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斯定理:
- 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雷托最优。
- 企业的存在就是用一个大的契约代替了很多小的契约,避免人和人在协作的时候因为订立契约而耗费太多的交易成本。但是这个契约所涵盖的人数不能无限扩大,人数越多,这种内部成本的节约程度就会越小。
- 交易成本理论的根本论点在于对企业的本质加以解释。由于经济体系中企业的专业分工与市场价格机能之运作,产生了专业分工的现象;但是使用市场的价格机能的成本相对偏高,而形成企业机制,它是人类追求经济效率所形成的组织体。由于交易成本泛指所有为促成交易发生而形成的成本。
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 ,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
老梁点评:首先经济学是很难很抽象的学问,不是看几句话就可以看懂 的,你看不懂就不要随便说经济学家忽悠,或者说我忽悠。科斯 定理本来就是一个革命性理论,只不过区块链刚好利用了它而已。 科斯定理是类似牛顿定理,区块链不过是蒸汽机。 首先,市场经济本来就是**去中心自由交换**,大家不停说的区块链去中 心,意思很明显:去中心的意思是去掉BAT,去掉政府,去掉中介,甚至去掉企业。而科斯 定理就告诉大家,为什么中心存在的必要,如果你理解了**中心的存在意义 **,再谈去中心,也许更好,至少你知道你反对的是什么,你要解决的 是什么问题。
科斯定理解释例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交易成本有哪些:
总体而言,简单的分类可将交易成本区分为以下几项(Williamson, 1975):
- 搜寻成本:商品信息与交易对象信息的搜集。
- 信息成本:取得交易对象信息与和交易对象进行信息交换所需的成本。
- 议价成本:针对契约、价格、品质讨价还价的成本。
- 决策成本:进行相关决策与签订契约所需的内部成本。
监督交易进行的成本:监督交易对象是否依照契约内容进行交易的成本,例如追踪产品、监督、验货等。 违约成本:违约时所需付出的事后成本。
1985年威廉森(Williamson)进一步将交易成本加以整理区分为事前与事后两大类。 事前的交易成本:签约、谈判、保障契约等成本。 事后的交易成本:契约不能适应所导致的成本; 讨价还价的成本:指两方调整适应不良的谈判成本;建构及营运的成本;为解决双方的纠纷与争执而必须设置的相关成本; 约束成本:为取信于对方所需之成本。 Dahlman(1979)则将交易活动的内容加以类别化处理,认为交易成本包含: 搜寻信息的成本、协商与决策成本、契约成本、监督成本、执行成本与 转换成本,简言之,所谓交易成本就是指当交易行为发生时, 所随同产生的**信息搜寻、条件谈判与交易实施**等的各项成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科斯定理与区块链:
区块链打算怎样解决科斯定理中的交易成本带来中心这个问题呢?
- 确定权利。 (这是去中心化,市场解决外部性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一步,区块链用密码学唯一性确定了权利。)
- 减少信用成本 (合同真伪,监督执行等,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确解决了这个问题)
- 减少交易成本(谈判和签约的费用,区块链的确解决了这个问题,我理解的以太坊智能合约等)
- 减少交易匹配成本 (这个其实是互联网的作用)
比特币出现Bugs:
- 比特币的交易速度慢和单次交易花费贵,是被人吐槽的。
- 比特币等算力的集中使去中心失去实际意义。
- 目前的解决方案是打算修改协议,从所有人投票,转为基于权益投票,然后转为基于选举人投票。呵呵,这不就是中心化趋势吗?
跨境电商开发与区块链:
- 按照科斯定理,确权和减少交易成本,的确可以去掉中心,市场自由交易也能够带来效率最大化。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和智能合约,的确是解决方案之一。
- 查理·芒格有一句名言:“你手里有一把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如果没有遇到问题,就不要乱用区块链这个锤子。如果无法满足下述的条件,那么传统的数据库是更好的解决方案。
-
-
-
- *
-
-
中心化的数据库,没有区块链那样的冗余,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高效的解决方案。中心化带来的成本和效率和规模更好,这就是科斯定理说的:中心出现的原因。
- 那么什么时候应该考虑一下区块链?显然,根据科斯原理,哪里吵架比较多的,哪里外部性很大的,哪里互相严重不信任的,就在这里尝试区块链技术!举个例子:我开发了一个游戏,这个游戏比较烧脑烧精力,需要很多努力才能锻炼到武器装备,而我只不过是个小游戏公司,我开发的游戏的经济系统,肯定得不到玩家们信任,很容易误会或者确实我在游戏背后搞通货膨胀,吸光了玩家的财富。一点儿小事件就足以大吵架!这种不信任自然造成没有人玩我的游戏啦,那么就是高外部性!造成我和玩家巨大损失!那么这里就明显是需要区块链技术了。用区块链在游戏里面打造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记账,武器装备都是不可篡改的,那么所有人都得到利益最大化。
- 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刻意去掉中心,而是真的没有中心,或者中心失败了,那么区块链就是可以解决没有中心的时候,重建信心,解决了交易成本和信心缺失的问题。参考IBM的例子。
见下图,当遇到需要共同分享数据的时候,需要达成共识的时候,多个互不信任的机构就需要一个共同账本,这就是区块链的应用所在,大家都要交易和记账,但是账本不在自己内部系统,而是共享。
- 社区互助保姆游戏与区块链解决方案。
1977年,克鲁格曼发表了题为《货币理论和大国会山托儿合作社危机》的经济学论文,描述了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
“Sweeney夫妇参加了一个托儿所(babysitting co-op)。托儿所的客户是150对在美国国会山上班的人。华盛顿特区总是有着灯红酒绿的社交生活,夫妇们也时不时想享受一下两人世界,不能照顾自己的子女。于是这些在美国政治中心工作的聪明人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在参加托儿所的成员内部发行一种‘保姆券’,每张券对应一小时照看孩子的服务。外出的家长把孩子交付他人照顾后,必须支付保姆券,按对方照顾自己孩子的小时数支付相应张数的保姆券。保姆券发行数量是一定的,成员们可以通过在闲暇时间帮别人照顾小孩来赚取额外的保姆券,以备不时之需。
“这貌似是一个万无一失的制度,但是实际上,它运行了一段时间后几乎陷入崩溃。首先,当下闲暇时间比较多的夫妇开始利用这些时间努力为他人照顾小孩,多囤积一些保姆券,以便以后能更灵活地利用时间。由于保姆券的发行数量一定,有人开始囤积保姆券。那些保姆券减少的人也开始慌了,恐怕今后要外出,没人照看小孩,于是减少了外出的次数,也开始努力照看别人的小孩来赚富余的保姆券。突然间,在没有新加入成员和没有新宝宝诞生的情况下,流通的保姆券越来越少了,流通券减少的结果就是保姆服务也越来越少。”
克鲁格曼当初讲述这个故事的背景和假设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今天看起来,故事里描述的保姆券与比特币竟然惊人的相似,仿佛这个故事是专门为比特币而写的一样。因为这个故事,比特币也被戴上了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的帽子。
克鲁格曼的这个小游戏,的确道出了货币理论的核心,也是为什么
中心化的货币经常出现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是解决保姆券短缺
的一个解决方案。先不说可能的通货紧缩,这个合作社的保姆券分明
就很适合用区块链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