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思想】自顶向下 逐步求精
面向过程化编程思想:自顶向下 逐步求精
从程序执行的过程入手,将完整的过程细化成多个子过程,再将子过程细化,直到完成代码。
我们来看一个程序需求:
验证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大于 6 的偶数,都能分解成两个质数的和。质数,指的 是除了 1 和本身之外,没有别的因子的数。
要求:输入一个整数,输出这个数能被分解成哪两个质数的和。
例如 : 输入 14
14=3+11
14=7+7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程序。拿到这个程序的需求之后,首先应该先设计出程序的大体思路。
基本思路如下:
1、读入一个整数 n
2、把这个整数拆成两个数 a、b 的和
3、判断 a 是否是质数
4、判断 b 是否是质数
5、如果 3、4 两个判断都为真,则输出 a 和 b
6、如果这个整数还能拆分,则回到第 2 步。否则程序退出
很显然,2~6 步是一个循环,调整一下结构
如下: 读取整数 n 循环(把整数 n 拆成两个整数 a 和 b){
判断 a 是否是质数
判断 b 是否是质数
如果 a、b 都是质数,则输出 a 和 b
}
在上面的基本思路中,我们可以看到,“判断 a 是否是质数”和“判断 b 是否是质数”这两步操作基本一样。因此,很显然,这里我们应该写出一个函数,这个函数能够判断一个整数是否是质数。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TestGoldBach{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读入整数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n = sc.nextInt(); 循环{ int a = 第一个整数 int b = 第二个整数 if (isPrime(a) && isPrime(b)){ System.out.println(n + "=" + a + "+" + b); } } } //判断一个整数是否是质数 public static boolean isPrime(int a){ } }
继续细化。现在我们关注的重点是两个:
1、如何把一个整数 n 拆成两个整数 a 和 b;
2、如何判断一个整数是质数。
首先,我们来看拆数的逻辑。如果能够确定一个整数 a,则另外一个整数 b 也就确定 了,可以通过 b = n – a 这个式子计算出 b 的值。那么如果给出一个整数,如何确定 a 的值呢?我们可以先看一个例子。假设 n 为 14,则所有拆数的拆法是:
1 + 13
2 + 12
3 + 11
4 + 10
5 + 9
6 + 8
7 + 7
在往下就是重复的拆法了。这样,我们把第一个数当做 a,则 a 从 1 变化到 7,也就是 变化到 14/2。于是,我们拆数的循环就能够分析出来了:
for(int i = 1; i<=n/2; i++){ int a = i; int b = n-i; if (isPrime(a) && isPrime(b)){ System.out.println(n + "=" + a + "+" + b); } }
至此,主函数全部完成。接下来,完成 isPrime 方法。对于如何判断一个整数是否是质数,我们依然使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方式。由于质数,指的是除了 1 和本身之外,没 有其他的因子,因此判断一个整数 a 是否是质数,只要看 2~a-1 的范围内有没有 a 的因子就可以了。
因此,主要思路如下:
循环 i : 2~a-1{
如果 i是 a 的因子,则说明 a 不是质数 } 循环结束
则说明 2~a-1 都不是 a 的因子,因此 a 是质数
完整代码如下:
package p5;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TestGoldBach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读入整数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一个整数");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n = sc.nextInt(); for(int i = 1; i<=n/2; i++){ int a = i; int b = n-i; if (isPrime(a) && isPrime(b)){ System.out.println(n + "=" + a + "+" + b); } } } //判断一个整数是否是质数 public static boolean isPrime(int a){ for(int i=2; i<= a-1; i++){ if (a % i == 0)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
运行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