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操作HTTP实现与服务器通信

简介: 众所周知,Android与服务器通信通常采用HTTP通信方式和Socket通信方式,而HTTP通信方式又分get和post两种方式。

众所周知,Android与服务器通信通常采用HTTP通信方式和Socket通信方式,而HTTP通信方式又分get和post两种方式。至于Socket通信会在以后的博文中介绍。

HTTP协议简介: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是Web联网的基础,也是手机联网常用的协议之一,HTTP协议是建立在TCP协议之上的一种协议。 

 

HTTP连接最显著的特点是客户端发送的每次请求都需要服务器回送响应,在请求结束后,会主动释放连接。从建立连接到关闭连接的过程称为“一次连接”。  在HTTP 1.0中,客户端的每次请求都要求建立一次单独的连接,在处理完本次请求后,就自动释放连接。  在HTTP 1.1中则可以在一次连接中处理多个请求,并且多个请求可以重叠进行,不需要等待一个请求结束后再发送下一个请求。

 

由于HTTP在每次请求结束后都会主动释放连接,因此HTTP连接是一种“短连接”、“无状态”,要保持客户端程序的在线状态,需要不断地向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通常的做法是即使不需要获得任何数据,客户端也保持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向服务器发送一次“保持连接”的请求,服务器在收到该请求后对客户端进行回复,表明知道客户端“在线”。若服务器长时间无法收到客户端的请求,则认为客户端“下线”,若客户端长时间无法收到服务器的回复,则认为网络已经断开。 

基于HTTP1.0协议的客户端在每次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后,服务器就会向客户端返回响应消息,在确认客户端已经收到响应消息后,服务端就会关闭网络连接。在这个数据传输过程中,并不保存任何历史信息和状态信息,因此,HTTP协议也被认为是无状态的协议。

  HTTP1.1和HTTP1.0相比较而言,最大的区别就是增加了持久连接支持。当客户端使用HTTP1.1协议连接到服务器后,服务器就将关闭客户端连接的主动权交还给客户端;也就是说,只要不调用Socket类的close方法关闭网络连接,就可以继续向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

 

HTTP连接使用的是“请求—响应”的方式(2次握手),不仅在请求时需要先建立连接,而且需要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后,服务器端才能回复数据。而Socket连接在双方建立起连接后就可以直接进行数据的传输

 

  HTTP协议的特点:

  支持B/S及C/S模式;

简单快速:客户向服务器请求服务时,只需传送请求方法和路径。请求方法常用的有GET、HEAD、POST。

灵活:HTTP 允许传输任意类型的数据对象。正在传输的类型由Content-Type 加以标记;

无状态:HTTP 协议是无状态协议。无状态是指协议对于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力。缺少状态意味着如果后续处理需要前面的信息,则它必须重传,这样可能导致每次连接传送的数据量增大。

 

HTTP协议请求方法: 

请求行中包括了请求方法,解释如下:

GET 请求获取Request-URI 所标识的资源;

POST 在Request-URI 所标识的资源后附加新的数据;

HEAD 请求获取由Request-URI 所标识的资源的响应消息报头 

PUT 请求服务器存储一个资源,并用Request-URI 作为其标识

DELETE 请求服务器删除Request-URI 所标识的资源;

TRACE 请求服务器回送收到的请求信息,主要用于测试或诊断

CONNECT 保留将来使用

OPTIONS 请求查询服务器的性能,或者查询与资源相关的选项和需求

Get与Post请求区别: 

Post请求可以向服务器传送数据,而且数据放在HTML HEADER内一起传送到服务端URL地址,数据对用户不可见。而get是把参数数据队列加到提交的URL中,值和表单内各个字段一一对应, 例如(http://www.baidu.com/s?w=%C4&inputT=2710)

get 传送的数据量较小,不能大于2KB。post传送的数据量较大,一般被默认为不受限制。但理论上,IIS4中最大量为80KB,IIS5中为100KB。

get安全性非常低,post安全性较高。

项目结构图: 

 

 

  get方式:

          get机制用的是在URL地址里面通过?号间隔,然后以name=value的形式给客户端传递参数。所以首先要在Android工程下的AndroidGetTest.java中onCreate方法定义好其URL地址以及要传递的参数,然后通过URL打开一个HttpURLConnection链接,此链接可以获得InputStream字节流对象,也是往服务端输出和从服务端返回数据的重要过程,而若服务端response.getInputStream.write()往andorid返回信息时候,就可以通过InputStreamReader作转换,将返回来的数据用BufferReader显示出来。

具体代码如下:

          Servlet端接收数据并返回通知: 

 

 

    Android端发送消息并接收Servlet返回的消息:

 

 post方式:

         post传输方式不在URL里传递,也正好解决了get传输量小、容易篡改及不安全等一系列不足。主要是通

过对 HttpURLConnection的设置,让其支持post传输方式,然后在通过相关属性传递参数(若需要传递中文字符,则可以通过URLEncoder编码,而在获取端采用URLDecoder解码即可) 

 

 



最后,希望转载的朋友能够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加上转载地址:http://www.cnblogs.com/hanyonglu/archive/2012/02/19/2357842.html  谢谢。

完毕。^_^

目录
打赏
0
0
0
0
217
分享
相关文章
Socket如何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间的通信
通过上述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Python的Socket模块实现基本的客户端和服务器间的通信。Socket提供了一种简单且强大的方式来建立和管理网络连接,适用于各种网络编程应用。理解和掌握Socket编程,可以帮助开发者构建高效、稳定的网络应用程序。
85 10
HTTP 报文解构:深入剖析 HTTP 通信的核心要素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演进,HTTP 报文的形式和功能也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对其基本解构的理解始终是掌握 HTTP 通信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在传统的 Web 应用中,还是在新兴的网络技术领域,对 HTTP 报文的深入认识都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服务器支持HTTPS的时机和条件
【10月更文挑战第23天】服务器支持HTTPS的时机和条件
74 5
|
7月前
HAProxy的高级配置选项-配置haproxy支持https协议及服务器动态上下线
文章介绍了如何配置HAProxy以支持HTTPS协议和实现服务器的动态上下线。
314 8
|
6月前
|
Redis的实现二: c、c++的网络通信编程技术,让服务器处理多个client
本文讨论了在C/C++中实现服务器处理多个客户端的技术,重点介绍了事件循环和非阻塞IO的概念,以及如何在Linux上使用epoll来高效地监控和管理多个文件描述符。
69 0
|
8月前
|
揭秘网络通信的魔法:Win32多线程技术如何让服务器化身超级英雄,同时与成千上万客户端对话!
【8月更文挑战第16天】在网络编程中,客户/服务器模型让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并接收响应。Win32 API支持在Windows上构建此类应用。首先要初始化网络环境并通过`socket`函数创建套接字。服务器需绑定地址和端口,使用`bind`和`listen`函数准备接收连接。对每个客户端调用`accept`函数并在新线程中处理。客户端则通过`connect`建立连接,双方可通过`send`和`recv`交换数据。多线程提升服务器处理能力,确保高效响应。
84 6
6! 用Python脚本演示TCP 服务器与客户端通信过程!
6! 用Python脚本演示TCP 服务器与客户端通信过程!
138 1
运维笔记:基于阿里云跨地域服务器通信
运维笔记:基于阿里云跨地域服务器通信
441 1
深度解析SpringCloud微服务跨域联动:RestTemplate如何驾驭HTTP请求,打造无缝远程通信桥梁
【8月更文挑战第3天】踏入Spring Cloud的微服务世界,服务间的通信至关重要。RestTemplate作为Spring框架的同步客户端工具,以其简便性成为HTTP通信的首选。本文将介绍如何在Spring Cloud环境中运用RestTemplate实现跨服务调用,从配置到实战代码,再到注意事项如错误处理、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策略,帮助你构建高效稳定的微服务系统。
196 2
[flask]使用mTLS双向加密认证http通信
【7月更文挑战第16天】在Flask应用中实现mTLS双向TLS加密认证可增强HTTP通信安全性。步骤包括: 1. 使用OpenSSL为服务器和客户端生成证书和密钥。 2. 配置Flask服务器使用这些证书: - 安装`flask`和`pyopenssl`. - 设置SSL上下文并启用mTLS验证: 注意事项: - 保持证书有效期并及时更新. - 确保证书链信任. - 充分测试mTLS配置.
176 2
下一篇
oss创建bucket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