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的建立和释放
UDT有两种建立连接的方式,C/S模式和聚合模式,在聚合模式中,各UDT Socket会同时向各方发出连接请求,类似于P2P模式。
在建立连接的过程中,UDT Client(聚合模式中的节点都是Client)会向UDT Server或者对端节点发出握手请求,握手请求报文是一个类型为0的控制包,其带有如下的信息(假设A向B发握手):
1. UDT 版本:用于兼容性处理,目前版本是4。
2. Socket 类型:Socket类型,0代表Stream,1代表数据包。
3. 初始化序列号:第一个数据包的序列号,随机值。
4. 包大小:数据包包含头部信息的完整大小,一般设置为MTU的值。
5. 最大滑动窗口Flow Window大小:不是必须,但是在目前的实现里需要该值。
6. 连接类型:区分建立连接的方式 以及 request/response。
7. Socket ID:客户端的UDT Socket ID。
8. Cookie:避免SYN洪水攻击。
9. 对端IP地址:B的IP地址。
C/S模型建连
- UDT Server首先启动监听器并接收request,为每个新的UDT Socket创建一个连接。
- UDT Client以固定周期发送握手包,直到从Server收到握手的 response,或者超时结束。
- UDT Server收到建连请求后,根据客户端地址和自身密钥生成一个cookie,然后将cookie送回客户端,后续客户端请求需要附带该cookie
- UDT Server收到握手包和正确的cookie后,将握手包中数据包大小值,滑动窗口值和自身设置的数据包大小,滑动窗口值进行比较,将其小者设置为后续使用值,然后将其同 “服务器版本”,”初始化序列号” 返回给客户端。完成后UDT Server将开始准备接收数据,同时对收到的任意握手包,服务器都必须响应。
- UDT Client在收到握手响应后即可开始发送数据,后续再收到的握手响应都抛弃掉。
- UDT Client发出的连接类型为1,响应包为-1。
- UDT Client需要检查响应包的Server是否对应于请求包的Server。
聚合模式(P2P模式)建连
- 该模式下,各节点会同时向对方请求连接,初始的连接类型设置为0,当某节点收到类型为0的请求时,其返回类型为-1的响应。如果收到类型为-1的请求时(即上一步节点返回的-1类型),其返回类型为-2的响应。对于类型为-2的请求,不返回响应。
- 各节点需对握手报文进行检查,此处可以参考C/S模型。节点只会处理它已发送请求的对端所发送过来的请求。
- 聚合模式的建连请求应当被UDT Server拒绝掉。
- 节点在收到-1的响应时初始化连接
- 该模式适用于有防火墙的网络环境,并且在没有UDT Server的情况下能提供较好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关闭连接
如果一个UDT连接中的某节点想要关闭,则其会发送shutdown信息给对方,对方收到信息后也进行关闭操作。shutdown信息使用UDP进行传递,无法保证达到,此时会采取超时机制进行关闭,在16次连续 EXP 超时事件发生后,对端节点也会同样进行关闭操作。在目前的实现中,总超时时间的上限为30秒,下限为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