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oot移植之九鼎提供的uboot的文件分析

简介:

文件分析

(1).gitignore:git管理工具相关的文件。

(2)arm_config.mk:一个Makefile文件,将来会被Makefile里面的某句代码调用。

(3)CHANGELOG、Changelog_Samsung、CHANGELOG-before-U-Boot-1.1.5:三个CHANELOG文件,其实就是该版本的uboot的变迁记录。

(4)config.mk:一个Mkaefile文件,将会在Makefile里面被调用。

(5)COPYING:版权,uboot是GPL版权,也就是免费的开源许可证。

(6)CREDITS:鸣谢,里面记录了对uboot有贡献的人,感谢目录。

(7)image_split:一个从编译得到的uboot.bin文件中分离得到BL1的文件。

(8)MAINTAINERS:维护者记录。

(9)MAKEALL:一个帮助编译uboot的脚本。

(10)Makefile:该uboot的主Makefile,这个文件很重要,整个uboot的编译就是根据这个文件内容来进行的。

(11)mk:一个脚本,里面的内容是  make distclean  make x210_sd_config  make -j4 ,其实就是将我们编译时执行的命令写到了一个脚本里面,然后直接./mk就有完成编译。

(12)mkconfig:很重要的一个文件,uboot的可移植性,很大程度上依靠这个文件来实现的。

(13)mkmovi:一个脚本,和iNand/SD卡启动有关。

(14)README:uboot的说明书。

(15)rules.mk:规则文件,Makefile的编译就是根据这个文件的规则来进行的。


总结:九鼎提供的uboot中的这15个文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Makefile mkconfig这两个文件,Makefile控制着uboot的编译,mkconfig控制着uboot的配置。




本文转自 菜鸟养成记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11674570/1919763

相关文章
uboot命令添加记录
uboot命令添加记录
146 0
uboot命令添加记录
|
XML 开发工具 数据格式
Hi3516开发笔记(十一):通过HiTools使用网口将uboot、kernel、roofts烧写进eMMC
前面烧写一直时烧写进入flush,是按照分区烧写。定制的板子挂的是eMMC,前面的烧写步骤一致,但是在烧写目标则时烧写eMMC了。重新走一遍从无到有通过网口刷定制板卡的uboot、kernel、rootfs。
Hi3516开发笔记(十一):通过HiTools使用网口将uboot、kernel、roofts烧写进eMMC
|
存储 芯片
Jlink使用技巧之合并烧写文件
Jlink使用技巧之合并烧写文件
482 0
Jlink使用技巧之合并烧写文件
|
Shell Linux Perl
|
Ubuntu Linux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建立LINUX开发环境并编译LINUX和UBOOT以及生成设备树过程总结
建立LINUX开发环境并编译LINUX和UBOOT以及生成设备树过程总结
|
Linux 芯片 内存技术
linux内存管理之uboot第一步
在进入讲解linux内存管理的kernel阶段以前,了解一下uboot阶段是如何准备好内存物理设备的,这是非常有意义的。通常进入到linux内核阶段之后,对内存芯片的物理特性寄存器访问是比较少的,强调的是linux在管理上的用法,而大部分必要工作由uboot阶段进行处理,如打开内存功能,配置内存,初始化内存设备,获得内存基本信息等。
104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