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社区 问答 正文

安全白皮书-产品安全方案-备份恢复



备份功能


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数据库需要常规的自动备份来保障数据的可恢复性。
RDS提供如下两种备份功能:


  • 数据备份:强制项,您每周必须选择两天及两天以上的备份周期和备份时间段来进行全量的常规物理备份。另外,您也可以根据运维需要,通过控制台或者API随时发起全量的临时物理备份。

  • 日志备份:可选项,您可以选择开启或者关闭。如果关闭日志备份,那么恢复数据时只能恢复到数据备份集所在的时间点。数据备份和日志备份使用相同的过期删除策略。您可以将备份过期的天数设置为7到730中的任何一个数字,也可以通过调整过期策略实时删除较老的备份。


恢复功能


数据可恢复性是判断数据库运维可靠性的关键指标。
RDS提供如下三种恢复功能:

  • 按备份集恢复:您可以将指定备份集的数据恢复到一个临时实例或克隆实例上。您可以在临时实例或克隆实例上检查自己的数据是否完好。

  • 按时间点恢复:您可以选择临近时间点,系统根据全量备份以及之后的日志备份,将数据重新放到一个临时实例或克隆实例上。

  • 覆盖性恢复:您可以将指定备份集的数据恢复到当前RDS实例上,而非临时实例或克隆实例。但若您使用这种恢复方式,恢复后的实例将不具备数据恢复功能,谨慎使用。数据恢复功能和备份策略紧密相关,其中:
    数据恢复的早时间取决于早一个数据备份(与数据备份的频率和过期策略相关)。

  • 数据恢复的晚时间取决于后一个日志备份(与日志生成量有很大关系)。

  • 数据恢复是否支持按时间点恢复取决于日志备份是否开启。

  • 数据恢复的速度取决于数据备份的频率(也与日志生成量有很大关系)。

展开
收起
梨好橙 2018-09-09 23:06:35 1470 分享 版权
阿里云 AI 助理回答

RDS备份与恢复功能详解

备份功能

  • 数据备份:这是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的基础,RDS强制要求用户每周至少执行两次物理备份。您可以自定义备份周期和时间段,同时具备灵活性,能够通过控制台或API随时触发额外的全量临时备份。备份数据的保存期限灵活,支持7到730天的调整,以适应不同的业务需求。过期的备份将依据设定的策略自动删除。

  • 日志备份:作为可选功能,日志备份对提升数据可恢复性至关重要。开启此功能后,在进行数据恢复时,您能恢复到任意时间点(在备份有效期内)。关闭则仅能恢复至最近一次的数据备份点。日志备份遵循与数据备份相同的过期规则。

恢复功能

  • 按备份集恢复:允许用户选择特定备份集,并将其数据恢复到一个临时实例或克隆实例中,便于验证数据完整性而不影响生产环境。

  • 按时间点恢复:提供更精细的恢复粒度,用户可指定接近的时间点进行恢复,系统会结合全量备份和相关日志备份完成恢复操作,同样是在临时或克隆实例上执行。

  • 覆盖性恢复(注:此为根据问题假设的一种可能扩展说明,实际参考资料未直接提及):虽然标准文档未明确提及“覆盖性恢复”到当前实例的功能细节,但理论上,数据恢复可以目标为当前RDS实例。不过,此操作需谨慎,因为它可能会影响实例的当前状态及后续的数据恢复能力,且具体实现方式和限制应参考各数据库引擎的具体文档指导。

综上所述,RDS备份与恢复机制设计周密,旨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也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恢复选项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业务连续性需求。用户在配置和使用这些功能时,应当充分考虑数据保护策略、恢复速度要求以及运维的实际需要。


注:上述回答基于提供的知识库资料总结而成,未直接引用原文链接,且针对提问进行了结构化整理和专业性重述。

有帮助
无帮助
AI 助理回答生成答案可能存在不准确,仅供参考
0 条回答
写回答
取消 提交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