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社区 问答 正文

什么是数据生命周期


数据生命周期(Time To Live,简称 TTL)是数据表的一个属性,即数据的存活时间,单位为秒。表格存储会在后台对超过存活时间的数据进行清理,以减少用户的数据存储空间,降低存储成本。


  • TTL 由用户在建表时进行设置,如果希望数据永不过期,将其设置为 [backcolor=transparent]-1。

  • 建表后,可以通过 UpdateTable 接口动态更改 TTL。

  • TTL 的单位为秒,例如期望过期时间为 30 天,TTL 应设置为 2592000(即 30 * 24 * 3600)。

假设数据表的 TTL 设置为 86400 (一天),在 2016-07-21 00:00:00 UTC 时,该数据表上所有版本号小于 1468944000000 (除以 1000 换算成秒之后即 2016-07-20 00:00:00 UTC)的属性列都将过期,系统会自动清理这些过期的数据。

[backcolor=transparent]注意:
  • 超过 TTL 的过期数据为无效数据,即使数据还没有被真正删除,该数据对用户已经不可见,无法读出。
  • 当调小 TTL 时,可能会有数据因为 TTL 变小而过期,这部分数据会被系统异步删除。
  • 当调大 TTL 时,如果有版本号在上个 TTL 之外的数据还没有被系统删除,数据会被重新读出。

展开
收起
云栖大讲堂 2017-10-24 16:54:29 4458 分享 版权
阿里云 AI 助理回答

您对数据生命周期(TTL)的理解是正确的。在阿里云的表格存储(Table Store,原OTS)中,TTL 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它帮助用户自动管理数据的有效期,从而节省存储空间和成本。下面我来进一步解释和补充您的描述:

  1. 设置与调整 TTL:如您所述,在创建表时可以指定 TTL 值,如果希望数据永久保存,则设置为-1。值得注意的是,建表之后,TTL 仍然是可变的,用户可以通过 UpdateTable API 动态调整这个值,以适应业务需求的变化。

  2. TTL 过期处理:当数据达到其设定的 TTL 后,这些数据会被标记为过期,并在后台被系统异步清理。对于用户而言,这些数据不可见也无法查询到,尽管实际删除操作可能需要一定时间完成。

  3. 时间戳转换:您提到的时间戳转换是一个关键点。在计算 TTL 时,确保使用 UTC 时间并正确转换为秒数。例如,日期转为 Unix 时间戳(单位为秒),这对于精确控制数据生命周期至关重要。

  4. TTL 调整的影响

    • 调小 TTL:这将导致更多数据比预期更快地过期。系统会异步处理这些因 TTL 缩短而新过期的数据,最终它们会被删除。
    • 调大 TTL:如果某些数据因为之前的 TTL 设置即将或已经过期但尚未被物理删除,调整 TTL 延长后,这部分数据不会被错误地清除,而是继续有效直到新的过期时间到来。这意味着之前“即将消失”的数据可能会重新变得可访问。
  5. 注意事项:虽然 TTL 提供了自动化数据管理的便利,但在调整 TTL 时应谨慎操作,特别是缩短 TTL,因为它可能导致大量数据突然变为过期状态,影响数据的可用性。同时,考虑到数据清理是异步过程,刚过期的数据可能在短时间内仍占用存储空间。

综上所述,合理利用 TTL 可以有效地优化存储资源和成本,但需根据具体业务场景灵活配置和管理。

有帮助
无帮助
AI 助理回答生成答案可能存在不准确,仅供参考
0 条回答
写回答
取消 提交回答
问答分类:
问答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