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松江沿着G60高速,一路向西南到嘉兴,再到杭州,一条科创大走廊正在形成。
近日,上海、杭州、嘉兴三地在沪正式签署《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战略合作协议》,长三角地区融合发展再出新动作。
按照规划,这条科创走廊以G60高速为纽带,将沿线的上海市松江区、嘉兴和杭州等长三角重要城市串联起来,以交通网络为基础,打破行政区划,推动科创要素自由流动、自由组合,共建共享区域创新体系。
受访专家表示,在科创走廊建设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利用了上海科创中心的溢出效益,往嘉兴、杭州联动发展,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融合发展。以科创为主体提升制造业,对其它地区的区域联动具有借鉴意义。
G60或成中国版“101公路”
《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中的这条科创走廊,长约180公里,以G60高速为纽带,将沿线的上海市松江区、嘉兴和杭州等长三角重要城市串联起来。其目的是促进人才、技术、资金、装置、机构、项目、政策等要素自由流动、自由组合,产生“1+1>2”的效应。
科创走廊的基础就是连通上海至昆明的G60高速公路,从中国东部沿海城市一直通到西部省份云南,是中国版图上的一条交通要道。
通过一条或多条高速公路作为重要连接轴建设创新走廊,推动多城跨区域合作,在世界上并不罕见。比如美国从硅谷到旧金山湾的公路旁,有大批高科技、技术创新公司以及世界知名高校如斯坦福大学,绵延101高速几十公里,将科创资源和产业发展进行有效的聚合。
G60沪嘉杭科创走廊的建设,无疑也是对多城跨区域合作的重要模式的一次探索实践。按照《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的规划,三地将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共建高度融合产业体系、健全智慧基础设施网络、创新一体发展体制机制。
2016年10月27日,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院长王涛在《浙江日报》上发表文章,提出“打造G60沪嘉杭科技创新走廊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主要建立在松江打造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杭州打造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基础上。
王涛提出,大走廊以G60沪嘉杭高速公路为主轴,由“双核一区”构成,一核是上海,另一核是杭州。“一区”即中间约一半的空间地处嘉兴,这是“双核”的重要配套区、链接区和承接区。他对这条走廊的4个功能定位的设想是:省校和院地合作示范带、创新要素集聚共享带、创新型产业集聚引领带以及全国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带。
“科创走廊的建设实际上是把上海和浙江沿线联动起来发展,产业发展不是点状的发展,而是从上海的科创中心往浙江辐射。上海市中心更注重研发和原始创新,而这条走廊上不只有研发,还有制造,这更多是在浙江。”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郁鸿胜指出。
记者在上海、浙江两地企业走访时了解到,上海的科创更多的是国际要素的流动,而浙江的科创更多的是产品的创新,两地可以形成有效的融合。因而,对政府层面而言,双方在这方面合作的理念一拍即合。
尤其是浙江方面,高层力推接轨上海,主要就落在杭州、嘉兴头上。嘉兴市经信委主任卓卫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未来嘉兴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就是研究G60科创走廊的产业链的创新。
长三角区域融合加速
沪嘉杭三地在科创方面的合作由来已久。根据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发布的《G60科创走廊建设行动方案》,松江、嘉兴、杭州已经形成“三纵三横三连”的高速公路网,随着区际交通骨干网络的形成,三地在科创方面展开了广泛的合作。
沪嘉杭G60科创走廊的建设为三地的发展均带来了益处。通过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松江G60的产业已经初步形成。2016年5月,松江首次启动G60松江科创走廊的建设。据悉,至2016年底,松江共引进重点项目191个,跟踪服务增资扩产扩股项目118个。
此外,嘉兴和杭州两地已经成长起来一批工业园区、高科技园区,尤其是一些跨省(市)合作园区,比如嘉兴的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
此前,珠三角地区提出G94广深创新走廊,从创新的角度来看,G60科创走廊与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两地在创新点和创新内容上略有差别。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潘毅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长三角和珠三角都是产业基础扎实、人才聚集的地方,两地打造科创走廊有着各自的优势,也形成了一定的竞争。
在各方看来,长三角这条科创走廊中,嘉兴是个重要的受益者。
“一手联杭州、一手联上海,利用上海、杭州提供的原创、原发的科创技术和研究成果,在嘉兴开花结果。”郁鸿胜指出。
然而这种合作并非易事,上海和嘉兴合作最关键的是面临行政体制限制。郁鸿胜表示,打破合作壁垒要制度创新,还要看行政管理中是否具有能够打破制度壁垒的智慧。区域合作没有统一的形式可以照搬照抄,必须具有全局意识,站在国家战略的角度看问题。
潘毅刚指出,三地经过多年的磨合,已经形成了浙江省政府与上海市政府的对接,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在三地发展的协同下,彼此间对话沟通的渠道也将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