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 的语言特性使得它非常适合被用于以函数式编程思想,如果你还没开始用函数式的方式来使用它,那么可以从现在开始,尝试着利用函数式的便利性。
let indicateView = UIImageView(frame: view.frame)
indicateView.image = UIImage(named: "how2use")
self.view.addSubview(indicateView)
我刚刚写了上面这段代码,来让我的当前页面显示名为 “how2use” 的这张图片。看起来好像是我做了三件事:
- 根据 frame 创建 UIImageView
- 根据图片名称配置 UIImageView
- 将 UIImageView 作为 subview 传给其他 view
但是实际上,我只需要 frame、imageName 这两个东西就可以把这三行代码配置好,或者说我能不能用这两个参数来把上面的三行代码缩减为一行。
extension UIImageView {
func frameSelf (rect:CGRect) -> UIImageView {
self.frame = rect
return self
}
func imageSelf (imageName:String) -> UIImageView {
self.image = UIImage(named: imageName)
return self
}
func placeSelf (view:UIView) -> UIImageView {
view.addSubview(self)
return self
}
}
写了上面这些方法之后,代码修改成这个样子了:
let indicateView = UIImageView()
.frameSelf(view.frame)
.imageSelf("how2use")
.placeSelf(self.view)
为了代码可读性,这里我写了四行,但显然这是一行代码。
继而我发现 indicateView 这个名字没有存在的必要,于是我废弃掉 placeSelf 这个方法,改成这样:
self.view.addSubview(UIImageView()
.frameSelf(view.frame)
.imageSelf("how2use"))
一行代码,不引入多余的变量。
如果你愿意的话,这个模式还可以继续写下去。
extension UIImageView {
func tagSelf (tag:Int) -> UIImageView {
self.tag = tag
return self
}
func modeSelf(contentMode:UIViewContentMode) -> UIImageView {
self.contentMode = contentMode
return self
}
}
最后代码会变成这种形式:
NSObject().func1().func2().func3()......
思考
- 上面这些代码的优势在于:类似 indicateView 这种东西,用一次就不要了,没必要引入新的名称,不便于理解和记忆,我们就可以函数式地把它解决掉,代码更精简易读。
- 上面我用了 xxxxSelf 这种方式来表明,这种方法不是用一下就完了,它会返回这个对象本身,所以你还可以继续做别的事情。但是这种命名方式我个人看来不够好,唯一好的地方可能只是在于:本来我想设置 imageView.tag = 100,结果敲出 tag 这三个字母,Xcode 就提示我有 tagSelf 这个方法可以用,这可以让我方便地自动补全这个方法,不需要记忆方法名。
- 这种编程方式的优点之一在于不同方法之间的组合性,如果你想把上面这些方法整合到一个函数里,然后通过传一大堆的参数来进行调用,是画蛇添足。
- 显然这种方式有其弊端,不宜滥用,而且修改代码的时候要注意:假如你要改动 func2,注意它和 func1、func3 之间是不是存在什么先后关系。特别是你用这种方式来给图片做滤镜处理的时候,一张图片先高斯模糊再打马赛克,先打马赛克再高斯模糊是完全不同的。
userImage.blur().mosaic() // 马赛克本身是清晰的
userImage.mosaic().blur() // 马赛克本身是模糊的
推荐一下个人博客:kyxu.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