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社区官方技术圈

阿里云开发者社区官方技术圈,用户产品功能发布、用户反馈收集等。

阿里云开发者社区官方技术圈,用户产品功能发布、用户反馈收集等。

image.png 1. 第一阶段:开源MySQL(2003年~2004年) 淘宝网诞生于2003年5月10号,而当时的系统是直接从美国购买回来,采用LAMP(Linux+Apache+MySQL+PHP)架构,有过早 期MySQL版本使用经验的都比较清楚,不支持读写分离,在大并发流量下很难再支持业务的发展。很快,公司就开始着手把MySQL 替换为Oracle,把PHP换成Java,而Oracle 对存储以及服务器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也就是当时最流行的IOE架构。 2. 第二阶段:IOE架构(2005年~2009年) 完成了从LAMP架构到IOE的架构的升级后,快速支撑了当时淘宝业务的发展,也诞生了当时亚洲最大的Oracle RAC 20节点。随着 中国电商的爆炸式发展以及双十一全球狂欢节的诞生,这种IOE的架构无论在扩展性、可维护性还是成本上都有着天然的缺陷,他很 难满足互联网爆发时的要求,所以当时王坚博士提出了通过云计算来逐步实现替换IOE的战略。3. 第三阶段:去IOE(2009年~2013年) 从2008年阿里巴巴王坚博士提出去IOE战略,到2013年5月17日,阿里巴巴集团最后一台IBM小机在支付宝下线,去IOE整个过程从 战略提出到最后结束经历长达5年之久,可见去IOE是一项多么庞大和复杂的工程。在整个阿里巴巴去IOE过程中,锻造出了一大批优 秀的产品,包括分布式中间价TDDL、AiSQL和Oceanbase。完成去IOE后,阿里巴巴开始大规模进入开源MySQL时代,而支付宝则 采用了自研Oceanbase来完成Oracle的替换。 4. 第四阶段:从开源数据库到自研数据库(2014年~2018年) 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由于城市电量、机房等因素限制,业务不得不走出杭州,单元化、异地多活架构应运而生。同时开源MySQL 在架构上的限制,其数据可靠性无法从根本上得以保障,因此我们开始从开源数据库走到了自研数据库的道路上来。诞生出来 PolarDB、XDB等优秀的数据库产品,阿里数据库进入自研时代。 5. 第五阶段:全面上云时代(2019年~) 从2016年开始,集团大促就已经开始将双十一的流量通过云单元来承担,流量从5%到20%最大程度的利用云的弹性伸缩能力来满足 业务需求,降低成本。2018年开始集团制定战略,通过三年将集团所有业务完成云化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阿里巴巴集团实现了 数据库全站上云。 综上我们清楚的看到,阿里巴巴集团数据库经历了从开源MySQL->商业IOE架构->去IOE->自研数据库->全站数据库上云的过程,这 是阿里巴巴数据库的最佳实践。希望这段历程能够对今天中国数以万计的企业能够有所启发,数据库上云是终极选择。以上信息摘自《新服务》,这本电子书收录开发者藏经阁下载地址:https://developer.aliyun.com/topic/download?id=8306

答题百晓生 评论 0

首先,数据库上云是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随着今年疫情的影响政企客户正加速数字化转型,推动基础设施云化,对云数据库有 着巨大需求。今年工信部也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将实施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促进工程,推动10万家中小企业业务“上云”。 其次,数据库上云是解决卡脖子的问题。由于国内在数据库行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传统政企数据库的市场份额长期被Oracle、微 软、IBM、Teradata等国外数据库厂商所控制。而近两年从国际形势来看,去IOE已经成为了国产数据库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政策层 面也在积极鼓励政企客户替换存量传统商业数据库,去“IOE”已经由一个企业的目标,变成了整个行业的目标。 再次,数据库上云是架构升级的必然产物。云原生的技术架构已经成为新的技术趋势,去IOE不仅仅是简单的替换数据库,同时也是 从集中式到云原生、分布式架构的升级。传统IOE集中式的架构在扩展能力上受限于硬件垂直扩展能力,无法按照应用进行水平扩 展。同时在运维的便利性上与云上部署模式相比,需要大量专业的运维人员,出现问题比较依赖原厂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处理。 最后,数据库上云是降本的重要手段。传统商业数据库对硬件的要求较高,同时需要每年支付给国外商业公司大量的lisence费用。 对于一些准备上市或者已经上市的公司来说,数据库上云是规避合规风险的重要的手段。以上信息摘自《新服务》,这本电子书收录开发者藏经阁下载地址:https://developer.aliyun.com/topic/download?id=8306

答题百晓生 评论 0

1

回答

公告

阿里云开发者社区官方技术圈,用户产品功能发布、用户反馈收集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