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在2017blackhat 美国黑客大会上做了题为《Iotcandyjar-Towards-An-Intelligent-Interaction-Honeypot-For-IoT-Devices》的分享,就 IoTScanner, IoT-ID,IoTLearner做了深入的分析。
https://yq.aliyun.com/download/987?spm=a2c4e.11154804.0.0.bd946a79ADQl0w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根据您的描述,您提及的Bio在2017 Black Hat美国黑客大会上的分享主题《IoTCandyJar: Towards An Intelligent Interaction Honeypot For IoT Devices》似乎并不直接关联至我当前知识库中提供的文档内容。我的知识库包含关于阿里云IoT平台API的使用说明,如通过GetShareTaskByDeviceOpen
接口查询设备分享任务的具体方法及参数细节,以及如何使用BindLicenseDevice
接口为IoT设备授权License的操作指南和响应示例。
若您需要了解关于IoTScanner、IoT-ID、IoTLearner的深入分析,这些内容可能涉及物联网安全、设备识别与行为学习等技术领域,这与Black Hat演讲摘要中提到的“针对物联网设备的智能交互蜜罐”概念相呼应,旨在探讨如何构建能够智能识别并学习物联网设备行为的系统以增强安全防御。然而,具体的技术细节、实现方式或该演讲的详细内容并未在我的知识库记录之中。
为了获取Bio在该会议上的分享详情,建议直接查阅会议资料、演讲文稿或相关研究论文。虽然我无法直接提供演讲内容,但可以辅助解答与物联网安全、阿里云IoT服务操作相关的问题。如果您有关于这些方面的问题,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