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浪并发?
中国变化非常快,加上技术进步,最近几年以及未来,我们会看到一个特别精彩,也特别残酷的现实——任何行业都是三个浪同时在发展,我称之为“三浪并发”。
拿我比较熟悉的零售业来做一个对比。
如果我们把传统零售作为1.0,2002年到2008年这段时间的国美、苏宁加上超市作为2.0,淘宝作为3.0的话。虽然当时淘宝发展很快,但是2.0的企业增长更加迅猛。
2008年,淘宝全年的销售总额是999.7亿元,国美、苏宁、百联的排名在淘宝之前,销售总额大概都在1010亿到1050亿元之间,跟Dell和苹果一样,零售2.0跟3.0在那一年交错。
但是在当时,无论是外部,还是阿里内部,大部分人都会相信国美、苏宁未来十年的增长应该会超过淘宝。但很快,淘宝以完全不一样的势能和加速度,也就是我讲的“黑洞效应”开始形成的时候,逐渐拉开距离。
2008年以后,淘宝用了四年的时间,超过了1万亿元,后面很快超过了3万亿元,达到全球最大。
大概在2010年,阿里内部意识到淘宝平台成了。而外面开始明白淘宝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是在2012年的“双11”,191亿的销售额对整个零售行业的震动非常大。以至于到2013年,几乎所有企业都开始谈电子商务化。
今天再谈三浪并发的话,国美、苏宁是零售1.0,淘宝是2.0,大家关心是3.0的新零售会长成什么样?
看着别人日子很舒服,你能不能熬得住?
三浪并发几乎存在于每一个领域。那么这个领域里面2.0是什么?3.0是什么?谁在跟谁竞争?这个非常重要。
但是,三浪并发并不仅仅是判断自己是2.0,还是3.0。你要理解的是,在中国这个阶段,由于技术急剧创新,传统商业相对落后,技术带来的变革是非常快的,当你在高速增长的时候,你脚底下的地基可能正在快速塌陷。
这在人类历史上,也可能是非常罕见的巨变时代。
我认为未来的3.0的企业基本就是在三个方面去努力:智能化,在线化,网络化。
在这些方面努力并有突破的企业才是未来的企业,难点在于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目前传统行业依然是主导,他们的力量非常强大——体量很大,现金流很大,市值很大,人才储备很好,而且他们也在努力转型升级,迅猛发展,争取主导权。
同时,3.0的企业也试图找到自己切入这些行业的新机会,甚至试图颠覆行业。从哪个角度切入的企业都有,像这两年非常热闹的互联网金融和新零售。
在这个时代,处在不同的浪中,需要完全不同的战略思考跟战略选择。最重要的是你要自己认真想一下:
你的目标、追求是什么?你要看几年?
如果你是一个2.0的企业,利用好现在的资源能踏踏实实地做十年,这可能也是一个蛮现实的选择。
因为技术变化非常的快,对于很多人来说,要赶上变革,不但要求技术上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在所谓认知上的升级,还有更难的是组织上的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
1.0、2.0的企业要往下一浪升级,本身就是非常大的挑战,但3.0的企业也非常难,你有一个非常长的孕育期,当你看着别人日子过得很舒服的时候,你熬不熬得住?
如果你是3.0的企业,追求的是未来的理想和突破的话,还是得踏踏实实的去积累,闷头憋大招,不要追求短期的增长,短期的(数据)好看,甚至短期融资的价格等。
这个时候你可能是寂寞的,因为现在很可能是2.0阶段最辉煌的时候。
大舍大得、大赌大赢、大拙大巧
最后总结一下我自己这些年的心得,还是回到《略胜一筹》里面提到的三句话:大舍大得、大赌大赢、大拙大巧。
第一点,大舍大得。
基础是vision,你能看得多远、多清楚,你对自己有多大的信心。这本身是一个迭代的过程,你看得越远,走得越远,走得越远,你会看得越清楚,实际上Vision是个动词,重要的是“看”。
我记得很清楚,在长江的时候,李嘉诚先生第一次给长江同学做分享,他专门讲了怎么能看到一个行业的未来发展——包括对当下情况的深刻了解,以及从最广泛的角度看未来社会的变革。
所以,Vision是「舍」的基础,你相信你看见的,你才敢舍,才能真正追求自己要的东西。
第二点,大赌大赢。
稍微展开讲一下,这句话提出来时有很多朋友不同意,觉得在鼓励中国企业家的赌性。但是这个「赌」不是指盲目的下赌注,而是想跟企业家讲,真正的战略壁垒都是因为你在相对早期的大胆投入下才形成的。
马云特别擅长这一点,阿里云早期的发展非常艰难,公司内部争议很大,一直达不成共识。我记得到了第三年的时候,情况稍微明朗一点了,马云去看团队,上来第一句话就是:“阿里云十年之内不准盈利,我们再投100亿元。”
大家感觉马上就不一样了,知道这是公司的长期业务。而且当钱、资源砸下去的时候,核心能力就起来了。
还有一个反面例子,与阿里云几乎同时起步的云OS。一直以来,对云OS投入比云计算至少低一个量级。如果我们当时真的赌一把,把这5万台手机自己做了,万一卖不了,自己去扛,可能阿里云手机就起来了。
大舍大得、大赌大赢、大拙大巧
当时我们的确看不明白,没看到未来,而且我们的传统又是不碰硬件,没下定决心。所以,在关键时刻敢不敢下大的赌注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这中间有个很有意思的悖论,有的时候别人问:你们下这么大赌注怕不怕?其实有点像perfect storm,当你真正做大决策的时候,其实并不觉得在冒险,因为在当时的场景下,你觉得就该这么做,反而外面的人看着觉得风险大。
如果自己内心都不踏实,你觉得风险大,应该不应该赌的时候,其实是投资的甜蜜点,因为你砸下去没有人敢跟,等别人反应过来的时候,你的优势已经形成了。
最后一点,大拙大巧。
回过头来,我们可以讲战略,但最终还是要回到初心,回到坚持,回到本分。因为商业最终是为社会服务的,想投机取巧,最终也走不远。
有的时候看起来慢,反而是快,看起来笨,反而是真正的智慧。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8-01-30
本文作者:橙子