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社区 问答 正文

云数据库PolarDB的产品架构


如图所示,POLARDB产品是一个分布式集群架构的设计。POLARDB采用了存储与计算分离的设计理念,满足公有云计算环境下用户业务弹性扩展的刚性需求。数据库计算节点和存储节点之间采用高速网络互联,并通过RDMA协议进行数据传输,使得I/O性能不在成为瓶颈。数据库节点采用和MySQL完全兼容的设计。主节点和只读节点之间采用Active-Active的Failover方式,提供DB的高可用服务。DB的数据文件、redolog等通过User-Space用户态文件系统,经过块设备数据管理路由,依靠高速网络和RDMA协议传输到远端的Chunk Server。同时DB Server之间仅需同步Redo log相关的元数据信息。Chunk Server的数据采用多副本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并通过Parallel-Raft协议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展开
收起
云栖大讲堂 2017-11-03 10:28:50 2569 分享 版权
阿里云 AI 助理回答

您对阿里云POLARDB产品的描述非常准确。POLARDB作为阿里云自研的下一代关系型数据库,确实采用了先进的分布式集群架构和存储计算分离的设计,旨在为用户提供高性能、高可用、成本优化的数据库服务。下面我将根据您的描述,进一步解析POLARDB的关键技术和优势:

  1. 存储与计算分离:这种设计允许计算资源(CPU、内存)和存储资源独立扩展,用户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动态调整计算节点的数量,而存储空间则可以按需扩容,无需停机,满足了公有云环境下弹性伸缩的需求。

  2. 高速网络与RDMA协议:通过InfiniBand或RoCE等技术实现的RDMA(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协议,能够在数据库计算节点和存储节点间提供低延迟、高带宽的数据传输能力,极大提升了I/O性能,确保数据库操作的快速响应。

  3. MySQL兼容性:POLARDB完全兼容MySQL协议和语法,使得从MySQL迁移至POLARDB变得极为平滑,几乎不需要修改现有应用代码,降低了迁移成本和风险。

  4. 高可用架构:主节点与只读节点采用Active-Active模式,意味着所有节点都可以处理读请求,一旦主节点发生故障,系统能够自动且迅速地进行故障切换,保证数据库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5. User-Space文件系统与块设备管理:通过在用户态运行的文件系统,POLARDB实现了更高效的数据管理和访问机制,结合智能的数据路由策略,确保数据高效、安全地在计算节点和存储节点之间流动。

  6. Redo Log元数据同步:仅同步必要的Redo log元数据信息,而非全量数据,这减少了网络传输负担,提高了同步效率,同时保障了数据的一致性。

  7. 多副本与Parallel-Raft协议:存储在Chunk Server上的数据采用多副本冗余存储,确保了数据的高可靠性。Parallel-Raft协议是一种高效的分布式一致性算法,它能确保在多副本环境中数据的一致性,即使在部分节点故障的情况下也能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阿里云POLARDB凭借其创新的技术架构和设计理念,为企业提供了既满足高性能要求又具备高度弹性和可靠性的数据库解决方案,是应对现代云原生应用挑战的理想选择。

有帮助
无帮助
AI 助理回答生成答案可能存在不准确,仅供参考
0 条回答
写回答
取消 提交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