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法平台-评测任务-云效-任务组的测评




笔记来源于:任务
玩法平台-评测任务-云效-任务组
既然说到阿里云云效,那么什么是阿里云云效呢?在体验或者说在接触新事务之前,任何人都会首先想要知道这是什么产品,有什么功能呢等等的问题,下面将告诉大家。
什么是云效
云效,云原生时代一站式BizDevOps平台,支持公共云、专有云和混合云多种部署形态,通过云原生新技术和研发新模式,助力创新创业和数字化转型企业快速实现研发敏捷和组织敏捷,打造“双敏”组织,实现 10 倍效能提升。
下面我讲述我在体验过程中的感受,首先我体验了云效代码管理Codeup。
云效代码管理 Codeup 是什么?
云效代码管理 Codeup 是阿里云出品的一款企业级代码管理平台,提供代码托管、代码评审、代码扫描、质量检测等功能,全方位保护企业代码资产,帮助企业实现安全、稳定、高效的研发管理。
导入源代码

we_ui_refresh
贴好测试代码地址,点击【确定】,这样就可以导入代码,当然,这里除了可以贴入URL导入代码,还可以选择SVN、Github等,基本上涵盖了目前各大公司用的代码管理平台,所以很方便的可以检测自己公司在日常研发过程中的代码质量,促进项目稳定高效运行

we_ui_refresh
代码检测
这里点击左侧菜单栏安全 ,可以看到首页

we_ui_refresh
这里我们只检测源码漏洞,所以这里点击源码漏洞检测对应的立即启用即可,日常开发中如果需要检测其他两项,点击对应项目的立即启用即可,
要注意的是,依赖包漏洞检测和源码漏洞检测,需要勾选【设置Java检测参数】

we_ui_refresh
检测结果及自动修复
点击【执行检测】,检测完成后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具体哪个类有问题,点进去可以看到具体的问题行,很方便定位问题所在。检测结果如图

we_ui_refresh
检测完成之后可以进行漏洞自动修复,考虑到主干代码的安全和质量,我们需要先建立分支代码,修复完成之后审核了再推送到主干,这里自动修复我们演示【依赖包漏洞检测】的修复,【源码漏洞检测】的修复没看到自动修复

we_ui_refresh
点击【金色图标】,点击【创建合并请求自动修复】

we_ui_refresh
点击【确定】

we_ui_refresh
点击【通过】之后【合并】即可,再次回到源代码界面可以看到刚才的修复记录

we_ui_refresh
回到安全界面的自动检测也可以看到你的提交记录以及刚才的jar包漏洞已经被修复了,当前列表已经看不到了

we_ui_refresh
以上就是 云效代码管理 Codeup 的代码检测以及自动修复的操作,整体操作起来很简单,简单的配置就能完成对代码质量安全的扫描和修复,还是很方便的,另外现在公司对于代码安全,代码质量这一块也是有要求的,所以不管是出于系统安全性考虑还是个人对代码质量的关注,Codeup都是很不错的。
体验了云效代码管理 Codeup,下面我又体验了 云效知识库Thoughts
云效知识库 Thoughts
说起云效知识库Thoughts,那么什么是云效知识库呢?
云效知识库是什么?
云效知识库简单点理解可以算是一个文档管理系统,不同的部门都会有自己的文档需要保存,比如产品部会有需求文档,产品设计,产品使用说明书,测试部会有测试用例,测试报告,技术部会有研发计划,项目进度等以及各个部门都会有各自的周会,月会,需求会的会议记录这些,那么这些文档如何保存,如何沉淀为企业资源呢?过去文档有word的,在线的(一些第三方文档管理系统或者自己搭建的文档管理系统),但是部门之间有各自的习惯,有的喜欢word,有的喜欢excel,有的喜欢markdown在线文档等,随着人员的交接,文档是交接一次缺失一部分,最后留给企业可用的就很残缺了。
那么这个时候再看云效知识库,会发现真的是一款号产品,什么是云效知识库呢?云效知识库是一款企业 知识管理 工具,通过独立的知识库空间,结构化地组织在线协作文档,实现企业知识的积累和沉淀,促进知识的高度复用和流通。
云效知识库优势
那么云效知识库相比于现在公司使用的各种各样的线上的,线下的文档保存方式有什么优势呢?
首先云效知识库有丰富的文本和段落格式,通过灵活的交互方式和简洁的界面设计,将你的创作体验简化再简化,让你沉浸创作过程。借助 Markdown,甚至可以无需使用鼠标,享受行云流水的书写体验。
其次云效知识库核心点是:动态的内容。这些文档外部内容以鲜活的方式在文档中展现,实现实时更新、快速访问。每个团队有自己的专属空间可以方便团队成员之间项目沟通,集思广益。
创建知识库

we_ui_refresh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基本已经涵盖了各个部门的模板,很方便,此时我在知识库首页选择【IT&运营】 模板,

we_ui_refresh
我这里选择 【会议纪要】 然后点击 【使用模板】

we_ui_refresh
这样就会自动生成一份按模板格式的会议纪要

we_ui_refresh
直接填入会议内容即可,当然如果觉得会议纪要的文档名称不方便区分,也可以更改为当前习惯的文档名称,都是可以更改的,很方便,
新增知识库模板
如果觉得当前模板的内容不够丰富,也可以新增模板,

we_ui_refresh
这里我添加的自己的会议模板,比标准模板增加了 外部人员

we_ui_refresh
这个时候就可以回到首页选择自己新增的模板来添加会议记录

we_ui_refresh
并且这个还非常贴心的提供了上传文件、导入内容,方便将历史文档导入知识库中,在使用过程中你也可以按年份或者月份创建文件夹方便文档归类管理,总之你过去用过的不管是线上,线下文档所能有的功能这里都可以找的到,如图

we_ui_refresh
总结
这次体验我主要体验了目前作为研发部门在公司常用的两个功能,先说说云效代码管理Codeup ,目前公司对代码质量这一块还是有要求的,此前也用过一两款的代码检测工具,比如sonar,个人作为研发还将阿里巴巴Java开发规范源码中的代码校验规则整合在了sonar的代码检测中来配合本地开发工具IDEA中Alibaba Java Coding Guidelines插件的使用,这样的话可以保证经过本地IDEA Alibaba Java Coding Guidelines插件检测修复后的代码再经过sonar检测之后不会再提示,因为如果采用sonar自带Java检测规则的话,即使本地通过Alibaba Java Coding Guidelines插件检测修复了,后续sonar还是会检测出别的问题,不统一检验规则很不方便;此后又采用了一款第三方公司的代码检测,用起来整体觉得不是很方便,定制化检测什么的功能不够用;
再说说云效知识库Thoughts ,目前我公司产品的设计文档有用过石墨、蓝湖、摹客、word、excel等挺多文档,有时候一次需求可能需要更换几个平台,作为研发的我们用的是自己找的开源项目showdoc自己搭建的服务运行的,文档平台多,容易丢失,难保存,历史记录查找困难一直是心里的不爽,但是有没有好的方案可以推广,这次体验云效知识库Thoughts,个人单从研发人员眼中,日常文档模式基本都有了,是妥妥的够用的,挺好的,主要一直用的话后期需要查询往期文档的时候也很方便,真的是能解决问题的一个好方向。
建议
整体来说,这两个体验都很不错,针对云效代码管理Codeup的建议,就是目前没找到哪里可以自己选定代码检测规则,因为有一些代码检测规则对代码质量影响不大,但是修复起来又比较耽误时间,不修复的话一直挂着又不好看,想取消对应这条规则不再校验该规则又找不到;针对云效知识库Thoughts的话,不管是产品,技术,运营,人力,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等该有的模板都有,但是产品原型图的设计没有对应的模板也没有对应的可以设计的地方,仅限于写产品文档,产品需求,那么产品原型图还是没有可以设计的地方是一个缺憾。
上一篇
阿里云云效--产品篇(开启敏捷需求管理)的体验
首先,我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今天我参加一下敏捷开发的评测.我们在这个页面进行阿里云云效的公共云的免费试用.
其次开始正式的体验
;我们点击项目协作进入主页面,在这里我们选择敏捷开发即可,我们需要填写项目名称然后进行创建
阿里云官方对我们的使用还是比较友好的,在新建项目进入以后再页面上有实践指南知道我们进行开发,这对于新手而言还是比较友好的.
在点击实验指南进入以后,我们会看到与敏捷开发相关的众多理论与实践可以供我们开发参考与学习.
最后我来介绍一些我的体会与感受吧:
%1. github,gitlab,gitee?这三者都提供了都是代码托管功能,云效也拥有代码托管功能,并且比其他平台要好很多,首先在视觉上可以很直观的感觉到,如果你将代码放在了云效上,你可以拥有和上面那三个同样的基本功能,同时,云效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说仓库的目录(跟chrom上的一个github插件一样),webIDE(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功能),更方便的团队协作.
%1. 云效提供了团队合作相关的功能
%1. 研发综合效能管理系统,涵盖业务规划、人员部署、需求管理、立项管理、复盘和资源统计视图五大模块。提供从业务规划-计划人员安排-实际需求-实际项目-实际资源分配串联的需求、项目、资源闭环流向。
%1. 对于用户的使用价格而言,相比于其他的工具来说也是性价比最高的,值得开发者拥有.
%1. 现阶段阿里云官方让我们买免费体验,大家要珍惜机会呀.
下一篇
随着 IT 服务规模的不断扩大,运维矛盾激化,而不得不寻求一种更高效的方式来化解矛盾。初期无论是从设备数量、功能数量、数据量、用户数量还是并发量,同现在的同类业务系统相比规模都很小。系统运维需求,人工操作即可满足。随着我国媒体行业信息化的发展,时至今日,已是融媒体时代。采编系统变成了中央厨房,网站发布系统也从原来日发几十条图文稿件,变成今天日发数千多媒体稿件的新媒体平台。另外,还增加了办公自动化系统、考评系统以及自主研发的若干信息系统,多个机房,数百台服务器。一面是不断新增的信息化业务对运维的需求,一面是运维人员对大量机械重复性工作的抱怨;开发人员希望运维人员能够接受配置的灵活多变,计算资源的按需分配及时增减,然而运维人员希望开发人员不要经常变更配置,固定计算资源。双方的矛盾无法调和,大家都疲于应付,系统难以达到预期的服务质量。
经过一番学习和讨论之后,决定引入 DevOps 的方式,逐渐将现有的人工运维向自动化运维过渡,将开发人员与运维人员的职责边界逐步融合,使得开发人员在开发系统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后期运维的方便,运维人员也能在系统开发的过程中提出相应运维方案和建议,通过 DevOps 的新技术新理念让双方都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相向而行,寻找自动化运维中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案.
随着公司将数字资产上云,我们也随之使用阿里云云效产品,原本我们选型使用开源框架,但综合考量选择了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云效。既融入了阿里云的生态,又精细化了安全和研发效能的考察。
云效DevOps是一套完善的系统,云效DevOps 提供项目协作、代码管理、持续交付流水线、云原生应用交付、在线IDE、制品仓库、测试管理、知识库、效能洞察9大产品,仅需 1 个阿里云账号,无需搭建和维护成本,开箱即用。
迁移初期,我们试用了基础版本,获得了良好的反馈。阿里云云效不仅精益了开发效能、优化了交付流程,更沉淀了企业知识管理。使得在疫情当下的今天,我们能够借助数字化工具降本增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