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社区 问答 正文

日志对现实生活的对比是怎样的?



8点银行开门


只有一个Shard0,用户请求全部排在Shard0下,柜员A也正好可以处理。


10点进入高峰期间


银行经理决定把10点后Shard0分裂成2个新Shard(Shard1,Shard2),并且给了如下规定,姓名是[A-W]用户到Shard1中排队,姓名是[X, Y, Z] 到Shard 2 中排队等待处理,为什么这两个Shard区间不均匀?因为用户的姓氏本身就是不均匀的,通过这种映射方式可以保证柜员处理的均衡。
10-12点请求消费状态:
柜员A处理2个Shard非常吃力,于是经理派出柜员B、C出厂。因为只有2个Shard,B开始接管A负责一个Shard,C处于闲置状态。

中午12点人越来越多


银行经理觉得Shard1下柜员A压力太大,因此从Shard1中拆分出(Shard3,Shard4)两个新的Shard,Shard3由柜员A处理、Shard4由柜员C处理。在12点后原来排在Shard 1中的请求,分别到Shard3,Shard4中。
12点后请求消费状态:

流量持续到下午4点后,开始逐渐减少


因此银行经理让柜员A、B休息,让C同事处理Shard2,Shard3,Shard4中的请求。并逐步将Shard2与Shard3合并成Shard5,最后将Shard5和Shard4合并成一个Shard,当处理完成Shard中所有请求后银行关门。

展开
收起
轩墨 2017-10-23 12:54:03 2158 分享 版权
阿里云 AI 助理回答

银行日志处理与Shard动态管理方案

在银行的业务场景中,为了应对用户请求量的变化,采取了基于Shard动态调整的策略来优化日志处理流程,确保服务的高效与稳定。以下是根据提供的信息整理的详细操作和原理说明:

1. 初始状态

  • 8点开门:系统初始化时只有一个Shard0,所有用户请求均被分配至此,由柜员A负责处理。

2. 高峰期应对

  • 10点高峰:为平衡负载,Shard0被分裂为Shard1(姓名[A-W])和Shard2(姓名[X-Z]),实现请求的初步分流,尽管姓氏分布不均匀,但这种映射方式能均衡柜员工作量。
  • 柜员增援:柜员B加入协助处理Shard,而C暂时闲置,因为只有两个Shard需要处理。

3. 中午人流量激增

  • Shard再拆分:鉴于Shard1压力过大,经理决定将其进一步拆分为Shard3和Shard4,分别由柜员A和C处理,以缓解压力并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4. 下午流量减少

  • 资源优化:随着下午4点后流量下降,柜员A和B休息,柜员C接管Shard2、Shard3、Shard4的处理任务,并逐步进行Shard合并,首先将Shard2与Shard3合并为Shard5,随后将Shard5与Shard4合并为单一Shard,直至处理完所有请求后结束一天的服务。

关键技术要点

  • Shard弹性伸缩:通过按需增加或减少Shard数量,实现了对流量波动的灵活响应,保证了系统的高可用性和扩展性。
  • 消费者(柜员)适配:柜员上线与下线能够自动匹配到Shard,确保数据处理的连续性和无丢失,同时支持保序消费,避免重复处理。
  • 监控与调度:实时观察消费进度,合理调配计算资源,如在流量低谷时合并Shard,减少资源消耗。
  • API/SDK支持:上述Shard的拆分与合并操作可以通过阿里云Logstore提供的Python SDK等工具实现自动化管理,简化运维复杂度。

注意事项

  • 在进行Shard拆分与合并操作时,需注意保持业务连续性,避免在高峰期进行此类操作导致服务中断。
  • 确保所有Shard的数据完全消费完毕后再进行合并,以免数据丢失。
  • 柜员(消费者)在交接Shard处理权时,应确保游标的正确传递,利用get_begin_cursorget_end_cursor命令获取Shard的读取位置,确保无缝衔接。

综上所述,通过动态管理和智能调度Shard,银行有效应对了不同时间段的用户请求变化,保障了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有帮助
无帮助
AI 助理回答生成答案可能存在不准确,仅供参考
0 条回答
写回答
取消 提交回答
问答分类:
问答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