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法平台-mobi评测-任务组的测评





笔记来源于:任务
玩法平台-mobi评测-任务组
之前考过一个阿里云的低代码高级开发师,所以这个难度不是很大,应该是原来的产品改名字了,更规范化了,借着操作手册步骤部署一下搭建一个待办事项管理平台
操作步骤:
1.
新建应用:登录低代码平台,选择应用管理>添加应用。选择应用类型为平台,输入名称为“待办事项管理平台”,选择空白模板。点击确定进入应用设计器。

we_ui_refresh
2.
搭建待办事项CRUD功能:在左侧数据模型页签选择全局数据模型>添加实体,设置名称为“待办事项”。在实体中添加字段:事项名称、优先级(枚举)、完成状态(枚举)等。设置默认值和保存。一键生成相关页面,将列表页设置为首页。

we_ui_refresh
3.
优化UI和体验:删除多余元素,设置弹层页高度,调整列表展示字段和顺序等。预览应用效果。

we_ui_refresh
4.
搭建登录功能:添加新页面>登录,选择登录模板。设置登录页面,上传logo,删除多余元素。在数据模型中添加登录表单实体,设置用户名和密码字段。 给登录按钮设置事件,调用后端逻辑流“用户登录”。在逻辑流中判断登录成功后打开列表页,失败返回提示。设置登录页为首页。

we_ui_refresh
5.
优化列表页:添加姓名和登出入口,在姓名文本上层嵌套数据容器绑定系统用户数据。创建获取登录账号和用户登出的后端逻辑流。设置登出字段点击事件为用户登出逻辑流。

we_ui_refresh
6.
集成天气接口:在集成管理中添加中国天气网免费天气接口,设置接口定义和结构体。在数据模型中设置结构体实体转换,选择内存实体。在标题栏中添加数据容器和文本组件展示温度,绑定获取北京天气的逻辑流,调用接口和结构体对象转实体对象操作。

we_ui_refresh
7.
发布应用:点击发布,发布成功后查看。在应用控制台找到待办事项管理平台,发布到生产环境。查看环境详情使用应用。

we_ui_refresh
企业定制类应用体验评测:
1.
基于模板快速搭建企业应用:阿里云低代码平台提供丰富的企业应用模板,包括表单类应用、中后台管理系统、企业SaaS应用等,使用这些模板可以快速搭建定制化企业应用,大大提高开发效率。
2.
物料类型丰富,支持自定义:平台提供丰富的UI组件、容器、布局等物料,支持自定义开发和编辑物料,可以实现跨维度组合和重用,适应各类企业应用定制需求。
3.
应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支持应用从设计到上线的全过程管理,包括数据建模、UI设计、逻辑与工作流设计等功能,管理界面简单易用。这有利于应用的可持续性发展。
4.
文档和教程完备:平台提供详细的使用文档、操作指南和视频教程,使用起来障碍较小,易于上手。对新手友好,这点体验很好。
阿里云低代码平台在企业应用定制方面体验良好,能够快速高效地开发和部署定制化应用,满足企业数字化变革的需求。通过操作步骤,可以完整的搭建一个待办事项管理平台。但个人觉得可以在以下方面进一步提升:
1.
组件物料可以丰富度进一步提高,尤其在移动端和数据可视化方面。
2.
工作流的视觉编辑界面可以更加简洁和直观,现在略显繁琐。
3.
支持更多预设的企业应用模板和案例,可以减少开发工作量。
4.
支持更强大的版本管理、协作开发和变更管理能力。在大型应用开发中很有必要。
5.
开发环境可以提供更多实时预览功能,不需要频繁进行“发布”操作才能看到效果。这可以提高开发效率。
6.
在移动端开发方面,可以进一步增强对原生APP的支持能力,现在偏重网页应用。
7.
可以支持离线开发,现在还是需要依赖网络环境。这点可以提高开发体验。
8.
在应用上线和部署方面,可以提供更加灵活的配置,比如不同环境使用不同配置文件等。现在部署过于固定。
阿里云低代码平台在企业应用定制方面已有较为完备的解决方案,但仍有提升空间。如果继续优化和完善,定会成为企业数字化变革的有力推动者。对产品持续不断的改进,相信定能更好地为企业客户服务,已经给公司推荐试用了。
上一篇
个人背景:作为刚毕业的开发者小白,目前用过的云产品还不是很多。个人开发经验基本也是学校的项目为主。
使用感受:按照操作文档的提示步骤搭建应用,整体还是挺流畅的,难度不是特别大。比传统代码编写方式更加直观和高效,也可以满足各类个性化、定制化开发需求,并且具备灵活的扩展和集成能力,可以跟各个系统打通,不会浪费资源。如果之后工作有相关的app、小程序、H5等开发需要一定会向领导推荐。
下一篇
魔笔这款低代码平台比传统的代码编写方式更加直观高效。其灵活的集成与扩展能力是我们选择它的首要因素。
魔笔集成管理模块提供连接器如集成 API 功能,可以用于接入团队已有的系统和服务,实现新建系统和原有业务系统生态的无缝链接,从而避免了原有资产的浪费。魔笔平台还支持通过自定义页面组件满足特定的样式规范、交互动作和数据逻辑,无需担心开发边界。目前,对于一些逻辑简单的业务,我们逐渐使用低代码平台来开发,这极大提升工作和协同效率并降低开发成本、部署时间以及后期维护成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