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cos鉴权缓存打开,更改了identityKey和identityValue。第二天因为大量客户端token过期后去调用v1/auth/users/login接口,报user not found。导致客户端大量重试改接口请求服务端,导致nacos服务端cpu占比飙升。
1:请问这个问题是可能开启鉴权缓存还是更改了identitykey和value导致的?
2:怎么解决或者避免这个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根据知识库资料,Nacos在开启鉴权功能后,客户端会通过v1/auth/users/login
接口进行身份验证。如果开启了鉴权缓存或更改了identityKey
和identityValue
,可能会引发以下问题:
开启鉴权缓存的影响
开启鉴权缓存后,Nacos服务端会对用户的身份信息(如用户名、密码)进行缓存,以减少频繁的身份验证操作。然而,当大量客户端的Token过期后,这些客户端会重新调用v1/auth/users/login
接口进行身份验证。如果缓存中未及时更新最新的用户信息(例如因缓存失效或未正确刷新),服务端可能会返回user not found
错误。
更改identityKey和identityValue的影响
identityKey
和identityValue
是Nacos用于身份验证的关键参数。如果这些值被更改,而客户端仍然使用旧的identityKey
和identityValue
进行身份验证,服务端将无法匹配到对应的用户信息,从而导致user not found
错误。此外,更改这些值后,若未同步更新所有客户端的配置,也会导致大量客户端重试请求,进一步加重服务端负担。
综上所述,该问题可能是由开启鉴权缓存和更改identityKey
及identityValue
共同导致的。具体原因需要结合实际配置和日志分析。
为了解决或避免此类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关闭鉴权缓存(临时措施)
如果当前环境对实时性要求较高,可以暂时关闭鉴权缓存,确保每次身份验证都直接查询数据库或RAM权限体系。关闭缓存后,虽然会增加服务端的负载,但可以避免因缓存不一致导致的user not found
问题。
调整缓存刷新策略(长期优化)
如果必须开启鉴权缓存,建议调整缓存刷新策略,确保缓存中的用户信息能够及时更新。例如:
identityKey
和identityValue
的一致性检查服务端和客户端配置
确保服务端和所有客户端的identityKey
和identityValue
配置一致。如果这些值被更改,需同步更新所有客户端的配置文件,并重启客户端以应用新配置。
避免频繁更改identityKey
和identityValue
频繁更改这些值会导致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不一致,建议仅在必要时进行更改,并提前通知所有相关方。
限制重试次数和频率
客户端在遇到user not found
错误时,可能会频繁重试v1/auth/users/login
接口,导致服务端CPU占用飙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优化客户端重试机制:
监控客户端行为
在客户端添加日志记录,监控其重试行为。如果发现异常重试,及时排查并解决问题。
设置服务端监控
在Nacos服务端添加监控指标,例如:
v1/auth/users/login
)。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时,及时触发告警并采取措施。
监控Token过期事件
对于Token即将过期的客户端,提前推送过期提醒信息,避免大量客户端同时调用v1/auth/users/login
接口。
identityKey
和identityValue
一致性,限制客户端重试次数和频率。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解决或避免因鉴权缓存和identityKey
/identityValue
配置不当导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