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拓扑图如下
如果看不清,请点击图片,或者下载附件中的图片到本地查看。
实验要求:
利用静态路由实现全网互通。交换机下的Vlan利用单臂路由实现通信。
实验步骤:
1、利用Visio画出拓扑图。
2、规划IP地址。
3、利用Packet Tracer 5.0进行模拟实验。
配置摘要:
本实验的难点一是单臂路由的配置;难点二是对于复杂环境的静态路由配置要有整体思路,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配置。我这里面采用的分段,将整个拓扑图分成四段。每一个路由器看成是一段,每段互通之后进行连接,先连接Router1和Router2,互通之后再连接上Router3以此类推。
实验心得:
在实验配置过程中,并不是十分顺利。比如,我忘记了单臂路由是如何配置的,于是开始查阅相关文档。因为我的计算机中有很多配置文档,都是之前所收集的。现在发现那些看似简陋的文档实际上很有用途。另外,就是要细心,虽然技术不算难,但是规划那么多IP地址等是一个细心的活。
关键配置解析:
这里面我就不进行完整的配置步骤说明,只说一些关键步骤,也是大家应该注意的地方。
1)单臂路由的配置
单臂路由是不同Vlan间进行通信的一种方法。下面是一个实例
步骤一
:
配置
pc
地址
。
步骤二
:
将sw1的fa0/12配置为DOT1Q的干道。再创建VLAN并将端口加入到不同的VLAN
Switch(config)#int f0/1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
Switch#
|
步骤三:在路由器配置VLAN间的路由
RT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RT1(config-if)#no ip address
RT1(config-if)#no shutdown
RT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1
RT1(config-sub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RT1(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10
RT1(config-subif)#exit
RT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2
RT1(config-subif)#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RT1(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20
RT1(config-subif)#exit
|
步骤三:到pc1上ping pc2
C:>ping 192.168.2.10
Pinging 192.168.2.10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192.168.2.10: bytes=32 time=60ms TTL=241
Reply from 192.168.2.10: bytes=32 time=60ms TTL=241
Reply from 192.168.2.10: bytes=32 time=60ms TTL=241
Reply from 192.168.2.10: bytes=32 time=60ms TTL=241
Reply from 192.168.2.10: bytes=32 time=60ms TTL=241
Ping statistics for 192.168.2.10:
Packets: Sent = 5, Received = 5,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50ms, Maximum = 60ms, Average = 55ms
|
参考这个实例,再来配置我们这个实验中的单臂路由就不难了。
2)单臂路由配置完成,我们只需要做静态路由了。大家只要知道静态路由,命令的格式即可
Ip route 目的网段 子网掩码 下一跳地址
以Router1要访问192.168.30.0/24为例
在Router1的全局配置模式下
Router(config)#ip route 192.168.30.0 255.255.255.0 10.1.1.200
当然,有去有回,当返回数据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在Router2上建立一条静态路由,返回到Router1上。这里面就不再多说了。
大家可以参考附件中的Packet Tracer我所做的配置文档。
本文转自 Jhuster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xwnet/113827,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