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一位大一同学的交谈中,她痛苦地告诉我:“调程序就恶心,有两次坐在计算机前超过两小时,都呕吐了。”
遇到这种问题真是让人难过。不说她目前编程还有些困难,即使感兴趣编程,这也让人够痛苦的了。
其实,问题可能就坏在了“编程有些困难”上。我和她分析,如果不出意外,这是由心理导致的生理问题。
有不少学生,尤其中考生、高考生,已到考试了,由于焦虑紧张的情绪,出现了“腹痛、腹胀”之类的生理反应到医院去检查往往没有任何生理上的指标异常,完全是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其中多数是由于家庭期望值过高造成的。
在编程起步时出现困难,这是很正常的事。一些人很快地适应了,走上了辛苦而又快乐的学习道路。一些人仍在坚持着,等待适应的那一天。各个人的内心不一样,有人告诉自己,我一定会进步,更幸运的是,他或她能敏感地发现自己哪怕一丁点的进步,为之欢欣鼓舞,这样的同学迟早会找到乐趣。也有人不看自己的进步,反倒是一再地告诉自己:怎么这么难,真烦人,什么时候才能做完,我什么时候才能学会。这种负面心理,会让自己一直生活在阴暗中,不仅编程学不好,生活状态可能也会陷入困境。
对于这位同学,她的心理暗示恰好就是负面的,甚至更有甚者,某一天告诉自己,调程序真恶心。再有一天再这样想一遍,逐渐强化,终于就忍不住吐了。
我给出了一些建议。
给自己正面的暗示,有意识地看到自己的进步,多花些时间,欣赏自己做出来的程序,而不是一做完看到结果正确了,赶紧逃离“这个恶魔”。再编程时尽力将“恶心”的念头压住,取而代之的是想一些愉快的事。我不赞成学习时听音乐,一心不能二用,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一试,用听音乐之心,听音乐获得的欢娱,压制那个邪恶的念头,另一心编程用就行。这一招叫“转移意念法”。
编程时,不要持续时间太久。其实对于没有这种问题的同学也一样,至少一个小时活动一下,利用三五分钟上个厕所也行,不要连续坐在那里两小时以上。而对这位同学,半小时放松一下,也不失为暂时的积极的措施。这样,负面的感觉不会积累起来,谓之“分而化之法”。
胃病病人人一般要少吃多餐,这位同学也可以每次少学一些,换个其他事情做,然后再做编程的工作,也就是学习的次数增加。这是编程中的“少吃多餐法”。
上机调程序之前,先做好“功课”。把要做的程序先在草稿纸上写好,通过看书将基本原理搞明白,不用电脑,而用“人脑”将自己写的程序运行好,这样可以减少在计算机前调程序的时间。再者,一出手,就差不多了,这种更成功的体验也更有利于早日解决这一问题。诗人常说“功夫在诗外”,学编程可以讲是“功夫不在电脑前”。也可以谓之“围魏救赵”法。
写此文时,我儿溜到我跟前,看了题目,我问他:“出个主意?”他说:“看书。”有点道理。但不足取,学习IT,编程绕不过,亲自上机获得体验绕不过,光看书不上机,甚至上机少了,只能让学习的感觉更差。这一点在我近期的文章中讲了很多,这一点不容质疑。
解铃还需系铃人,“编程困难”引起了“恶心呕吐”,需要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才能够获得自信、获得兴趣,获得愉悦,最终成功地渡过这一难关。
有人说了,这个老师好可恶,人家孩子编程都吐了,不说出主意转专业,却要“以毒攻毒”,不是自家孩子,就不心疼了?第一,现在的高校转专业并不顺畅,这个老师没本事帮学生做成这件事,更不能出个馊主意,让学生走这种在目前制度根本不可能的道路;第二,高考前腹痛咱就不高考了,有吗?临床上有人一见饭就想吐,难道不吃饭了?所以,找到根源,积极面对为上策。
有心魔,就想办法去克服。退路只有那么一条,而办法除上所述却还能有好多,只看我们去不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