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场优化改造

简介: 近两年,随着淘汰落后产能的稳步实施,对既有铁路信号设备的维修和设备使用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信号设备维护、使用、更新、改造与铁路运输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加强铁路优化改造,搞好信号设备点检养护,实现由保量向保点、由保产向直接参与生产的转变,确保每一台信号设备全天候安全可靠运转,已成为铁路信号维修的当务之急。

1.提前对该区域涉及的转辙机和轨道电路及其他信号设备进行摸底,为拆除设备后同步完成设备上线使用提供准确数据支持。

2.提出置换方案,经作业区相关技术部门批准,进行各项准备工作。

3.将涉及拆除的转辙机及轨道电路信号电缆进行线间电阻及绝缘测试,确保各项技术参数达标,室内检查接口柜的I/O接口,控制继电器、空气开关、电源板在良好状态。

4.施工批准后,进行材料、技术、人员准备,施工现场设置安全监护人员1人,将施工范围告知相关单位。

5.利用行车作业空挡期,要点5个小时,将20#转辙机及轨道电路装置拆除。

6.同步检查室内接口柜空开、继电器、电源控制板、电缆在良好状态,用数字表交流中档位测量X1X3之间交流电压为AC35V左右,说明室内至转辙机电缆传输正常。

7.在接口柜处找到20#表示控制线,用IN4007进行短接,确保定位表示良好。室外将道岔区段改造为无岔区段,注意绝缘节两端极性交叉,调整轨道电路回楼电压为AC12-16V之间,现场轨面残压不得高于AC2.5V。开放信号,进行灭信号实验。

8.在完成防护信号机显示变换实验后,通知行车部门进行设备在线使用,配合机车压道实验,同步检查各项技术参数,进行合理调整。

关键技术点:

1.将现场道岔区段改为无岔区段,轨道电路连接线数量降低66%,电气连接部份得到优化,减少电气接点36个,故障发生概率降低。导电效果提升,设备运转质量得到保证。

2.无岔区段轨道电路发生故障后,故障点判断更加简单,排除故障时间较道岔区段降低72%。设备维护材料及工时利用得到根本性改善,提升了设备使用预期,班组后期材料费用支出减少。

3.实现了不同性质轨道电路区段通过一定技术衔接,在相同区间上的使用,减少了特殊设备的备品备件数量。

4.现场拆除了电动转辙机,优化了站场信号设备数量,机车通过时相关设备数量参与度减少,表示故障得以杜绝,降低了走黑道风险,行车作业环节安全系数提高,运输环境得到改善。

相关文章
改造老房子
拆除、施工及杂项 钢构 泥作 水电 铝窗 木作及家具 油漆 前院、玄关、禅坐、会客、泡脚、仓库 晴耕雨读
652 0
|
传感器 芯片
你以为改造人是未来的事情吗?不,现在就有了!
我们经常在一些科幻电影里看到主角出场就变残废或者身患重病,然后接受电子植入或者是机械改造,从此因祸得福用通过人体改造获得的能力拯救一方百姓。
273 0
你以为改造人是未来的事情吗?不,现在就有了!
|
缓存 NoSQL 数据库
|
运维 监控 安全
架构-稳定性建设逻辑问题实战总结
稳定性问题分为逻辑问题和架构问题。 逻辑问题三板斧:理念正确、流程规范、刨根问底。
架构-稳定性建设逻辑问题实战总结
|
6月前
|
测试技术
优化if-else的11种方案
优雅编码不仅提升程序效率,也增进代码可读性与维护性。通过早返回减少嵌套逻辑、运用三元运算符简化条件判断、采用`switch-case`优化多分支结构、实施策略模式灵活应对不同情境、利用查找表快速定位处理方式、封装函数明确职责划分、应用命令模式解耦操作与调用、引入状态模式管理复杂状态变化、重构条件表达式以增强清晰度、运用断言确保前提条件、及合理异常处理等十大技巧,使代码更加精炼与优雅。
120 4
优化if-else的11种方案
|
SQL 缓存 测试技术
预告片优化方案
 看了一下代码,同时在线上做了观察压测。个人总结这个接口问题在于太过于依赖缓存,根本不会走DB。依赖缓存造成了依赖缓存的数据结构。首先要从缓存中取出一堆数据。而且要走两次,一次取正片的信息,一次取专辑内所有视频的信息。取出来的信息在CPU里计算筛选,排序。本身缓存取数据就比较快,再加上计算量大。其实我们并发量最大的api接口们都是采用这个模式设计的。调用的多了,我觉得我真是压测的狠的话,会造成CPU密集。其实现在的缓存之类的都可以持久化了,完全可以当数据库用。但是关系型数据作为一个长久的经典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保持一个IO和CPU使用的平衡。
预告片优化方案
代码中大量的if/else,你有什么优化方案?
代码中大量的if/else,你有什么优化方案?
355 0
代码中大量的if/else,你有什么优化方案?
优化if-else代码的几种方案
优化if-else代码的几种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