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社区 问答 正文

数据传输服务DTS中数据同步规格说明



名词解释

  1. 规格:数据传输为用户提供了不同性能的链路规格,以同步的记录数为衡量标准。
  2. RPS: 表示每秒同步的SQL语句的次数包括begin、commit、insert、delete和create table等。


数据同步规格说明


数据同步根据同步链路的同步性能上限,定义了四种规格:micro、 small、 medium、large。
下表具体详细说明了每种规格对应的性能上限。
当满足以下条件时,各个规格的同步性能上限才能达到下表中的性能上限:
  1. 源实例的压力要大于等于各规格对应的性能上限。
  2. 目标实例的写入性能不是瓶颈,能够支持各规格对应的性能压力。
  3. 源实例、目标实例和数据传输DTS网络延迟小于等于2ms。
规格定义性能上限(RPS)
micro200以内
small200~2000
medium2000~5000
large5000~10000
  1. 其中RPS包括:begin、commit 、DML语句(insert, delete,update)及DDL操作。<br/>

展开
收起
云栖大讲堂 2017-10-31 10:09:57 2086 分享 版权
阿里云 AI 助理回答

在阿里云数据传输服务DTS的场景中,名词解释如下:

  1. 规格:指的是数据同步服务中为满足不同用户需求而设定的不同性能级别的服务配置。这些配置直接影响数据传输的速度和能力,以适应不同规模的数据迁移或同步任务。具体到DTS,规格分为micro、small、medium、large四种,每种规格对应不同的同步性能上限,旨在提供差异化服务,让用户根据实际的数据同步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2. RPS (Requests Per Second):即每秒请求数,在数据同步的上下文中,特指每秒钟能够处理的SQL语句数量。这包括了数据库操作中的开始事务(begin)、提交事务(commit)、数据操作语言(DML,如insert、delete、update)以及数据定义语言(DDL,如create table等)的所有操作。RPS是衡量数据同步效率的一个关键指标,直接反映了同步链路的处理能力。

  3. 数据同步规格说明:这部分详细阐述了DTS提供的四种规格及其对应的性能上限。每个规格的定义基于其能支持的最大同步速率(RPS),从micro到large依次提升,分别适用于从小规模到大规模数据同步的需求。例如,micro规格适合低频次的小数据量同步,而large规格则面向大数据量的高速同步场景。

  4. 条件限制:为了确保数据同步服务能够达到所宣传的性能上限,需要满足特定条件。包括源数据库实例必须能够产生至少等于该规格性能上限的压力;目标数据库实例的写入能力不成为瓶颈,能够承受相应的同步压力;以及整个同步过程中,从源到目标的网络延迟需控制在2ms以内。这些条件共同决定了数据同步的实际效能。

综上所述,阿里云DTS通过设定不同的规格来满足不同用户对数据同步速度和容量的需求,RPS作为评估同步效率的关键参数,帮助用户理解并选择最适合自身业务需求的服务等级。

有帮助
无帮助
AI 助理回答生成答案可能存在不准确,仅供参考
0 条回答
写回答
取消 提交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