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让同事膜拜的漂亮代码?

简介: “代码千万行,注释第一行;编程不规范,同事两行泪”;"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代码不规范,亲人两行泪。"在技术圈广为盛传,可见代码不规范让程序员们是多么的头痛。

“代码千万行,注释第一行;编程不规范,同事两行泪”;"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代码不规范,亲人两行泪。"在技术圈广为盛传,可见代码不规范让程序员们是多么的头痛。

近期全栈开发者 Nitin Sharma 分享了他理解的编程七宗罪:

  • 协作时不使用版本控制
  • 不使用合适的变量命名
  • 使用过多的依赖,不经思考直接升级
  • 不自解释的代码
  • 格式不一致
  • 不处理错误
  • 使用不当的数据类型/数据结构

你是否产生了共鸣?这些错误问题,只要肯努力都可以避免发生。

如何让你的代码整洁而优雅?今天小编介绍的这本书教你在不改变外部环境的情况下,有条不紊的改善代码,也许你有所耳闻,他就是《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第2版)(精装版)》。全网已发售。首先了解一下重构的原则。

v2-44924e5e5e2859c0bde099e43653f052_b.jp

何谓重构

一线的实践者们经常很随意地使用“重构”这个词—软件开发领域的很多词汇都有此待遇。我使用这个词的方式比较严谨,并且我发现这种严谨的方式很有好处。“重构”这个词既可以用作名词也可以用作动词。名词形式的定义是:

重构(名词):对软件内部结构的一种调整,目的是在不改变软件可观察行为的前提下,提高其可理解性,降低其修改成本。

这个定义适用于我在前面的例子中提到的那些有名字的重构,例如提炼函数(106)以多态取代条件表达式(272)

动词形式的定义是:

重构(动词):使用一系列重构手法,在不改变软件可观察行为的前提下,调整其结构。

所以,我可能会花一两个小时进行重构(动词),其间我会使用几十个不同的重构(名词)。

过去十几年,这个行业里的很多人用“重构”这个词来指代任何形式的代码清理,但上面的定义所指的是一种特定的清理代码的方式。重构的关键在于运用大量微小且保持软件行为的步骤,一步步达成大规模的修改。每个单独的重构要么很小,要么由若干小步骤组合而成。因此,在重构的过程中,我的代码很少进入不可工作的状态,即便重构没有完成,我也可以在任何时刻停下来。

如果有人说他们的代码在重构过程中有一两天时间不可用,基本上可以确定,他们在做的事不是重构。

我会用“结构调整”(restructuring)来泛指对代码库进行的各种形式的重新组织或清理,重构则是特定的一类结构调整。刚接触重构的人看我用很多小步骤完成似乎可以一大步就能做完的事,可能会觉得这样很低效。但小步前进能让我走得更快,因为这些小步骤能完美地彼此组合,而且—更关键的是—整个过程中我不会花任何时间来调试。

在上述定义中,我用了“可观察行为”的说法。它的意思是,整体而言,经过重构之后的代码所做的事应该与重构之前大致一样。这个说法并非完全严格,并且我是故意保留这点儿空间的:重构之后的代码不一定与重构前行为完全一致。比如说,提炼函数(106)会改变函数调用栈,因此程序的性能就会有所改变;改变函数声明(124)搬移函数(198)等重构经常会改变模块的接口。不过就用户应该关心的行为而言,不应该有任何改变。如果我在重构过程中发现了任何bug,重构完成后同样的bug应该仍然存在(不过,如果潜在的bug还没有被任何人发现,也可以当即把它改掉)。

重构与性能优化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都需要修改代码,并且两者都不会改变程序的整体功能。两者的差别在于其目的:重构是为了让代码“更容易理解,更易于修改”。这可能使程序运行得更快,也可能使程序运行得更慢。在性能优化时,我只关心让程序运行得更快,最终得到的代码有可能更难理解和维护,对此我有心理准备。

两顶帽子

Kent Beck提出了“两顶帽子”的比喻。使用重构技术开发软件时,我把自己的时间分配给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添加新功能和重构。添加新功能时,我不应该修改既有代码,只管添加新功能。通过添加测试并让测试正常运行,我可以衡量自己的工作进度。重构时我就不能再添加功能,只管调整代码的结构。此时我不应该添加任何测试(除非发现有先前遗漏的东西),只在绝对必要(用以处理接口变化)时才修改测试。

软件开发过程中,我可能会发现自己经常变换帽子。首先我会尝试添加新功能,然后会意识到:如果把程序结构改一下,功能的添加会容易得多。于是我换一顶帽子,做一会儿重构工作。程序结构调整好后,我又换上原先的帽子,继续添加新功能。新功能正常工作后,我又发现自己的编码造成程序难以理解,于是又换上重构帽子……整个过程或许只花10分钟,但无论何时我都清楚自己戴的是哪一顶帽子,并且明白不同的帽子对编程状态提出的不同要求。

为何重构

我不想把重构说成是包治百病的万灵丹,它绝对不是所谓的“银弹”。不过它的确很有价值,尽管它不是一颗“银弹”,却可以算是一把“银钳子”,可以帮你始终良好地控制自己的代码。重构是一个工具,它可以(并且应该)用于以下几个目的。

重构改进软件的设计

如果没有重构,程序的内部设计(或者叫架构)会逐渐腐败变质。当人们只为短期目的而修改代码时,他们经常没有完全理解架构的整体设计,于是代码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结构。程序员越来越难通过阅读源码来理解原来的设计。代码结构的流失有累积效应。越难看出代码所代表的设计意图,就越难保护其设计,于是设计就腐败得越快。经常性的重构有助于代码维持自己该有的形态。

完成同样一件事,设计欠佳的程序往往需要更多代码,这常常是因为代码在不同的地方使用完全相同的语句做同样的事,因此改进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消除重复代码。代码量减少并不会使系统运行更快,因为这对程序的资源占用几乎没有任何明显影响。然而代码量减少将使未来可能的程序修改动作容易得多。代码越多,做正确的修改就越困难,因为有更多代码需要理解。我在这里做了点儿修改,系统却不如预期那样工作,因为我没有修改另一处—那里的代码做着几乎完全一样的事情,只是所处环境略有不同。消除重复代码,我就可以确定所有事物和行为在代码中只表述一次,这正是优秀设计的根本。

重构使软件更容易理解

所谓程序设计,很大程度上就是与计算机对话:我编写代码告诉计算机做什么事,而它的响应是按照我的指示精确行动。一言以蔽之,我所做的就是填补“我想要它做什么”和“我告诉它做什么”之间的缝隙。编程的核心就在于“准确说出我想要的”。然而别忘了,除了计算机外,源码还有其他读者:几个月之后可能会有另一位程序员尝试读懂我的代码并对其做一些修改。我们很容易忘记这这位读者,但他才是最重要的。计算机是否多花了几个时钟周期来编译,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一个程序员花费一周时间来修改某段代码,那才要命呢—如果他理解了我的代码,这个修改原本只需一小时。

问题在于,当我努力让程序运转的时候,我不会想到未来出现的那个开发者。是的,我们应该改变一下开发节奏,让代码变得更易于理解。重构可以帮我让代码更易读。开始进行重构前,代码可以正常运行,但结构不够理想。在重构上花一点点时间,就可以让代码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更清晰地说出我想要做的。

关于这一点,我没必要表现得多么无私。很多时候那个未来的开发者就是我自己。此时重构就显得尤其重要了。我是一个很懒惰的程序员,我的懒惰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总是记不住自己写过的代码。事实上,对于任何能够立刻查阅的东西,我都故意不去记它,因为我怕把自己的脑袋塞爆。我总是尽量把该记住的东西写进代码里,这样我就不必记住它了。这么一来,下班后我还可以喝上两杯Maudite啤酒,不必太担心它杀光我的脑细胞。

重构帮助找到bug

对代码的理解,可以帮我找到bug。我承认我不太擅长找bug。有些人只要盯着一大段代码就可以找出里面的bug,我不行。但我发现,如果对代码进行重构,我就可以深入理解代码的所作所为,并立即把新的理解反映在代码当中。搞清楚程序结构的同时,我也验证了自己所做的一些假设,于是想不把bug揪出来都难。

这让我想起了Kent Beck经常形容自己的一句话:“我不是一个特别好的程序员,我只是一个有着一些特别好的习惯的还不错的程序员。”重构能够帮助我更有效地写出健壮的代码。

重构提高编程速度

最后,前面的一切都归结到了这一点:重构帮我更快速地开发程序。

听起来有点儿违反直觉。当我谈到重构时,人们很容易看出它能够提高质量。改善设计、提升可读性、减少bug,这些都能提高质量。但花在重构上的时间,难道不是在降低开发速度吗?

当我跟那些在一个系统上工作较长时间的软件开发者交谈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故事:一开始他们进展很快,但如今想要添加一个新功能需要的时间就要长得多。他们需要花越来越多的时间去考虑如何把新功能塞进现有的代码库,不断蹦出来的bug修复起来也越来越慢。代码库看起来就像补丁摞补丁,需要细致的考古工作才能弄明白整个系统是如何工作的。这份负担不断拖慢新增功能的速度,到最后程序员恨不得从头开始重写整个系统。

下面这幅图可以描绘他们经历的困境。

v2-d02a53011e0b9c62cc5b70d1d983f1bf_b.jp

但有些团队的境遇则截然不同。他们添加新功能的速度越来越快,因为他们能利用已有的功能,基于已有的功能快速构建新功能。

v2-c0d899da5172f1f7f8759a3cfef755ef_b.jp

两种团队的区别就在于软件的内部质量。需要添加新功能时,内部质量良好的软件让我可以很容易找到在哪里修改、如何修改。良好的模块划分使我只需要理解代码库的一小部分,就可以做出修改。如果代码很清晰,我引入bug的可能性就会变小,即使引入了bug,调试也会容易得多。理想情况下,我的代码库会逐步演化成一个平台,在其上可以很容易地构造与其领域相关的新功能。

我把这种现象称为“设计耐久性假说”:通过投入精力改善内部设计,我们增加了软件的耐久性,从而可以更长时间地保持开发的快速。我还无法科学地证明这个理论,所以我说它是一个“假说”。但我的经验,以及我在职业生涯中认识的上百名优秀程序员的经验,都支持这个假说。

20年前,行业的陈规认为:良好的设计必须在开始编程之前完成,因为一旦开始编写代码,设计就只会逐渐腐败。重构改变了这个图景。现在我们可以改善已有代码的设计,因此我们可以先做一个设计,然后不断改善它,哪怕程序本身的功能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由于预先做出良好的设计非常困难,想要既体面又快速地开发功能,重构必不可少。

何时重构

在我编程的每个小时,我都会做重构。有几种方式可以把重构融入我的工作过程里。

三次法则
Don Roberts给了我一条准则:第一次做某件事时只管去做;第二次做类似的事会产生反感,但无论如何还是可以去做;第三次再做类似的事,你就应该重构。
正如老话说的:事不过三,三则重构。

预备性重构:让添加新功能更容易

重构的最佳时机就在添加新功能之前。在动手添加新功能之前,我会看看现有的代码库,此时经常会发现:如果对代码结构做一点微调,我的工作会容易得多。也许已经有个函数提供了我需要的大部分功能,但有几个字面量的值与我的需要略有冲突。如果不做重构,我可能会把整个函数复制过来,修改这几个值,但这就会导致重复代码—如果将来我需要做修改,就必须同时修改两处(更麻烦的是,我得先找到这两处)。而且,如果将来我还需要一个类似又略有不同的功能,就只能再复制粘贴一次,这可不是个好主意。所以我戴上重构的帽子,使用函数参数化(310)。做完这件事以后,接下来我就只需要调用这个函数,传入我需要的参数。

这就好像我要往东去100公里。我不会往东一头把车开进树林,而是先往北开20公里上高速,然后再向东开100公里。后者的速度比前者要快上3倍。如果有人催着你“赶快直接去那儿”,有时你需要说:“等等,我要先看看地图,找出最快的路径。”这就是预备性重构于我的意义。
——Jessica Kerr

修复bug时的情况也是一样。在寻找问题根因时,我可能会发现:如果把3段一模一样且都会导致错误的代码合并到一处,问题修复起来会容易得多。或者,如果把某些更新数据的逻辑与查询逻辑分开,会更容易避免造成错误的逻辑纠缠。用重构改善这些情况,在同样场合再次出现同样bug的概率也会降低。

帮助理解的重构:使代码更易懂

我需要先理解代码在做什么,然后才能着手修改。这段代码可能是我写的,也可能是别人写的。一旦我需要思考“这段代码到底在做什么”,我就会自问:能不能重构这段代码,令其一目了然?我可能看见了一段结构糟糕的条件逻辑,也可能希望复用一个函数,但花费了几分钟才弄懂它到底在做什么,因为它的函数命名实在是太糟糕了。这些都是重构的机会。

看代码时,我会在脑海里形成一些理解,但我的记性不好,记不住那么多细节。正如Ward Cunningham所说,通过重构,我就把脑子里的理解转移到了代码本身。随后我运行这个软件,看它是否正常工作,来检查这些理解是否正确。如果把对代码的理解植入代码中,这份知识会保存得更久,并且我的同事也能看到。

重构带来的帮助不仅发生在将来—常常是立竿见影。我会先在一些小细节上使用重构来帮助理解,给一两个变量改名,让它们更清楚地表达意图,以方便理解,或是将一个长函数拆成几个小函数。当代码变得更清晰一些时,我就会看见之前看不见的设计问题。如果不做前面的重构,我可能永远都看不见这些设计问题,因为我不够聪明,无法在脑海中推演所有这些变化。Ralph Johnson说,这些初步的重构就像扫去窗上的尘埃,使我们得以看到窗外的风景。在研读代码时,重构会引领我获得更高层面的理解,如果只是阅读代码很难有此领悟。有些人以为这些重构只是毫无意义地把玩代码,他们没有意识到,缺少了这些细微的整理,他们就无法看到隐藏在一片混乱背后的机遇。

捡垃圾式重构

帮助理解的重构还有一个变体:我已经理解代码在做什么,但发现它做得不好,例如逻辑不必要地迂回复杂,或者两个函数几乎完全相同,可以用一个参数化的函数取而代之。这里有一个取舍:我不想从眼下正要完成的任务上跑题太多,但我也不想把垃圾留在原地,给将来的修改增加麻烦。如果我发现的垃圾很容易重构,我会马上重构它;如果重构需要花一些精力,我可能会拿一张便笺纸把它记下来,完成当下的任务再回来重构它。

当然,有时这样的垃圾需要好几个小时才能解决,而我又有更紧急的事要完成。不过即便如此,稍微花一点工夫做一点儿清理,通常都是值得的。正如野营者的老话所说:至少要让营地比你到达时更干净。如果每次经过这段代码时都把它变好一点点,积少成多,垃圾总会被处理干净。重构的妙处就在于,每个小步骤都不会破坏代码—所以,有时一块垃圾在好几个月之后才终于清理干净,但即便每次清理并不完整,代码也不会被破坏。

有计划的重构和见机行事的重构

上面的例子—预备性重构、帮助理解的重构、捡垃圾式重构—都是见机行事的:我并不专门安排一段时间来重构,而是在添加功能或修复bug的同时顺便重构。这是我自然的编程流的一部分。不管是要添加功能还是修复bug,重构对我当下的任务有帮助,而且让我未来的工作更轻松。这是一件很重要而又常被误解的事:重构不是与编程割裂的行为。你不会专门安排时间重构,正如你不会专门安排时间写if语句。我的项目计划上没有专门留给重构的时间,绝大多数重构都在我做其他事的过程中自然发生。

肮脏的代码必须重构,但漂亮的代码也需要很多重构

还有一种常见的误解认为,重构就是人们弥补过去的错误或者清理肮脏的代码。当然,如果遇上了肮脏的代码,你必须重构,但漂亮的代码也需要很多重构。在写代码时,我会做出很多权衡取舍:参数化需要做到什么程度?函数之间的边界应该划在哪里?对于昨天的功能完全合理的权衡,在今天要添加新功能时可能就不再合理。好在,当我需要改变这些权衡以反映现实情况的变化时,整洁的代码重构起来会更容易。

每次要修改时,首先令修改很容易(警告:这件事有时会很难),然后再进行这次容易的修改。
——Kent Beck

长久以来,人们认为编写软件是一个累加的过程:要添加新功能,我们就应该增加新代码。但优秀的程序员知道,添加新功能最快的方法往往是先修改现有的代码,使新功能容易被加入。所以,软件永远不应该被视为“完成”。每当需要新能力时,软件就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越是在已有代码中,这样的改变就越显重要。

不过,说了这么多,并不表示有计划的重构总是错的。如果团队过去忽视了重构,那么常常会需要专门花一些时间来优化代码库,以便更容易添加新功能。在重构上花一个星期的时间,会在未来几个月里发挥价值。有时,即便团队做了日常的重构,还是会有问题在某个区域逐渐累积长大,最终需要专门花些时间来解决。但这种有计划的重构应该很少,大部分重构应该是不起眼的、见机行事的。

我听过的一条建议是:将重构与添加新功能在版本控制的提交中分开。这样做的一大好处是可以各自独立地审阅和批准这些提交。但我并不认同这种做法。重构常常与新添功能紧密交织,不值得花工夫把它们分开。并且这样做也使重构脱离了上下文,使人看不出这些“重构提交”的价值。每个团队应该尝试并找出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只是要记住:分离重构提交并不是毋庸置疑的原则,只有当你真的感到有益时,才值得这样做。

长期重构

大多数重构可以在几分钟—最多几小时—内完成。但有一些大型的重构可能要花上几个星期,例如要替换一个正在使用的库,或者将整块代码抽取到一个组件中并共享给另一支团队使用,再或者要处理一大堆混乱的依赖关系,等等。

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仍然不愿让一支团队专门做重构。可以让整个团队达成共识,在未来几周时间里逐步解决这个问题,这经常是一个有效的策略。每当有人靠近“重构区”的代码,就把它朝想要改进的方向推动一点。这个策略的好处在于,重构不会破坏代码—每次小改动之后,整个系统仍然照常工作。例如,如果想替换掉一个正在使用的库,可以先引入一层新的抽象,使其兼容新旧两个库的接口。一旦调用方已经完全改为使用这层抽象,替换下面的库就会容易得多。(这个策略叫作Branch By Abstraction[mf-bba]。)

复审代码时重构

一些公司会做常规的代码复审(code review),因为这种活动可以改善开发状况。代码复审有助于在开发团队中传播知识,也有助于让较有经验的开发者把知识传递给比较欠缺经验的人,并帮助更多人理解大型软件系统中的更多部分。代码复审对于编写清晰代码也很重要。我的代码也许对我自己来说很清晰,对他人则不然。这是无法避免的,因为要让开发者设身处地为那些不熟悉自己所作所为的人着想,实在太困难了。代码复审也让更多人有机会提出有用的建议,毕竟我在一个星期之内能够想出的好点子很有限。如果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我的生活会滋润得多,所以我总是期待更多复审。

我发现,重构可以帮助我复审别人的代码。开始重构前我可以先阅读代码,得到一定程度的理解,并提出一些建议。一旦想到一些点子,我就会考虑是否可以通过重构立即轻松地实现它们。如果可以,我就会动手。这样做了几次以后,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当我的建议被实施以后,代码会是什么样。我不必想象代码应该是什么样,我可以真实看见。于是我可以获得更高层次的认识。如果不进行重构,我永远无法得到这样的认识。

重构还可以帮助代码复审工作得到更具体的结果。不仅获得建议,而且其中许多建议能够立刻实现。最终你将从实践中得到比以往多得多的成就感。

至于如何在代码复审的过程中加入重构,这要取决于复审的形式。在常见的pull request模式下,复审者独自浏览代码,代码的作者不在旁边,此时进行重构效果并不好。如果代码的原作者在旁边会好很多,因为作者能提供关于代码的上下文信息,并且充分认同复审者进行修改的意图。对我个人而言,与原作者肩并肩坐在一起,一边浏览代码一边重构,体验是最佳的。这种工作方式很自然地导向结对编程:在编程的过程中持续不断地进行代码复审。

何时不应该重构

听起来好像我一直在提倡重构,但确实有一些不值得重构的情况。

如果我看见一块凌乱的代码,但并不需要修改它,那么我就不需要重构它。如果丑陋的代码能被隐藏在一个API之下,我就可以容忍它继续保持丑陋。只有当我需要理解其工作原理时,对其进行重构才有价值。

另一种情况是,如果重写比重构还容易,就别重构了。这是个困难的决定。如果不花一点儿时间尝试,往往很难真实了解重构一块代码的难度。决定到底应该重构还是重写,需要良好的判断力与丰富的经验,我无法给出一条简单的建议。

v2-44924e5e5e2859c0bde099e43653f052_b.jp

《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第2版)》
作者:马丁·福勒(Martin Fowler)

本书是经典著作《重构》出版20年后的更新版。书中清晰揭示了重构的过程,解释了重构的原理和最佳实践方式,并给出了何时以及何地应该开始挖掘代码以求改善。书中给出了60多个可行的重构,每个重构都介绍了种经过验证的代码变换手法的动机和技术。本书提出的重构准则将帮助开发人员小步地修改代码,从而减少了开发过程中的风险。

本书适合软件开发人员、项目管理人员等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读物。

作者:马丁·福勒(Martin Fowler)
世界软件开发大师,ThoughtWorks的首席科学家。他是一位作家、演说者、咨询师和泛软件开发领域的意见领袖。他致力于改善企业级的软件设计,对优秀的设计以及支撑优秀设计的工程实践孜孜以求。他在重构、面向对象分析设计、模式、XP和UML等领域都有卓越贡献。著有《重构》《分析模式》《领域特定语言》等经典著作。


v2-8a5584367866f2b74523e0e73bfb07f1_b.jp


点击图片直接下单

- END -

相关文章
|
5月前
|
算法 程序员
10年老程序员告诉大家什么时候该写什么样的代码
10年老程序员告诉大家什么时候该写什么样的代码
41 0
|
5月前
|
人工智能 架构师 机器人
高薪程序员的三大窍门,你准备好了吗?
“高薪,月薪过万”已经成为人们对于程序员的刻板印象,但实际上对于二三线城市的码农来说,月薪过万似乎仍然是一个难以达到的目标。地理位置、房价以及升职加薪等问题让程序员陷入了薪资困境。作为一位程序员,若想获得自己理想的工资水平,需要具备哪些要素呢?
|
人工智能 程序员 vr&ar
竟有程序员40了还在撸代码?
竟有程序员40了还在撸代码?
137 2
|
SQL 缓存 Java
终于来新同事了,没想到竟是我噩梦的开始
终于来新同事了,没想到竟是我噩梦的开始
59 0
|
人工智能 IDE 算法
【周末闲谈】新的编程方式,程序员的未来何在?
【周末闲谈】新的编程方式,程序员的未来何在?
115 0
|
算法 程序员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2022 年终总结|怎样写出一篇还不错的文章
2022 年终总结|怎样写出一篇还不错的文章
74 0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JavaScript
如何写出一手让同事膜拜的漂亮代码?
如何写出一手让同事膜拜的漂亮代码?
|
程序员
程序人生 - 程序员要学点儿理财知识,而不仅仅是代码技巧
程序人生 - 程序员要学点儿理财知识,而不仅仅是代码技巧
132 0
程序人生 - 程序员要学点儿理财知识,而不仅仅是代码技巧
|
JSON Java 测试技术
如何写出让人抓狂的代码?
如何写出让人抓狂的代码?
如何写出让人抓狂的代码?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lphaCode 能替代人类程序员吗?网友:被替代也挺好,这样就可以少写代码多开会了
DeepMind 是最新的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它推出了一个可以生成软件源代码的深度学习模型,成果令人印象深刻。该模型被称为 AlphaCode,基于 Transformer,与 OpenAI 在其代码生成模型中使用的架构是一样的。
165 0
AlphaCode 能替代人类程序员吗?网友:被替代也挺好,这样就可以少写代码多开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