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ongoDB的副本集官网计算的集合最大数据量的计算
maxSplits = 16777216 (bytes) /
maxCollectionSize (MB) = maxSplits * (chunkSize / 2)
按最大集合量算32T,这个数值是数据量db.stats().dataSize的大小,还是数据压缩后的实际大小?
2、MongoDB一个副本集如果建立多个集合,那这个副本集的最大数据量是啥?
可以极限的存储多个最大集合,按32T算的话,是否可以存储两个最大集合64T?
3、MongoDB副本集中的实例概念和节点概念,能够存储的数据量是否是一致的?
谢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根据MongoDB的官方文档和相关知识,maxSplits
和 maxCollectionSize
的计算公式如下:
- 公式:
maxSplits = 16777216 (bytes) / chunkSize
maxCollectionSize (MB) = maxSplits * (chunkSize / 2)
其中,chunkSize
默认为64MB。
db.stats().dataSize
获取的值。重要提醒:
- 如果需要确认实际存储大小,可以通过 db.stats().storageSize
查看压缩后的存储占用情况。
- 加粗提示:32TB 是理论上限值,实际使用中需考虑存储类型、实例规格和性能限制等因素。
单个集合的最大数据量:
根据上述公式,单个集合的最大数据量为32TB(未压缩)。
多个集合的最大数据量:
存储空间限制:
极限存储场景:
实例与节点的关系:
存储数据量的一致性:
存储空间分配:
db.stats().dataSize
),实际存储大小受压缩影响。希望以上解答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MongoDB副本集的相关概念!
阿里云NoSQL数据库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数据存储方式,可以支持各种数据模型,包括文档型、图型、列型和键值型。此外,它还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的数据处理方式,可以支持高可用性和容灾备份。包含Redis社区版和Tair、多模数据库 Lindorm、MongoDB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