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生命周期(Time To Live,简称 TTL)是数据表的一个属性,即数据的存活时间,单位为秒。表格存储会在后台对超过存活时间的数据进行清理,以减少用户的数据存储空间,降低存储成本。
[backcolor=transparent]注意:
- 超过 TTL 的过期数据为无效数据,即使数据还没有被真正删除,该数据对用户已经不可见,无法读出。
- 当调小 TTL 时,可能会有数据因为 TTL 变小而过期,这部分数据会被系统异步删除。
- 当调大 TTL 时,如果有版本号在上个 TTL 之外的数据还没有被系统删除,数据会被重新读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您对数据生命周期(TTL)的理解是正确的。在阿里云的表格存储(Table Store,原OTS)中,TTL 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它帮助用户自动管理数据的有效期,从而节省存储空间和成本。下面我来进一步解释和补充您的描述:
设置与调整 TTL:如您所述,在创建表时可以指定 TTL 值,如果希望数据永久保存,则设置为-1。值得注意的是,建表之后,TTL 仍然是可变的,用户可以通过 UpdateTable API 动态调整这个值,以适应业务需求的变化。
TTL 过期处理:当数据达到其设定的 TTL 后,这些数据会被标记为过期,并在后台被系统异步清理。对于用户而言,这些数据不可见也无法查询到,尽管实际删除操作可能需要一定时间完成。
时间戳转换:您提到的时间戳转换是一个关键点。在计算 TTL 时,确保使用 UTC 时间并正确转换为秒数。例如,日期转为 Unix 时间戳(单位为秒),这对于精确控制数据生命周期至关重要。
TTL 调整的影响:
注意事项:虽然 TTL 提供了自动化数据管理的便利,但在调整 TTL 时应谨慎操作,特别是缩短 TTL,因为它可能导致大量数据突然变为过期状态,影响数据的可用性。同时,考虑到数据清理是异步过程,刚过期的数据可能在短时间内仍占用存储空间。
综上所述,合理利用 TTL 可以有效地优化存储资源和成本,但需根据具体业务场景灵活配置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