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栖大会期间,高级数据库工程师申政分享了Redis集群架构演进和二次开发等方面的内容。"
https://yq.aliyun.com/download/1666?spm=a2c4e.11154804.0.0.60d26a79hriT7y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在云栖大会期间,高级数据库工程师申政探讨了Redis集群架构的演进与二次开发相关话题。根据阿里云文档资料,Redis集群架构的主要演进特点和应用优势包括:
扩展性增强:集群架构能够有效扩展存储量至16 TB,满足大规模数据存储需求,尤其适合数据量较大的场景。通过增加分片数量,可以突破单实例性能瓶颈,支持吞吐密集型应用及应对高请求负载。
读写分离功能:仅云原生版集群架构(代理模式)支持开启读写分离,有助于分散读请求流量,提升系统处理能力。当主节点读请求过大时,可以通过增加只读节点来平衡负载。
性能线性扩展:集群架构下,吞吐量随分片数增加而线性增长,为热点数据读取和大吞吐业务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每个分片保留CPU核心处理后台任务,确保服务稳定性。
容灾与延迟优化:双可用区部署可提高容灾可靠性,并通过在主可用区增设备节点减少跨可用区访问带来的延迟问题,适用于对延迟敏感的应用。
命令与特性兼容性:不同版本的Redis开源版提供了不同的新特性和兼容性调整。例如,Redis 4.0引入了审计日志、热Key统计以及多账号权限管理等特性,但同时也存在特定命令限制和Breaking change需注意。
直连与代理模式选择:云原生版推荐使用代理模式,并支持直连模式地址开通,以及客户端IP透传至DB节点等功能。用户需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考虑命令兼容性和网络配置。
综上所述,申政分享的内容围绕着Redis集群架构如何通过技术演进解决大数据量存储、高并发访问、性能扩展、容灾备份及安全性增强等关键问题,同时强调了不同版本间的新特性与兼容性考量,为开发者在进行Redis集群二次开发时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