本编写得足够独到,你的框架就会像一位执行任务的超级英雄,将任何潜伏于代码深处的错误无情地揪出来展现在光天化日之下。这些整理好的测试结果,不仅有利于团队协作,更像冒险故事中的精彩篇章,带给读者无尽的探索乐趣和深刻的思考。
114 10
|
10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监控
软件测试中的自动化测试策略与最佳实践##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软件行业中,自动化测试已成为确保软件质量和加速产品上市的关键工具。本文将探讨自动化测试的重要性,分析不同类型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和框架,并深入讨论实施自动化测试的最佳实践。通过案例研究和数据分析,我们将揭示如何有效整合自动化测试到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以及它如何帮助团队提高测试效率和覆盖率。 ##
166 1
|
10月前
|
Java 开发者 微服务
从单体到微服务:如何借助 Spring Cloud 实现架构转型
**Spring Cloud** 是一套基于 Spring 框架的**微服务架构解决方案**,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和组件,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尤其是微服务架构。
806 70
从单体到微服务:如何借助 Spring Cloud 实现架构转型
|
9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MarS:微软开源金融市场模拟预测引擎,支持策略测试、风险管理和市场分析
MarS 是微软亚洲研究院推出的金融市场模拟预测引擎,基于生成型基础模型 LMM,支持无风险环境下的交易策略测试、风险管理和市场分析。
314 8
MarS:微软开源金融市场模拟预测引擎,支持策略测试、风险管理和市场分析
|
10月前
|
数据管理 测试技术 持续交付
软件测试中的自动化测试策略与最佳实践
在当今快速迭代的软件开发环境中,自动化测试已成为确保软件质量和加速产品上市的关键手段。本文旨在探讨软件测试中的自动化测试策略,包括选择合适的自动化测试工具、构建有效的自动化测试框架以及实施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CI/CD)。通过分析自动化测试的最佳实践,本文为软件开发团队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指南,以优化测试流程、提高测试效率并减少人为错误。
266 4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